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科研>文献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

江进林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为郭乙瑶、林敦来。郭乙瑶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现主要从事研究生英语语言教学及英美文学研究,发表译著、论文和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21部(篇)。林敦来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与评价,发表《教师评估素养:理论与实践》等论文。

 
根据即将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的目标是构建‘共同基础测试与其他多样化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体系,即根据本指南所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采用校本考试、校际或地区联考、全国统考等多种方式,全面检测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提供诊断和反馈信息,促进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目前国内正在开发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与之挂钩的“共同基础测试”,而第二类考试的开发和使用尚在少数。本书以北京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框架及评价体系为例,对语言测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究,可作为高校英语测试学术研究和校本考试实践的参考。

Literary Darwinism: Evolution, Human Nature, and Literature

吴晓梅

推荐理由:

约瑟夫·卡罗尔(Joseph Carroll)的这部论文集融合了对于文学达尔文主义研究图景、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结合以及对于达尔文传记作者和评论者的评价。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生物)适应论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卡罗尔认为艺术提供了情感和主观上关于现实的清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类组织了复杂的行为以应对偶然状况的发生。这种人类在艺术中构建的经历不仅是实际经验的反映,也使得人类行为直接和动机系统相联系,即联系人类的情感、观点和价值判断。人类用想象的模式来感知世界,这种感知不是抽象理解,而是从内部来感受和感知人类在世界中的位置。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既是最初心理需求,也是组织人类行为的先决条件。通过叙述或其它艺术形式,这些行为也满足了人类其他适应性需求。

适应论者用人脑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文学作品。适应论文学研究有两个议题:一、人类大脑是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性产物;二、这种适应性头脑创造出文学作品。适应论者相信有机物对于自然选择有个适应过程,在有机物的发展中复杂的功能结构给了适应性限制显而易见的证据。他们认为人脑和人的动机、行为系统显示了复杂的功能结构。适应论者也关心进化中的人性的构成成分,这种人性是普遍的,根据物种特性排列,具有行为和认知特点。适应论者预设所有这些特征都是由基因来限制的。这种限制由解剖特征和心理过程来调节,其中包含神经系统和激素这些直接控制理解、思考和感情的因素。适应论者认为“适应性头脑”是人类文化的基础。适应论文学研究者把认知和行为特征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用适应论研究阐释个人身份、社会动机以及大脑和世界的关系。他们认为人性是受认知和动机特征所限制的生理机能特征,人性既是文学的来源又是文学讨论的主题。他们确信通过适应论思考,能够更加理解文学是什么、了解文学的功能,以及文学是如何产生作用—它代表什么,是什么使得人们产生和消费它,以及为什么文学有这些形式。

卡罗尔强调进化心理学和文学分析相结合,对人性进行科学认知。对于人类自身更好的认知必然带来对于世界更深的了解,而文学作品是联系人类与其生存的大千世界的媒介。这部论文集选编的文章关注人的生物性或遗传性特征与文化组织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视生物文化结构与作者和读者的自我认知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且从生物现实出发去解释这些结构,这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个范例,是人文主义学者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做出的一种尝试。

拓展基于语料研究的范围——新应用、新挑战

刘国兵

推荐理由:

《拓展基于语料库研究的范围——新应用,新挑战》(英文书名为Extending the Scope of Corpus-based Research——New Applications, New Challenges)是第二十二届ICAME会议(The 22nd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rchive of Modern and Medieval English,2001年5月在鲁汶大学召开)的论文集,2003年由Rodopi出版社出版。之后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经原出版社授权,于2009年在中国大陆出版。著名语料库语言学家、比利时鲁汶大学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Sylviane Granger与Stephanie Petch-Tyson任主编,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梁茂成教授导读。

