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登录
  • 首页
  • 资讯中心
    会议活动
    图书资讯
    教学支持
    学术科研
    教师研修
    行业动态
    专题网页
    外研之声
    精彩视频
  • 图书产品
    重点推荐
    图书体系
    系列图书
    图书目录
    新书推荐
  • 教材支持
    最新资源
    教学素材库
    教材配套资源
  • 数字教育
  • 学术科研
    热点聚焦
    课题申报
    主编访谈
    科研工具
    学术视界
    读者俱乐部
    在线阅读
    我来读文献
    文献推荐
  • 电子期刊
  • 教师研修
    专家之声
  • 教学之星
    大赛章程
    赛事资讯
    往期大赛
    获奖证书
    往届回顾
    参赛报名
  • 关于我们
    分社简介
    客服中心
    市场经理
    常见问题
首页>资讯中心>学术科研
全部 会议活动图书资讯教学支持学术科研教师研修行业动态专题网页外研之声精彩视频
  • 研修 |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长春) 报名通知

    2017/04/28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还是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已有论文写作基础的教师而言,如何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文学与翻译方向学术期刊论文的选题挖掘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针对不同期刊的特点与要求提高投稿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提升投稿效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东北师范大学将于2017年5月13-14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何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耿力平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等专家主讲,旨在根据
  •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王守仁教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2017/04/28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是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并适用于教师个性化教学实际需要的,提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的理念。《指南》中要求,大学英语教育仍旧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所以王守仁教授认为,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随后,王守仁教授结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相关讲话精神以及许国璋教授、李宇明教授等专家对于外国教育的论述
  • 研修 |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呼和浩特)报名通知

    2017/04/27
    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还是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已有论文写作基础的教师而言,如何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文学与翻译方向学术期刊论文的选题挖掘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针对不同期刊的特点与要求提高投稿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提升投稿效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内蒙古大学将于2017年6月10—1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何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耿力平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等专家主讲,旨在
  •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李宇明教授:论语言的功能分类——兼论外语教育语种选择问题

    2017/04/27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在报告中深入阐释了他所提出的语言的功能分类体系。首先,李宇明教授指出语言具有三类功能:工具功能、认同功能和文化功能。工具功能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认同功能是个体/群体/民族及自身身份的认同,而文化功能则是某一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后,结合丰富的研究数据,李宇明教授对于影响语言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可以构建起一个“功能学”分类系统:即全球通用语、国际和地区通用语、国语或官方语言、其他小语种及文化语言。随后李宇明教授对该语言功能分类体系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这种功能分类体系在学术研究层面有助于加深对
  • 会讯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暨“文学经典重估与当代国民教育”学术研讨会 征文及会议二号通知

    2017/04/26
    在人类历史上,经过岁月洗涤的优秀文学作品渐成经典并被广泛阅读,它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了特定历史语境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其中不乏超越个体、民族和时代,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因和精神。这些散发着“经典能量”的文化遗产,不仅在历史生成和时代向度不断勾连的阐释中播撒着新的意义,而且在跨学科和跨国界对话和交流中传递新的能量。面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多元文化主义和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对撞,面对网络时代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浪潮的冲击,如何呵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传播蕴含其中的思想智慧,兼顾人类大同与家国情怀的统一,使文学经典真正成为慰籍心灵、愉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正能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彭龙教授:双一流建设下的外语院校战略机遇与改革发展

    2017/04/26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授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中国外语教育要加强中国化和本土化发展,中国外语教育要凸显民族立场和文化本位,中国外语教育要彰显国家利益。在此基础上,彭龙教授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办中国的外语教育”上做出的多元探索。彭龙教授指出在外语教育本土化中国化的前提下,应该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为人类社会进步做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在鼓励学生就业上一直以此为原则,向国家部委、跨国公司以及国际组织等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此外,彭龙教授还与分享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国内外杰出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学习研究,从中汲取经验,推进本校的外语教育建设的相关情况。过去几年中,北京外国
  •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徐青森: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2017/04/26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应该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扎实的学识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刻领悟和坚定的自信。外语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就是文化自信。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人才需要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具备向世界自信地阐释中国文化的能力。随后,徐青森副司长提到,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除了要习得扎实的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自觉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外语院校需
  • 【专题论坛十】青春放异彩,创新谱未来——记“创新与未来:青年教师专业提升与发展专题论坛”

    2017/04/25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令人瞩目;“创新与未来:青年教师专业提升与发展专题论坛”更让人翘首! 文秋芳教授与发言人合影   青春意味着生机,青年代表着未来。百余位充满教学活力与工作热情的青年教师入选该论坛。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四川大学李晓虹、云南财
  • 【专题论坛九】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外语教学发展论坛 ——聚焦国家战略,培养专业人才

    2017/04/25
    2017年4月15日,“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于成都开幕。15日下午举办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外语教学发展”分论坛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外语教学发展”分论坛共有8位专家做主旨发言,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烈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助理杨阳副教授主持。
  • 【专题论坛八】“改革与创新:多语言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 成为“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亮点议题

    2017/04/25
    2017年4月15至16日,“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成都举行。面对高等教育在供求关系、国家需求、国际竞争环境、教育对象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本届论坛将主题确定为:外语战略、国际人才、智慧教学。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协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1800位全国外语教育专家、学者、高校教学管理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外语战略发展,“国标”和“指南”的贯彻与落实、国家政策与教学理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和评价
共2254记录«上一页1... 103104105106107108109110...226下一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Unipus外研在线
  • 外研职教
  • 国才考试
  • VETS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
  • 中国外语测评中心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 © 2006-202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等英语教学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838号 京ICP备180309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