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登录
  • 首页
  • 资讯中心
    会议活动
    图书资讯
    教学支持
    学术科研
    教师研修
    行业动态
    专题网页
    外研之声
    精彩视频
  • 图书产品
    重点推荐
    图书体系
    系列图书
    图书目录
    新书推荐
  • 教材支持
    最新资源
    教学素材库
    教材配套资源
  • 数字教育
  • 学术科研
    热点聚焦
    课题申报
    主编访谈
    科研工具
    学术视界
    读者俱乐部
    在线阅读
    我来读文献
    文献推荐
  • 电子期刊
  • 教师研修
    专家之声
  • 教学之星
    大赛章程
    赛事资讯
    往期大赛
    获奖证书
    往届回顾
    参赛报名
  • 关于我们
    分社简介
    客服中心
    市场经理
    常见问题
首页>资讯中心>会议活动
全部 会议活动图书资讯教学支持学术科研教师研修行业动态专题网页外研之声精彩视频
  • 当前形势下的外语人才需求

    2019/03/29
    当前形势下的外语人才需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翻译部 江燕飞部长 江燕飞部长以华为为例,分析了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外语人才的职业成长情况。2000年以来华为海外业务的广泛拓展使得对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国际人才的需求激增,外语人才在华为不同岗位上为这一全球化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部长以外语类人才相对集中的销售岗位及翻译岗位为例,分析了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能力需求,指出熟练掌握工作语言及区域文化并深入理解本国文化的重要性。从企业人才成长现状看,毕业生入职之初的两年属于人才培植期,需要适应职场环境与文化差异,培养团队意识与责任感。对此,江
  • 打造“金牌教师团队”,建设外语教育“金课”

    2019/03/29
    打造“金牌教师团队”,建设外语教育“金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秋芳教授 “金课”是当下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议题,文秋芳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对“金课”及其标准的理解,并为院系建设外语“金课”提供了思路建议。首先,文教授对“金课”与“水课”以及“金课”与精品课的区别作了阐述。在阐述“金课”与“水课”区别时,文教授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具体说明了什么是“低阶性”、“陈旧性”和“教师不用心上的课”,同时对“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进行了解读,指出该标准是围绕课程论中课程的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测试体系提出来的。“金课”与精品课的区别主要在于金课在类型上更为丰富,精品
  • 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 成就、挑战与对策

    2019/03/29
    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成就、挑战与对策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孙有中教授 孙有中教授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40年来,中国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专业点规模过大、专业同质化比较严重、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外语类专业也应实行供给侧改革。孙教授强调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全人发展等需求,需要调整专业结构、配置教学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 孙教授提出,当
  •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

    2019/03/29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蒋洪新教授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提升了外语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同时给外语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蒋洪新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正重塑着外语教育的生态,对翻译、外语教育等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外语教育仍有不可替代性:1)从质的方面看,外语教育不是翻译技术的教育,而是一种价值教育、人文教育;2)从量的方面看,外语教育不是同质化的标准生产,而是基于多样性的文化识别;3)从尺度方面看,外语教育遵循的不是物的尺度,而是人的内在尺度。 蒋教授强调,在信息技术时代,深化外语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外
  • 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2019/03/29
    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 刘宏教授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加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中国特色与国际规则接轨,都要求培养更高水平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面对新形势,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刘宏教授在发言中谈到,新时代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由英语人才为主向多语种人才为主转变,由中低端人才为主向高端复合型人才转变,由语言加外交、贸易领域为主向语言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加多元的领域转变。因此,各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形成识变、应变、求变的同向思维和同向行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
  • 高素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

    2019/03/29
    高素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 南京大学 王守仁教授 新时代国家的发展要求外语人才必须具备跨文化能力,《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跨文化能力确定为外语类人才应具备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3年发布《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提出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指导方针和路径。基于以上背景及相关研究,王守仁教授提出了对跨文化能力新的界定,包括四个方面:认知层面的跨文化知识、功能层面的语言融通、行为层面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感和思辨意识。 王教授在发言中深刻剖析了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重国外轻本
  • 新时代大学外语的发展与展望

    2019/03/29
    新时代大学外语的发展与展望 浙江大学 何莲珍教授 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的关键,本科教育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何莲珍教授在发言中聚焦新时代大学外语的使命与发展,全面而又精炼地回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1)大学外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沟通表达能力、人文情怀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 新时代高等外语院校的使命与发展战略

    2019/03/29
    新时代高等外语院校的使命与发展战略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岩松教授 李岩松教授指出,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双一流”建设致力于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强国的跨越,逐步从 “跟跑”“并跑”迈向“局部领跑”。在此背景下,外语院校作为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为使命,密切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 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

    2019/03/29
    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吴岩司长 高等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至关重要。吴岩司长指出,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超前识变: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当前世界在变,高等教育在变,质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美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纷纷回归和重塑本科教育。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吹响集结号、唱响主旋律,开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新征程。2019年将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奋力建设“
  • 外语教学和国际人才的培养

    2019/03/29
    外语教学和国际人才的培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金立群行长 金立群行长在发言中以自身经历开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国家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及素质要求。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了解国际形势对从事国际交流工作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国际交流场合中更缺少精通外语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外语教育需要培养拥有丰富跨文化知识、具备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金行长认为,师资和教材是外语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1)高校的师资建设对培养国际化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具备深厚跨文化知识底蕴、有高尚情操的教师才能感染并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2)主张外语教材引进与自编相结合,
共1821记录«上一页1... 5152535455565758...183下一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Unipus外研在线
  • 外研职教
  • 国才考试
  • VETS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
  • 中国外语测评中心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 © 2006-202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等英语教学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838号 京ICP备180309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