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
推荐理由:
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英译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我们对汉学家群体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大量译者隐于其译作背后。本书涉及的译者,上至翟理思、霍克思、闵福德等老一辈译者,也有晚近的一批新生代译者,对于了解汉学家译介的历史和发展尤为有帮助。
朱振武教授曾说:“我近年潜心研究的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也是秉持着这样一种理念,即不是一味顶礼膜拜,而是根据其译介的发生和译介目的做具体分析,既研究其译介策略及其被接受的深层原因,也研究其译介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现有文献中,微观研究占主体,且大多数文章的重心落在作家和作品,而没有落在汉学家身上。有的批评家对汉学家的翻译策略和理念有所曲解,未站在跨文化、审美和市场等角度审视译介问题。
本书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梳理。除了葛浩文、杜博妮、蓝诗玲这样特别知名的,我们对其他译者知之较少,以译者为中心的个案研究更是不多。《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则弥补了这一缺憾,分别介绍了韩斌、白亚仁、米欧敏、罗慕士、杜迈可、徐穆实、金凯筠、罗鹏、白睿文等人的译介历程,包括译者的成长史、个人翻译史等。本书一手资料丰富,结构工整,文字优美且富有诗意,不乏译者趣闻佚事,读来分外亲近。
Corpus Linguistics for 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 A Guide for Research
推荐理由:
《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
推荐理由:
《中国关键词》是外文局整理,以多语种形式出版的小册子。该书内容主要出自“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这一政府主导的对外网络译介平台。本文主要讨论该平台所选的政治核心关键词的英译策略,提出以忠实为原则,以读者理解为指向的翻译原则,通过大量译例分析,说明如何通过翻译,以国外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政策和发展。这对于中国文化外交而言,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对于目前“一带一路”翻译研究,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推荐理由:
对于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宝贵文献资料,也为我们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本书收录的论文,来自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等不同学科的学者。这样跨学科的对话,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学外译中所涉及的问题,建立起更为多维的研究框架。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
推荐理由:
中国文化外译研究是目前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准备开展外译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从政策制定、学理反思、实际推行、经验教训,到目前的学界反响,都进行了全方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