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研究学术源流考
推荐理由:
该文通过一手文献,特别是新发现文献,围绕“用”“量”“器”“聚”四项设计特征,考证语料库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源流。
文章认为,语料库研究哲学背景深厚,语言学发展脉络清晰,将其全然视作研究方法有悖史实。文章进一步梳理了语料库研究的演进史:20世纪上半叶可视作语料库研究1.0时代,也可称为前电子语料库时代,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几乎可以等同视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的语料库研究2.0时代委身于形形色色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之中;21世纪的语料库研究3.0时代借助集成丰富语境信息的海量数据,力争完成语料库研究“用”“量”“器”“聚”的全面提升,从而将语言学塑造成领先学科,于语言描写和阐释方面皆有大成。
该文基于对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读者明晰学科发展脉络。该文作者还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核心参引文献的下载链接http://www.bfsu-corpus.org/static/corpus_classics/,便于读者追本溯源,深入阅读。
文化地理与植物诗学——北爱尔兰当代诗歌中的花木书写
推荐理由:
自然、花木入诗的传统,在爱尔兰诗歌中源远流长,但不同于传统诗歌中对自然的“理想化”、“美学化”的描写,抒发对花草树木的浪漫情怀,北爱尔兰当代诗歌中的花木书写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地理,即植物书写与北爱尔兰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与政治境况相结合,融合了特殊的文化心理与诗学要旨,甚至藏匿了帝国权谋与殖民统治的线索。经过书写的花草树木在当代北爱尔兰诗歌中呈现为异于纯粹自然的 “另一自然”。它们的兴盛与绽放也和北爱尔兰的时代遭遇密不可分。文章中无论在探讨希尼诗歌中呈现的爱尔兰前工业时代的田园风光与文化地理,郎利诗作中隐晦方式书写的北爱尔兰现实世界的暴力,麦克古肯花木世界中呈现的被父权制隐匿的女性经验,还是马尔登、卡森等诗作中展示的贝尔法斯特的城市景观,暗示占领世界、制造同质的文化地理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臆想,贯穿始终的是对于诗歌技艺的讨论。希尼制造了“语言的现象化”,即原本抽象的描述颜色、声响的语言又具象为实实在在的现象;郎利的诗作讲求形式的锤炼、文字的打磨与形象的雕琢;麦克古肯倾向于一种含混与飘忽不定的写作方式,马尔登诗歌展示更多的是花木的祛魅。在当代北爱尔兰诗人的花木书写中,一种或隐或显的文化因素作用其中,他们的写作形成了与时代相连的植物诗学。希尼与郎利的诗歌透出对故土的谙熟与热诚,麦克古肯表现了传统爱尔兰文化中被隐匿的女性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植物所点缀的景观,马尔登则更多地表现了“后植物时代”的城市空间。在当代北爱尔兰特殊的历史境遇中,植物书写把个人的幽闭孤独情感转化为群体共同的经验与历史,凝结了共享的认同与价值。
“身着花格呢的王子”:司各特的《威弗莱》与乔治四世的苏格兰之行
推荐理由:
司各特花费十年时间构思与写作的《威弗莱》以战争与民族冲突为核心话题,用虚构的文学叙事再现了苏格兰民族历史记忆中曾经的创痛。但《“身着花格呢的王子”:司各特的〈威弗莱〉与乔治四世的苏格兰之行》用详尽的史实材料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凸显原作中苏格兰高地花格呢这一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挖掘司各特如何借用乔治四世的政治权威对苏格兰高地花格呢加以发扬光大,并最终将之定型成为苏格兰民族极具辨识度的文化身份象征。从《威弗莱》虚构叙事里的“摄政王”到现实仪式中的乔治四世,司各特重现与“建构”了历史。苏格兰高地氏族花格呢曾被联合王国作为法令定为非法装束,视为叛逆的标志,而司各特利用高地氏族花格呢这一情感黏合剂,为汉诺威王朝君主乔治四世和苏格兰臣民建构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用充满仪式感的场景展现出联合王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形象。事实上在乔治四世访问苏格兰之际,这种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对立与分裂感依然存在,司各特不过是穿着苏格兰花格呢去认同英格兰主导的国家政治权力机制,其背后的政治考量正如本文所揭示出的,是存文化民族主义、去政治民族主义,即消除苏格兰花格呢所象征的苏格兰人的分裂冲动这一“消极力量”,而将其转化为象征苏格兰与英格兰和谐统一这一正面力量。司各特在小说创作中对以花格呢为代表的苏格兰高地文化进行了浪漫化和审美化处理;在乔治四世访问苏格兰之时,国家层面的政治仪式又为花格呢的浪漫化做了正式的权力背书。花格呢在苏格兰的历史际遇表明,其被浪漫化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可以脱离或者抵制政治审美变化过程;相反,该过程所彰显的恰恰是政治的力量。
How To Read A Poem
推荐理由:
伊格尔顿在《如何读诗》中从文学理论视角谈论如何进行诗歌评论。全书从探讨批评的功能入手,以阅读奥登和叶芝诗歌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提出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即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在伊格尔顿看来,诗歌是统一、和谐的,诗歌中没有无意义、多余的词语,诗歌本身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是一种语言现象,其中词与意义(或能指与所指)比日常语言联系更为紧密。诗歌另一显著特点是弥合功能。现代社会陷于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裂之中,诗歌为清醒又颇为冷酷的理性主义和具有诱惑又带有危险性的非理性主义之间搭建了桥梁,因为诗歌更善于处理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是人类意识最为精致的产物,是人类语言最为完整的形式。诗歌通常被视为语言的真理,揭示了语言形式如何产生意义。当今诗歌更是被认为阐释了语言通常意义上被认为不能表达真理的真相。伊格尔顿认为好的文学评论家既关注文学作品的特性和神韵,也重视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虽然在所有文类中诗歌似乎最抵制政治批评,远离历史发展潮流,但伊格尔顿认为这种抗拒社会分析的特性正好证明诗歌是一种社会历史表现。思考以下问题,诸如是怎样的社会使得诗歌想要背弃?什么样的社会经历让诗歌选择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就会发现书写诗歌形式的发展历程就是书写政治文化的历史。伊格尔顿在《如何读诗》中更多告诉读者的是,诗歌评论无论关注的是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还是诗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关注到诗歌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和其所展示的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
推荐理由:
《中国关键词》是外文局整理,以多语种形式出版的小册子。该书内容主要出自“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这一政府主导的对外网络译介平台。本文主要讨论该平台所选的政治核心关键词的英译策略,提出以忠实为原则,以读者理解为指向的翻译原则,通过大量译例分析,说明如何通过翻译,以国外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政策和发展。这对于中国文化外交而言,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对于目前“一带一路”翻译研究,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