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研修 | 课程思政乘“数”而上,外语教育守正创新——记“数字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修班
2025/07/28
凝心聚力,再启新程!外研社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跨越 超越 卓越”为主题,特设计育人素养、管理素养、教学素养、数字素养四大类别共7期课程,每期研修班聚焦一个前沿主题开展深度研讨,创建“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帮助外语教师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育人视野,推动外语教育教学科研转型与创新,积极回应“强国建设,外语何为”的时代命题,探索“智能时代,教育何为”的世界课题,携手构建全球卓越的中国高等外语教育体系。
7月24—25日,“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三期——数字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修班在北京和线上同步成功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西安交通大学陈向京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郑春萍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卫朝霞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楠副教授和穆婕老师主讲,来自全国130余所院校的200多名参班教师在线上线下共同研习,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共享融合数智技术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探讨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发展路径。
研修会场
合报优惠:单人报名2期及以上暑期研修班可享八五折,或单期研修班同一院校报名3人及以上可享八五折、6人及以上可享八折优惠;优惠金额在最后一期扣减。
登录“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报名。
✦
理念引领,思政融通
✦
陈向京教授作题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设计:理念与原则”的主题报告。陈教授从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深刻剖析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学设计理念方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互动,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价值塑造的三维融合;通过深耕教材与融通拓展,推动育人“双径深化”;构建过程与结果兼顾、多元主体参与的“三轨协同”评价体系。在教学设计原则方面,陈教授特别强调应做到育人目标精准定位、内容体系科学构建、教学流程循序渐进、技术应用适切有效。
西安交通大学 陈向京教授
✦
数智赋能,教学创新
✦
郑春萍教授以“数字赋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为题,强调课程思政的根本要义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生动的北京邮电大学实践及现场互动案例,郑教授展示了数字技术赋能外语课程思政的三大创新维度:首先,大模型技术赋能外语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实现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与有机融合;其次,数字技术为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拓展与丰富;最后,数字人和智能体等技术开创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新形态,丰富育人载体的表现形式。
北京邮电大学 郑春萍教授
✦
思政示范,启智润心
✦
卫朝霞副教授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卫老师以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主题的教学素材为抓手,采用“显隐结合、隐性为主”的思政内容融入方式,结合产出导向法和混合式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单元子任务和多样化教学活动,将爱国主义和成长教育等育人目标有机融入语言能力培养全过程;依托U校园AI版平台、智慧云盒、慕课等立体资源,探索深度融合数智技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育人路径,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创新实践范例。
西安交通大学 卫朝霞副教授
李楠副教授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为例,围绕新时代媒介使用和媒介素养的话题,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采用以5P为核心的教学环节:Prepare(视听导入)、Panorama(问题讨论)、Peruse(教材与拓展阅读材料研读)、Probe(写作探索)、Produce(口语产出)。李老师围绕产出任务“向世界推介中国人物”,设计CET策略(Common Values共同价值观、Chinese Elements中国元素、Technology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结合时代命题进行育人教育,实现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智慧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 李楠副教授
穆婕老师以《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为例,将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思-学-动”三阶递进式教学方式,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课前,通过在线预习和问卷调研,引导学生“思起来”;课中,综合运用文本细读、视听练习、即兴演讲和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起来”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课后,通过模拟联合国演讲等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表达与行动,实现“动起来”的成果输出。
北京邮电大学 穆婕老师
✦
教师发展,德能并进
✦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推进与教师发展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郑春萍教授在“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与教师发展”一讲中强调,面对国家对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教育肩负的使命重大,推动外语教师发展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所在。郑教授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共同体,加强教研合作与实践探索,并以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他们如何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技术赋能教学、积极参加专业赛事等方式,显著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
✦
集智共研,砺教相长
✦
为内化研修所学,参班教师分组开展研讨与实践活动。各组结合专家讲授内容,积极思考、交流,共同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河北师范大学洪玉婷老师、西安欧亚学院熊乐老师、昆明文理学院于长青老师、天津师范大学胡涵老师、东南大学曹育珍老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陆鹏飞老师、湖南信息学院岑天佑老师分别代表小组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主讲专家从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逻辑、教学实施策略等维度给予了针对性点评,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帮助参班教师更好地依托教材有效挖掘思政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小组汇报代表
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助理高阿敏主持。
外研社高英分社 高阿敏
为期两天的研修活动圆满落幕。参班教师与主讲专家及同行就课程思政内涵、智慧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思维碰撞中迸发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期待参班教师能够将此次研修中的所学所获融入到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造就面向未来、服务国家的卓越之才,切实回答好“自强卓越,外语何为”这一时代之问!
■ 反思日志摘录
相关资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5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总体方案
录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