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直击|(含回放链接)启智润心 学用一体 智绘新篇——《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重磅发布
2025/03/24
3月22日晚,《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发布会在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举行。《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系列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视听说教程》分系列主编、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博士,第二版教材主编代表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向京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祝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史光孝教授,以及多位编者代表出席发布会,与线上线下4000余位大学外语教育同仁共同见证了《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的重磅发布!
砥砺十年 共启新程
常小玲副总编辑在致辞中向王守仁教授、何莲珍教授领衔的《新一代大学英语》编写团队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和感谢,指出第二版教材响应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教学要求,契合新一代学生成长特点和学习诉求,以铸魂育人、产出导向、数智赋能为特色,实现思想力、实践力、创新力“三力”协同驱动,为推进强国建设注入新力量。
常小玲副总编辑
王守仁教授、何莲珍教授、王俊菊教授、陈向京教授、祝平教授以及常小玲副总编辑共同为《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揭幕。
《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介绍
传承创新 铸就精品
总主编王守仁教授作了题为“发扬优势特色 打造精品教材”的报告。他指出,第二版教材在延续原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调整体系设计,更新话题素材,优化板块结构,进一步增强整体性和系统性。他详细阐述了第二版教材的理念特色:润泽心灵,思想性和人文性并重,紧密贴近学生实际;扎根本土,增加中国选篇、专设中国板块,多维度彰显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产出导向法”,落实“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实现学用一体;打造高质量、体系化数智资源,积极探索教材数字化转型。
王守仁教授
编用一体 成效卓著
《综合教程2》主编陈向京教授系统阐释了第二版教材遵循“产出导向法”,在单元板块编排、内容素材选取、练习活动设计等方面构建层层递进的学习闭环,确保设计的精准性、渐进性、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她指出,教师应基于校情、学情和课程目标,灵活使用教材,重构教学内容,巧设教学环节。陈教授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基于《新一代大学英语》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成果,为广大院校使用新版教材开展智慧教学提供宝贵借鉴。
陈向京教授
数智融合 赋能教学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马骊珠从“纸数互联互通”和“多元数智功能”两个维度汇报了《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智慧教学解决方案。第二版依托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AI版,全新研发教材知识图谱、AI自适应语法诊学练、词汇学练专区等特色教学资源与工具,联通纸质教材与数字平台,重构知识体系,实现精准化推送与个性化学习,助力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开发AI助教、AI评阅、AI学情分析等多元数智功能,以及档案袋、作品圈等智慧产出工具,切实赋能智慧教学。
马骊珠
线上线下的参会教师热烈祝贺《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全新发布,纷纷表示《新一代》理念先进、设计科学、形态创新,是一套好教、好学、好用的教材。十年磨一剑,期待《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再创辉煌,开启新篇。
《新一代大学英语》主创团队合影
发布会线上线下互动
本次发布会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任倩主持。
任倩社长
引领新一代,共启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将不忘初心,与全国高校教师戮力同心,为培养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新一代人才贡献力量!
《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
总主编:王守仁
配套资源:
知识图谱、AI自适应语法诊学练、数字课程、微课、试题库、电子版教师用书、教学课件、在线交互式课件、教学音视频、虚拟教研室
《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AI数字教材是一套专门为普通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通用英语教材。教材共设1—4级,包含《综合教程》(配电子版教师用书)、《视听说教程》(配电子版教师用书)、《综合训练》等分册。教材以铸魂育人为根本,以“产出导向法”为理念,以数智技术为驱动,助力培养新一代国际化人才。
🔸 主题内涵丰富 落实立德树人
话题选材丰富时新,思想性与人文性并重,帮助学生感知时代、开阔视野;多维度彰显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 践行产出导向 实现学用一体
有效践行“产出导向法”,遵循“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以产出任务作为教学起点和终点,从内容、语言和结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撑,实现学用一体,提升学习效果。
🔸 夯实语言能力 提升综合素养
有针对性地讲解词汇、搭配、语法等语言知识,注重语言技能提升;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 应用数智技术 创新智慧教学
全新研发教材知识图谱、AI自适应语法诊学练模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教学体验,提升学习成效;提供AI助教、AI评阅、AI学情分析等功能,构建高效、智能、交互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