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直击|【专题论坛三】大学英语论坛: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2025/03/26
#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3月22日—23日,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顺利召开。论坛以“聚力创新 全球卓越”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旨在推动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2,200余位高等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及实务专家齐聚北京,30余万外语教师云端参会,百余所高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共商全球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共绘教育强国建设发展图景。
3月22日下午,专题论坛三:“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顺利召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内蒙古工业大学的10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经验与成果,与线上线下外语教师深入探讨推动大学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李旭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杰辉教授,吉林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潘海英教授共同主持。
李旭教授
刘芹教授
胡杰辉教授
潘海英教授
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刘泽华教授
刘泽华教授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对人才的新要求,回顾了华中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基础英语与学术英语课程相结合、课内教学学分与课外实践学分相结合等举措,提供涵盖多元课程资源、活动与服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成功培养了大批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为全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面向东盟的大学英语课程创新实践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邓联健教授
邓联健教授分享了广西大学以“深耕东盟,面向世界”为战略定位的课程创新实践。学校创设“基础+拓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借助数智技术驱动个性化教学实施,同时推动课程思政“双带头人”实践,培育课程思政实践和理论成果。这些举措为提升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校本特色解决方案。
面向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张贯之教授
张贯之教授展示了西南科技大学面向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课程建设成果。通过十年改革实践,学校构建了“家国—文明—科技”三螺旋课程体系和“三维融通”教学模式,为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文化自信、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实践思路。张贯之教授还分享了以数智赋能教学、以评促教等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数智赋能,融合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新探索
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徐丽华教授
徐丽华教授分享了西安邮电大学的课程改革思路与创新实践探索。学校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发展需求,构建了“基础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专门用途英语+高年级专项培训”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精准化分层教学和专业分类教学;依托智能化教学平台,形成跨学科融合的“英语+数智”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蓝色使命,语言融通: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王遥教授
王遥教授深入阐释了海洋强国建设与外语教育的内在联系,并明确了中国海洋大学面向国家需求培养人才的使命与目标。他分享了学校改革实践举措与丰硕成果:深度融合语言能力与海洋领域专业素养培养,建设“通用英语+学术英语+海洋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研究型—研讨型—自主型”学习路径以及本土和国际实践平台。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医科大学外语课程探索与实践
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主任 张祥亭教授
张祥亭教授介绍了昆明医科大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课程探索与实践。学校构建了“通用课程+医学课程+定制课程+国际传播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援外医疗队培训等实践活动,同时加强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这些举措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推动国际医疗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新”建设视域下的大学外语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浙江大学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 方富民副教授
方富民副教授分享了浙江大学在“四新”建设背景下,构建新型大学外语教学体系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跨院协同的教学共同体,开创跨学科交叉、多元语境协同的教学模式,深化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团队成功打造了“新医科学术英语”等课程、《新工科大学英语》等AI数字教材,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以语为侨,以侨为桥:侨校使命驱动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 苏慰凰副教授
苏慰凰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华侨大学“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以及本校以“中国视角+国际表达”为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思政育人、利用技术深度赋能教学、提供差异化课程等多维举措,推动境内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境外学生的文化认同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校成功培养了一批“通语言、懂文化、担使命”的国际化人才。
基于国际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数智教学模式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 陈晓枫副教授
陈晓枫副教授表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响应教育数字化与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数智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学校全新开发数智教学平台IDILS,通过智能化(I)和数字化(D)路径,培养学生兼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兼具跨文化互动能力和智能语言分析能力的国际语言服务能力(ILS)。该模式为培养语言扎实、专业过硬,拥有数智素养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特色解决方案。
边疆地区理工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董君教授
董君教授分享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学校立足校情、学情,实施分级、分类教学,深化混合式教学,加强区域特色课程资源建设,持续优化过程性评价,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发挥教学评价督导机制作用,逐步构建起适合边疆地区理工类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
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多类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验,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创新方案与实践启示。期待全国各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同仁坚守初心、笃行奋进,积极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外语人才,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大外智慧与大外方案。
回放方式
点击查看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专题论坛三直播回放,重温智慧思想,再悟教育新知。
🔹论坛首发 | 语通中外 服务全球: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语言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论坛首发 |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定题演讲题目发布!
🔹论坛首发 | 《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重磅推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
🔹论坛首发 | “四新”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重磅推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论坛首发 | 《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全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