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科研>文献推荐

ChatGPT时代的中国外语教育:求变与应变

刘国兵

推荐理由:

作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的最新成果,ChatGPT依托强大的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上展现出卓越的能力。ChatGPT类产品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对各行各业的赋能。面对ChatGPT给外语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者系统分析ChatGPT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优势并指出潜在问题,从政策和理论、管理和行动上,在技术上、内容上,甚至从观念、思想、文化以及技术伦理等方面分别阐述在这场智能化教育转型进程中需要做的策略和应变准备,为外语教育者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指导方针和应对指南。

 

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刍论

梁雅梦

推荐理由:

文章针对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目标,系统提出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三阶段、语言服务三场域、语言应急能力构成的五侧面和应急语言品种等四大维度,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细分出十七个分项目标。各个目标之间相互协同,可以囊括至少270种具体行动内容。例如,语言应急能力构成五侧面之一的治理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阶段体现为不同的行动内容。以事中阶段为例,治理能力的建设目标需聚焦于协调各类语言资源和各分项目标能力,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细化明晰的工作内容不仅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更为应急语言服务实践的成效提供了具体的检验标准。

从失语症患者的手势看手势和语言的关系

高原

推荐理由:

探究手势的语言学性质对更为全面和准确地界定语言本体及其表征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手势与言语的关系错综复杂,手势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始终是充满争议的话题。自20世纪70年代起,对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从言语本身扩展到非言语领域,尤其关注失语症患者手势的使用特点和功能,关于患者手势的研究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失语症研究领域新的热点。

形象建构的内涵、类型与话语实践

袁周敏

推荐理由:

任何层面的行为主体都需要有良好的形象。形象研究由来已久,成果颇丰,经历了由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但现有相关研究仍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在厘清形象概念、阐释形象建构观的基础上,探究形象话语建构的内涵,借鉴Spencer-Oatey(2008)提出的关系管理取向及话语实践方式的分类,尝试提出形象话语建构的类型及具体话语实践方式,为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分析框架。

Materialising semiotic repertoires: Challenges in the interactional analysis of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

高原

推荐理由:

文章是多语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作者首先对新物质主义思潮予以界定,揭示出它给语言学传统观念带来的挑战,特别强调了多语交流中的符号资源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文章指出,交流活动中意义和知识的产生离不开三类主要的符号资源库,即共同体、个人和空间资源库。作者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阐释多语使用者在实践中如何调动三类资源库进行交流,特别是这三类资源库之间如何进行动态交互。本文不仅对于研究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多语教育、语言政策研究均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共35记录«上一页12345...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