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智融合,谱写育人新篇——外研社2025年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第4期)
2025/07/25
点击订阅话题,实时获取最新资讯
7月23—25日,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第4期举办,800余名教师相聚江城武汉,共探数智赋教学改革新路径,共商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思路。
本期研修班设置主旨报告、教学示范、“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个环节。研修期间,参班教师认真研修,汲取智慧见解,积极观赛交流,激发教学灵感。在本场“教学之星”大赛中,广东海洋大学游莹与麦芯羽老师代表团队荣获特等奖,晋级本科英语组全国总决赛。
点击回顾研修精彩瞬间👇
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作题为“大语言模型赋能语言学习和语言测评”的主旨报告。何教授强调,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外语教师应提升数字素养,以大语言模型(LLM)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外语教学与测评。何教授对LLM赋能大学外语“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生态建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解读,并以浙江大学智慧外语教学平台建设实践为例,对LLM助力科学化测评、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写作评阅与反馈、人机对话口语练习、可视化评价等进行了系统性讲解。此外,何教授从测评研发、测评实施以及评价与反馈三方面介绍了LLM在语言测评中的应用前景,并强调,LLM应用于语言测评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和研究者应审慎对待技术,应对潜在风险。
浙江大学 何莲珍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作题为“深化 ‘三进’工作 提升育人实效”的报告。张教授表示,大学英语课程应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教师深入理解、有效使用教材是深化“三进”工作、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关键。张教授从教材特色、主题选择、语言素材、活动练习等方面解读《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并以具体单元为例,为教师有效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借鉴。本套教材既可融入通用英语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后续课程教材独立使用,张教授强调,融合使用应关注目标一致性、内容互补性、学生适切性与多样循环性等原则,合理、有机融合;同时,她鼓励教师“用研”结合,积极开展课堂实践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虹教授
点击封面了解教材详情
为推动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外研社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AI版(以下简称U校园AI版),研发AI数字教材,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牛青青老师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为例,对U校园AI版中AI助教、在线交互式课件、AI学情分析等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示范,为参班教师有效运用平台,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供启发。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孙丽媛系统介绍了AI数字教材“动态流式排版、可视化知识图谱、富媒体学习资源、专业AI助手、拓展实践资源”等特色,为教师开展数智融合的外语教学提供助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牛青青老师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孙丽媛
点击封面了解教材详情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AI赋能教学,讲述中国故事
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激励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中外文化元素,有效运用数智工具,提升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效能。
广东海洋大学团队运用iWrite平台分析学生写作难点,在课堂中结合“STORY五步法则”对“叙事性论证”写作技巧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讲解,并通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相关主题写作任务与思辨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西南石油大学团队依托《新工科大学英语》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用类比、比喻等方法解释复杂科学机制,讲好能源专业故事,灵活运用U校园AI版投票、词云等功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福建农林大学团队基于“数字农业”主题课文,讲授如何通过例证增加叙事张力,通过数字人引入“华为云助力非洲农业数字化”故事情境,指导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跨文化叙事,讲好中国农业故事。
特等奖 广东海洋大学团队
赛后,评委会主席何莲珍教授与提问评委张虹教授对参赛教师团队进行点评。两位专家对“教学之星”大赛在推动外语教师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可,也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步,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何莲珍教授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的外语教师五大素养,为教师提出建议。教师应提升育人素养,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素养,以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并做到理念与实践相统一,应基于学情分析设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价等;提升学科素养,加强应用语言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科研素养,实现教研互促并进;提升数字素养,将AI工具有机融入教学。张虹教授建议外语教师平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加强现场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展示的真实性,注重通过即时反馈,实现对学生价值塑造的引导;从学生视角出发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分类清晰且可测、可评,同时,育人目标应与语言目标、技能目标有机融合;提升理论和概念使用的严谨度,确保理论和概念能够落实到实践中;精选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高阶性和任务真实性。
本次研修班由外研社社长助理李会钦主持。她表示,外语教育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扩大教育国际影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等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外研社特别策划暑期系列研修班,旨在助力外语教师突破发展界限和壁垒,携手开创外语教育新格局,助力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外研社以数字化和国际化为战略重点,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精品教材、研建数智方案、促进产教协同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推动外语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在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助理 李会钦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全国半决赛(大学英语组)
获奖名单
特等奖获奖团队与颁奖嘉宾
一等奖获奖团队与颁奖嘉宾
二等奖获奖团队与颁奖嘉宾
双向赋能 共育未来
——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
在7月25日举行的“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环节,参班教师齐聚交流区,围绕教材编用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体验多元数智平台,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共促外语教育创新发展。
专题活动
知行合一:让实践始于第一课堂——“国才面对面”
在本期研修班的专题活动中,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王丽丽副教授分析了语言测评对外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指出国才考试着力构建真实国际职场沟通交流情境,有助于教师构建真实任务、切实产出、实效评估的高效课堂。王老师以国才中级、高级为例,展示国才考试通过设计回复留言、撰写邮件、谈判决策等典型任务,引导考生代入职场角色、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她建议教师借鉴国才考试实践性任务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挥测评的指挥棒作用。最后,外研社介绍了人文社科多语种国际出版平台(HSS Online)为教师获取语言与教育、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学术期刊资源和前沿资讯提供的全面支持。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王丽丽副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