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三进”工作推进会暨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
2025/04/13
4月11日,华东地区“三进”工作推进会暨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浙江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浙江广电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共同协办。会议以“理解中国 知行并进 深化新文科”为主题,聚焦“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课程与地方实践课程建设,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三进”教学改革方案,探索校地政企合作培养国际传播实践能力路径,为推动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和培养国际传播实践型人才凝聚智慧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校长洪岗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教授,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环宙教授,浙江省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王建才,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主任蒋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总监黄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编辑常小玲,以及来自华东地区的高校外语界专家,浙江地市政府部门代表、企业家代表、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会,全国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近3000人线上参会。
开幕式
“浙江具有丰富的国际传播要素、旺盛的国际传播需求,校地协同推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宣勇书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浙外以“三进”工作为引领,坚定扛起传声立言的重要使命,取得了一系列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并有效推动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成果。期待校政地企深化合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搭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平台,为国际传播事业培养优秀后备力量,创作更多基于实践需求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创意作品,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新贡献。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宣勇教授
王国银在致辞中强调了“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进一步深化“三进”工作提出要求:以“三进”工作夯实育人根基,推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纳入外语类专业必修课程与大学外语课程体系,推进师资培养专业化;以“三进”工作赋能国际传播,做好实践育人场景化,协同创新国际化,培养能讲好浙江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实战型人才;以“三进”工作引领教育改革,设立专项课题,推动数智赋能,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交叉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外语教学创新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 王国银
张环宙校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环宙教授
发布仪式
会议举行了“理解中国 知行浙江 沟通世界”多语种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多语种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启动仪式及项目发布。多语种国际传播实践基地立足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校地政企国际传播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打造校地政企协同创新的新范式,既为政府、地方、行业企业多语种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为浙江省、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搭建校际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开放性、共享性平台。
“理解中国 知行浙江 沟通世界”多语种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理解中国 知行浙江 沟通世界”多语种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启动仪式
现场还发布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南,引导和支持高校加强新时代外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创新外语人才培养,助力国家战略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南发布
会议聚焦主题,设置了4场主旨报告、3场平行论坛以及1场专题交流。
主旨报告
孙有中教授以“文明互鉴观与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创新”为题,阐释了国际传播的定义与国际传播的现状,从文明互鉴观视角探讨了中国式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认为中国式国际传播将为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 孙有中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以“《理解当代中国》与高质量大学外语课程建设”为题,从认知挑战性、情感驱动性、内容精准性等角度介绍了《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编写理念与使用实践,认为该教材能够系统性助力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 胡杰辉教授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严格以“全球视野 融通中外 创新传播——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浙江经验”为题,介绍了中新社坚持创新传播,通过“智库+媒体”“技术+内容”融合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贡献浙江智慧的实践探索,并从国际传播的“双向奔赴”“技术进步”“可持续性”“新闻传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 严格
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杭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长虹以“企业出海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实践与创新”为题,指出企业出海急需大量精通外语、具有国际化思维和能力、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企业需求,赋能国际形象塑造。
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杭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 武长虹
何莲珍教授、洪岗教授、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朱跃教授和常小玲副总编辑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 何莲珍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校长 洪岗教授
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会长、安徽大学 朱跃教授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编辑 常小玲
专题交流
专题交流中,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冯涛表示,外研社提供《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师资发展全方位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支持“三进”教学,助力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外语人才。
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 冯涛
平行论坛
平行论坛包括智慧论坛、实践论坛和院长论坛,涵盖“数智赋能‘三进’,提升课程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向。与会专家围绕各学校的教学改革经验,为推动高校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厦门大学 徐琪教授
浙江大学 李媛教授
曲阜示范大学 邢加新副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赵霞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幸君珺副教授
浙江外国语学院 陈果副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红玲教授
浙江外国语学院 范捷平教授
集美大学 张海燕教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王玉副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 陈艳君副教授
复旦大学 时丽娜副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 王卓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 胡美馨教授
复旦大学 范烨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雷鹏飞教授
江苏大学 李加军副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 冯欣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张曦凤教授
会议闭幕式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柴改英教授主持。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柴改英教授
会议还举行了浙江省“三进”教学成果展,共有27所高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三进”工作建设举措和建设成效,充分体现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师发展、实践创新、机制保障等方面的新探索。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全面落实“三进”工作要求,推进外语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系列教材依托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AI版,开发并上线数字教材,为师生提供全新的强互动学习体验,旨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扫描二维码,购买数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