2000年左右,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开展,中国也有不少学者加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队伍,成为了其中一员,基于语料库进行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时至今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层出不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在尝试使用语料库来辅助研究。我们需要考虑的已不再是语言研究是否应该使用语料库,而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拓展语料库研究的范围,如何来应对语料库语言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十七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语料库语言学家们齐聚比利时鲁汶大学,共同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七年后,学科发展更快,我们再来讨论这些挑战与问题仍不过时,且显得更为亟需。在进行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那次会议上语料库语言学家们都探讨了些什么?他们认为的挑战现在还存在吗?基于语料库研究的范围是否得以有效拓展?回顾一下十几年前语料库语言学家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能对于我们今天思考语料库语言学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会有所裨益。

Scenes for Mandarins: The Elite Theater of the Ming

邵雪萍

推荐理由:

    明传奇作品往往长达40-50场,表演时也是以选段居多,也会以选段的形式结集出版, 因而以选段的方式处理最为合适。此书一共262页,约一半的内容是来自上述六部名剧的译文,在其余的篇幅是对剧目的深度介绍。白芝将戏剧视为文学体裁,也视为表演艺术,所以在评述每个选节时都以文本细读为基础,探讨选节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让读者跟随他的文字,去想象生动、细腻、多彩的南戏。他关注这些选段充满诗意的语言,结构与情节的精巧平衡,喜剧元素的使用等,由浅入深地吸引读者以整部剧为语境去细读选段,并为读者提供了明代读者和观众了解的剧目相关知识。在翻译的选段中,白芝还提供了意在解释典故、比喻和传奇的创作和表演习俗的注释,这些注释大多言简意赅,一言中的,展示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的深厚了解。在注释里,白芝很注重自己的观演经历为阐释文本提供的启示,对南戏的表演成规(如选段中如何使用不同的角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构建每个章节时,白芝都试图找到最能帮助读者了解所讨论剧目特色的切入点。例如在讨论《白兔记》的第二章里,白芝比较了其中一个选段剧情故事的民间版本和较晚出现的精英版本,让读者看到后一个版本如何“驯化”了前一个版本的民间元素,使之更加符合晚明公众的审美品味。在第3章和第4章里,白芝提供了关于传说中的美人西施的两部剧《浣纱记》与《蕉帕记》的选段,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两部剧一部侧重展现西施的天真,一部展现了她的万种风情,肯定了女主角拥有满足自身欲望的权力。第五章对《牡丹亭》中的“魂游”、“幽媾”、“冥誓”等出做了分析,并将该剧的主题与剧作家使用的艺术手法与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进行比较。第6、7两章讨论了能代表晚明时期中国传统戏剧向“典雅喜剧”(high style comedy)转向的选段。白芝在翻译这些选段时使用了两种底本:“阅读版”完整剧和18世纪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缀白裘》中的演出本。在解读文本时,他注意从剧作家的读者意识来考量他的情节设计,对《绿牡丹》中的复杂浪漫情节做了合理解释。

    尽管白芝在书里只讨论精英戏剧,只收录昆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涌现的剧本,他还是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关传奇剧的历史与美学的信息。该书内容紧凑,很适合供教学使用,白芝循循善诱的文风与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也能极大地降低读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心理门槛”。此书还包含了很多欲了解明代南戏就不能缺少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信息,展现了一位处于巅峰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与翻译家的风貌,非常适合中国传统戏剧、比较文学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研究者与中国古典戏剧爱好者阅读。

促进学习:二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江进林

推荐理由:

《促进学习:二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编者为罗少茜、黄剑和马晓蕾。罗少茜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教授、应用语言学和课程教学论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有:任务型语言教学与评价、语言测试与评价、英语教师教育。主要著作有《任务型语言测试中的任务难度研究》(2009)、《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任务研究、任务型教学与评价》(2011)、《任务型语言教学》(2007修订版)等。
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在二语课堂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这些都是外语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决策者关心并思考的问题。《促进学习:二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一书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评价意识和素养,以及促进形成性评价在课堂层面的落实的角度,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工作机制、实施方法、具体操作建议,以及真实的形成性评价课堂案例,这些议题可为外语测试和教学领域的学者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