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组、英语类专业组评委点评发布!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
2025/08/16
7月19日—8月4日,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本科英语组)于成都、武汉两地举办,本年度赛题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80组参赛教师团队尽展风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有机融合数智技术,呈现智慧教学设计,启发教学创新发展。为推动大赛成果共享,助力高校外语教师素养全面提升,大赛组委会特别整理全国半决赛评委会主席与提问评委的精彩点评,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育人成效。
本期与您分享“理解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组及英语类专业组评委会主席与提问评委的智慧点拨。



评委会主席点评



“理解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组评委会主席
何莲珍教授(浙江大学)
点评要点
1、提升育人素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
2、提升教学素养,加强理念引领,基于学情分析设定可测可评的目标,深入理解、正确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互动,确保学习发生;
3、提升学科素养,加强应用语言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
4、提升科研素养,以科研反哺教学;
5、提升数字素养,加强对AI工具的有效使用,并关注AI使用中的伦理问题。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评委会主席
孙有中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
点评要点
1、提升跨文化意识,聚焦“理解中国 沟通世界”总体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
2、超越单一语言技能训练,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出发,设定具体教学目标;
3、有效运用智能工具开展深度学习,充分利用AI工具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演讲和翻译能力。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类专业组第2场评委会主席
程维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点评要点
1、处理好教学设计与展示的关系,根据不同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避免教学实操与教学设计“两张皮”;
2、关注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的输入关系,避免非语言知识的硬融入;
3、思考技术融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人工智能技术,避免“为用而用”;
4、注重教学的“活”与“深”之间的关系,避免因教学的趣味性忽视教学的深度。



提问评委点评



“理解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组提问评委
胡杰辉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点评要点
1、教学目标设定与阐述应具体、明确,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选取紧扣教学主题,突出重点、难点,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3、注重引导学生输出,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
4、合理、准确运用教学理论,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提问评委
田朝霞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点评要点
1、教学设计突出主线,聚焦核心目标与重点内容;
2、教学展示选择最具示范性的精华片段,充分展现教学设计特色;
3、问题设计要基于学情分析,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环节,突破学习难点;
4、教学材料制作要注重细节规范,体现专业性和严谨性。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类专业组第2场提问评委
穆杨教授(北京语言大学)
点评要点
1、在教授“理解当代中国”课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可信度(Ethos)、激发听众情感共鸣(Pathos),并运用逻辑论证(Logos)增强说服力;
2、在国际传播情境中,引导学生从叙事层面和故事层面,将宏大叙事与生动的个人经历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