首页>学术科研>文献推荐

Shakespeare and the Book

邵雪萍

推荐理由:

莎学研究在中国是显学,很多人都会背诵本·琼森对莎士比亚的赞语“他不仅属于一个时代,更是属于所有的世纪”,但认真推敲莎士比亚因何成为文化偶像的人并不多。卡斯顿的《莎士比亚与书》试图回答的正是莎士比亚何以成为文化偶像“莎士比亚”这一问题。此书采用文学社会学和社会文化史的方法,将“莎士比亚”的建构问题和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问题置于英国出版史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审视,同时又灵活援引莎作内容为内证,运用文本阐释等文学批评方法揭示出使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经典化的外部原因。卡斯顿指出,莎剧正如其他文学作品,其生产的合作性终归无可避免,在剧院里和印刷厂里,作者意图并不是决定剧本内容与形式的唯一条件,剧团为了演出需要,经常会让剧作家或剧作家以外的人对剧本进行调整和修改,这种来自外界的僭用和改编赋予莎剧无可比拟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它们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在考察莎剧与莎士比亚经典地位的建构过程中,卡斯顿深入浅出地梳理了莎剧的出版史和编辑史,指出了印刷商、出版商和编者对莎翁形象的塑造作用。在卡斯顿看来,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对“莎士比亚”的建构,因而莎士比亚是复数的,莎学史也充满了多样性。

西风落叶

吴青

推荐理由:

2010年,许渊冲先生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后者是国际翻译界文学翻译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许先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翻译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的第一人。《西风落叶》是许渊冲先生有关翻译理论和实践文章的合集,还收入了近两年的文章。书中集中阐述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如“三美”、“三之”、“三化”等,并辅有大量践行此翻译理论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实例。书中的理论阐释和译文都十分精彩。中国从事翻译的人很多,能够依据实践提出翻译理论的则很少,但凡谈到翻译,多套用西方的翻译理论。而许先生根据自己数十年翻译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并在翻译中积极实行,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

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

吴青

推荐理由:

金圣华和黄国彬教授当年有感于译坛名家辈出,译果丰硕,但是坊间有关各家翻译名著过程的文章,却东鳞西爪,散见于报章杂志,乃决心将之编撰成集,传诸后世。《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收录了多位内地和港台翻译家关于翻译的经验谈,他们包括余光中、林文月、思果、高克毅、杨绛、杨宪益、叶君健、萧乾、罗新璋、刘绍铭、金隄等。所收文章内容侧重于翻译家翻译经典的过程,如译前的准备、译时的甘苦、译后的心得,以及因此推展出来的译论等。因此,本书有别于一般谈翻译理论和翻译史梳理的书,对译途后学大有裨益。

翻译的甘苦

吴青

推荐理由: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等。《翻译的甘苦》一书收录了董乐山先生谈翻译的一系列文章,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翻译批评、词典编撰、语言综述、文化研究以及翻译心得。书中所收文章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涉及范围广,论述精到,见解深刻,对提高翻译技能极有帮助。

翻译乃大道

吴青

推荐理由:

余光中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批评家,自谓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为其“四度空间”;在翻译上亦贡献良多,出版译书多种。思果先生说:“他是天才,诗文杰出而又博学多能。我认识的才人不少,余兄是顶儿尖儿。”《翻译乃大道》一书选收其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既有翻译的理论,也有翻译的实践。本书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