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ormal and the Pathological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借鉴了一种微观的思路,在三个传统(身体书写的传统、疾病书写的传统、爱尔兰的传统),研究了一个当代文学案例:北爱尔兰诗人保罗·马尔登。他的诗歌中频现赘疣、淋病、天花、厌食症、皮癣、癌症等各类疾病意象。在关于爱尔兰等弱小民族的书写中,写作常如治病,是要对一个民族望闻问切,诊断和疗治文化的病灶——这一点也可以参考鲁迅先生小说、杂文中的疾病隐喻。因此,诊断、症候、疾病、疗治等医学的字眼,使书写沾染了一种临床式的思维。马尔登的疾病书写打破了这一传统,还打破了笛卡尔式的“我思”传统中的人的圣像。疾病被展现为一种纯粹的生理状态,更多的是指向生命的脆弱不堪,标示着身体和意义的双重死亡。他的诗回归到人的躯壳。“我思故我在”被改写成了“我病故我在”,由此构成了对笛卡尔以降的关于人的思想道统的逆写。他对于人体的临床摹写,从而不仅仅是一种关于死亡的想象,还触及在我们的时代如何产生个人的生命意义。由此,对于疾病的思考也促使我们去想象在人文主义(humanism)传统的末端如何写诗。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研究
推荐理由:
该书不仅是对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二十多年来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更是对此领域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从研究视角到研究课题的思考。该书兼顾理论与应用,前三章系统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理念来源、理论基础、研究性质、语料库方法基础及方法论发展历程,有助于读者系统了解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脉络和研究方法。第四、五章结合大量研究案例,全面梳理并探讨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课题及视角,对读者基于不同课题及视角开展相关研究极具启发性。
性别
推荐理由:
谈到性别这个话题,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知,毕竟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它、面对它。但若是从学术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阐释性别话题,应该从哪里契入,又如何深入做研究呢?《性别》这本书就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参考。
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口译译前准备模式建构
推荐理由:
口译译前准备是职业会议口译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文运用语料库技术,从基本流程、使用工具和使用方法等多个角度探索如何建构专业技术口译译前准备的模式。文中使用Sketch Engine系统来自建语料库、提取术语、生成术语表、激活并管理术语,其方法清晰易行,较好地将语料库技术与口译实践及教学相结合,实用性强,对相关教师及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对相关口译研究也具有一定启示性。
中国古诗英译文献篇目信息统计与分析
推荐理由:
文中有诗作译次表、历代诗人英译情况及排名表、领先译者译次表、译者分期译次统计表等,信息全面而丰富,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诗英译的总体趋势和规律,为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线索以及明确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