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直击|【专题论坛五】“理解当代中国”论坛:数智赋能的“三进”教学模式创新
2025/03/26
#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3月22日—23日,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顺利召开。论坛以“聚力创新 全球卓越”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旨在推动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2,200余位高等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及实务专家齐聚北京,30余万外语教师云端参会,百余所高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共商全球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共绘教育强国建设发展图景。
3月22日下午,专题论坛五:“‘理解当代中国’论坛:数智赋能的‘三进’教学模式创新”顺利召开。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晋中信息学院的9位专家学者,与线上线下教师聚焦“三进”工作和“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围绕数智赋能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国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宁夏大学副校长赵晓佳教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欣教授主持。
张国强教授
赵晓佳教授
任文教授
张欣教授
对AI赋能下《理解当代中国 汉英翻译教程》的教学思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 程维教授
程维教授结合《理解当代中国 汉英翻译教程》,阐述了AI赋能下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在人机协同模式下“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深度;引导学生从“海绵式”学习进阶为“淘金式”学习,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索跨学科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具观,培养从深耕翻译实践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数智赋能《理解当代中国 日语演讲教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朱鹏霄教授
朱鹏霄教授以《理解当代中国 日语演讲教程》为依托,分享了数智赋能外语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演讲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通过具体案例,朱教授展示了如何在练习设置、趣味提升、内容输出以及教师评价等场景中运用各类AI技术,助力学生全面提升演讲能力与演讲效果。同时,他也强调了在面对数智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需保持审慎态度。
“讲述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与应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 金利民教授
金利民教授介绍了“讲述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及其在《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演讲教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该系统融合虚拟仿真、人工智能语音评测、大模型智能评价等先进技术,以“讲中国”“促理解”“达共识”为目标主题,选取演讲比赛、媒体采访和世界青年论坛三大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模拟实训,实现“专业+思政”的育人目标。
数智技术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院长 常晨光教授
常晨光教授分享了中山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情况及外语课程的数智技术教学创新案例。学校秉持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灵活运用数字资源、数字课程、虚拟仿真平台等数智在线平台,推动中国故事的数字化传播,帮助学生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大故事,促使其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主动传播者。
数智赋能“理解当代中国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肖开容教授
肖开容教授从课程目标、课改思路、教学设计、数智赋能四个方面介绍了“理解当代中国 汉英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该课程锚定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话语翻译,充分利用最新数字资源、语料库和案例库,同时构建数字化翻译教学评价体系,推进人机协作翻译模式教学。
生成式AI与多维图谱智能融合:“德语演讲”智慧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教育部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系主任 李媛教授
李媛教授以“德语演讲”智慧课程为例,分享了生成式AI技术与多维图谱的智能融合实践。该课程将知识、能力、问题与资源图谱智能融合,使得知识关系可视化、学习资源结构化、课程设计数字化、图谱构建学术化,通过人机协同建立了“生—师—机”教学新模式,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并利用人机互动模块实现人机价值观的动态对齐。
理解当代中国,守正创新,培养“民航特色”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张艳玲教授
张艳玲教授介绍了本校“民航特色”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体系建设与“三进”建设的举措与成果。学校通过融合数智教学模式、举办特色ESP英语竞赛等多元化举措,将民航特色融入教学实践,不断拓展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与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与知行合一,打造特色外语人才的“贯穿式”与“沉浸式”培养模式。
数智驱动 思政融通:大学英语“三进”教学模式系统性创新
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院长 夏延华教授
夏延华教授分享了西华师范大学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为例,学校将《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演讲教程》的核心内容融入教学,实现语言能力提升与思政育人目标;建成两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度应用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AI版,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智化转型。
“理解当代中国”与专业课程:融入路径、特色实践、建设成果——以“汉英笔译”课程为例
晋中信息学院商务英语学院院长 葛晓晶副教授
葛晓晶副教授以“汉英笔译”课程为例,分享了“理解当代中国”的课程建设成果。学校积极探索《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融入路径,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师培训、课题申报、学科竞赛、毕业论文选题,大力开展翻译项目、双语讲山西短视频、大创项目、实践活动等特色实践,成功取得了一系列教师发展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聚力教育创新,迈向全球卓越。专题论坛五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深入解读了数智时代外语教育新发展与“三进”工作新要求,为“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开拓了新思路,进一步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新时期,期待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持续深化“三进”工作,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构建自强卓越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回放方式
点击查看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专题论坛五直播回放,重温智慧思想,再悟教育新知。
🔹论坛首发 | 语通中外 服务全球: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语言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论坛首发 |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定题演讲题目发布!
🔹论坛首发 | 《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重磅推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
🔹论坛首发 | “四新”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重磅推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论坛首发 | 《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全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