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科研>文献推荐

Corpus Linguistics for 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 A Guide for Research

吉洁

推荐理由:

语料库语言学作为最具活力、发展最为迅速的语言学领域之一,越来越多被应用于语言学各分支的研究中。Routledge于2015年3月起推出了语料库语言学导论系列丛书,旨在为那些想在各核心语言学分支使用语料库方法的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用性教程。目前该丛书已推出三本,分别为《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与语法研究》,以及此次推荐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及对比研究》。该丛书还将于2017年下旬推出《语料库语言学与词汇》及《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分析》,值得期待。
 
《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及对比研究》一书包含七章:第一章主要对平行语料库的类型、使用问题、实用性等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介绍了如何建设平行语料库及其建设过程中的对齐、标注、存储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应用的基本技术,如检索、索引、频率表、搭配等;第四章引领读者对所得结果进行处理与解读;第五章进一步介绍了平行语料库的高级应用技巧;第六章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在词典编写、术语学、形态学、句法学、语用学及翻译研究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第七章介绍了目前可用的多语、双语及翻译平行语料库。
 
该书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在跨语言及翻译领域开始尝试使用语料库的研究者,因此对各个语料库软件及其用途都作出了详细阐释,并且在各类应用中都附有实例说明或个例研究,非常适合翻译及对比研究领域的语料库初学者跟随书中步骤进行学习。

Advanc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许宏晨

推荐理由:

该书是一本文集,由北亚利桑那大学Luke Plonsky教授组织10余位二语研究领域中的专家编写,每人负责一章。该书的一个特点是,每个章节均由读者熟悉的统计方法讲起,借助二语研究中的实例引发读者思考,发现各类统计方法中的不足或者漏洞,进而引出每章主题。作者们没有使用纷繁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而是通过二语研究中的实例讲解各高级统计方法背后的原理。这对文科读者是非常适用的。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每章的实例都是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专著,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来细读。另外,各章有讲有练,思考题设计精巧。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们在必要时还配有计算机软件截图,方便读者借鉴和学习。该书实例丰富、语言简练、逻辑性强;既可作资料保存以备后用,也可作教科书供高级阶段量化研究者系统学习使用。

语料库研究学术源流考

吉洁

推荐理由:

该文通过一手文献,特别是新发现文献,围绕“用”“量”“器”“聚”四项设计特征,考证语料库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源流。

文章认为,语料库研究哲学背景深厚,语言学发展脉络清晰,将其全然视作研究方法有悖史实。文章进一步梳理了语料库研究的演进史:20世纪上半叶可视作语料库研究1.0时代,也可称为前电子语料库时代,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几乎可以等同视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的语料库研究2.0时代委身于形形色色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之中;21世纪的语料库研究3.0时代借助集成丰富语境信息的海量数据,力争完成语料库研究“用”“量”“器”“聚”的全面提升,从而将语言学塑造成领先学科,于语言描写和阐释方面皆有大成。

该文基于对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读者明晰学科发展脉络。该文作者还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核心参引文献的下载链接http://www.bfsu-corpus.org/static/corpus_classics/,便于读者追本溯源,深入阅读。

文化地理与植物诗学——北爱尔兰当代诗歌中的花木书写

吴晓梅

推荐理由:

自然、花木入诗的传统,在爱尔兰诗歌中源远流长,但不同于传统诗歌中对自然的“理想化”、“美学化”的描写,抒发对花草树木的浪漫情怀,北爱尔兰当代诗歌中的花木书写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地理,即植物书写与北爱尔兰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与政治境况相结合,融合了特殊的文化心理与诗学要旨,甚至藏匿了帝国权谋与殖民统治的线索。经过书写的花草树木在当代北爱尔兰诗歌中呈现为异于纯粹自然的 “另一自然”。它们的兴盛与绽放也和北爱尔兰的时代遭遇密不可分。文章中无论在探讨希尼诗歌中呈现的爱尔兰前工业时代的田园风光与文化地理,郎利诗作中隐晦方式书写的北爱尔兰现实世界的暴力,麦克古肯花木世界中呈现的被父权制隐匿的女性经验,还是马尔登、卡森等诗作中展示的贝尔法斯特的城市景观,暗示占领世界、制造同质的文化地理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臆想,贯穿始终的是对于诗歌技艺的讨论。希尼制造了“语言的现象化”,即原本抽象的描述颜色、声响的语言又具象为实实在在的现象;郎利的诗作讲求形式的锤炼、文字的打磨与形象的雕琢;麦克古肯倾向于一种含混与飘忽不定的写作方式,马尔登诗歌展示更多的是花木的祛魅。在当代北爱尔兰诗人的花木书写中,一种或隐或显的文化因素作用其中,他们的写作形成了与时代相连的植物诗学。希尼与郎利的诗歌透出对故土的谙熟与热诚,麦克古肯表现了传统爱尔兰文化中被隐匿的女性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植物所点缀的景观,马尔登则更多地表现了“后植物时代”的城市空间。在当代北爱尔兰特殊的历史境遇中,植物书写把个人的幽闭孤独情感转化为群体共同的经验与历史,凝结了共享的认同与价值。

“身着花格呢的王子”:司各特的《威弗莱》与乔治四世的苏格兰之行

吴晓梅

推荐理由:

司各特花费十年时间构思与写作的《威弗莱》以战争与民族冲突为核心话题,用虚构的文学叙事再现了苏格兰民族历史记忆中曾经的创痛。但《“身着花格呢的王子”:司各特的〈威弗莱〉与乔治四世的苏格兰之行》用详尽的史实材料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凸显原作中苏格兰高地花格呢这一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挖掘司各特如何借用乔治四世的政治权威对苏格兰高地花格呢加以发扬光大,并最终将之定型成为苏格兰民族极具辨识度的文化身份象征。从《威弗莱》虚构叙事里的“摄政王”到现实仪式中的乔治四世,司各特重现与“建构”了历史。苏格兰高地氏族花格呢曾被联合王国作为法令定为非法装束,视为叛逆的标志,而司各特利用高地氏族花格呢这一情感黏合剂,为汉诺威王朝君主乔治四世和苏格兰臣民建构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用充满仪式感的场景展现出联合王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形象。事实上在乔治四世访问苏格兰之际,这种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对立与分裂感依然存在,司各特不过是穿着苏格兰花格呢去认同英格兰主导的国家政治权力机制,其背后的政治考量正如本文所揭示出的,是存文化民族主义、去政治民族主义,即消除苏格兰花格呢所象征的苏格兰人的分裂冲动这一“消极力量”,而将其转化为象征苏格兰与英格兰和谐统一这一正面力量。司各特在小说创作中对以花格呢为代表的苏格兰高地文化进行了浪漫化和审美化处理;在乔治四世访问苏格兰之时,国家层面的政治仪式又为花格呢的浪漫化做了正式的权力背书。花格呢在苏格兰的历史际遇表明,其被浪漫化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可以脱离或者抵制政治审美变化过程;相反,该过程所彰显的恰恰是政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