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
推荐理由:
周领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就是国内学者提出的原创性翻译理论之一,至今已经有整整10年的发展史,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十年期间,周领顺发表了20余篇关于译者行为批评的文章,并以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2015)作为试验田,对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卓有成效。2019年4月26日至28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了“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围绕“译者行为和翻译研究的新趋势”展开研讨,不仅有对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回顾,更有对未来的展望。译者行为批评具有学派性质,许钧为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写的序言题目是“矻矻经年 自成一格”,如今也不妨把其说成“矻矻经年 自成一派”。任何自成一格、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都是值得学习的,值得尊敬的。
在此特向大家推荐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书中提出的“求真-务实”的连续统评价模式对错综复杂的翻译现象极具理论上的解释力,充满了辩证色彩。其中的有些观点也许不乏争议,有争议不妨与作者商榷或辩论,相信人文学科的真理都是共识的,都是在对话、在论辩中产生的。
2001—2015 年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趋势
推荐理由:
国内有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综合研究覆盖的时段截止到2000 年。自此之后的十几年间,该领域方法论上发生很大变化,需要进行综合研究以便反映进入新世纪后研究方法使用变迁。此外,2000年之前的研究仅将研究方法归纳为两大类(量化法和质化法),未给予混合法独立的地位。而混合法作为一种新范式的时代已经到来。有鉴于此,上文将研究聚焦2001—2015 年这一时段,选择两本具有代表性的杂志(TESOL Quarterly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并将混合法与量化法、质化法同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还将与过去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我国该领域研究方法的使用与国外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文章对新时代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运用有实践指导意义。
The Reviewer’s Guide to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推荐理由:
量化方法类别众多,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使用广泛。但这类方法通常较为复杂,研究者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对相应的量化方法进行调整甚至改变,导致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汇报等方面上差异较大。这种情形给审稿工作带来很大困境:审稿人有时拿捏不准某些量化方法使用得是否科学恰当,结果是否准确可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量化方法——审稿人使用指南》(以下简称《使用指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写的,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使他们的审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便利。该书各章编写体例统一,每章均由三个部分构成:(1)相应方法简介、(2)使用该方法的稿件必含项目、(3)从审稿人角度逐一解读这些项目。该书名称虽未明指应用语言学,但其中涉及内容完全适用于该领域,因为量化方法具有普适性,对于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撰写、审稿与发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
推荐理由:
近十年来,中国文学英译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界乃至外语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成果数量之多、话题之广,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想。大量的文献值得分类、比较与总结,这种回顾和综述有助于寻找译介研究中的经典课题和热点问题,进而思考该从何着眼、如何入手。本书可以说是关于中文小说英译的"研究之研究",将致力于探讨国内外对中文小说英译的研究脉络、最新发现、发展趋势和建议,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外语或文学专业研究生以上的读者阅读。
《跨文化能力研究》
推荐理由:
《跨文化能力研究》为“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的第一部,丛书总主编为孙有中教授。本书围绕跨文化能力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概念界定、理论视角的建构以及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发展,梳理与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讨论跨文化能力评估的方法,介绍相关评估工具。全面把握当今研究动态,探索未来研究方向。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和引领性,适合跨文化研究领域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和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