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跨文化外语教与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读书心得(文/张丹阳)
2024/07/08
深究跨文化外语教与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读书心得
张丹阳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讲师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是由孙有中教授领衔,众学者共同执笔的跨文化研究著作。作为“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中的一部,该书以外语教学领域核心问题为抓手,深入介绍了跨文化理论在诸多维度的研究主张、成果与不足,在深度和广度上具有极高的工具性和学术性价值,有助于读者在日后研究中快速梳理文献,并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一、内容简介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前三章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第一章是全书的导论,作者从历时性角度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第二章着重讲述了跨文化相关理论的溯源与发展,从文化、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教学逐渐发展到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我们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历经了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演变过程,从结构主义文化观逐渐发展出社会建构主义文化观和解构主义文化观,这也影响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由此,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的见解。孙有中教授也提出了跨文化教学的五项基本原则,分别为思辨、反省、探究、共情和体验。
第四章围绕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方法展开,作者总结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并以研究设计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五种研究设计和方法,分别为民族志、行动研究、准实验设计、关键事件法以及混合方法。第五章至第十章囊括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六大主题(教师研究、培训研究、学习者研究、测评研究、教材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多层次地论述了各主题下的研究趋势、现状与不足。第十一章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进行了展望。以下是我对该书章节脉络的梳理。
表1 章节脉络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简要回顾(导论) |
第一章 |
|
跨文化相关理论溯源与发展 |
第二章 |
|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与目的、原则、方法 |
第三章 |
|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
第四章 |
|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主题 |
教师研究 |
第五章 |
培训研究 |
第六章 |
|
学习者研究 |
第七章 |
|
测评研究 |
第八章 |
|
教材研究 |
第九章 |
|
基础教育研究 |
第十章 |
|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十一章 |
二、读书心得
我初次接触“跨文化交际”理论,缘于2022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微课围绕Uncle Sam这一文化意象,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中西方漫画中文化意象的内涵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我有幸拜读了孙有中教授的论文并倾听了“跨文化交际”慕课,由此,我便走进“跨文化交际”这一理论,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思考1:文化的概念——本质主义&非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文化观是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认为文化教学附属于语言教学,但文化的主体是“实践共同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话语者,因此文化是变化中的文化,本质主义容易造成“刻板印象”。此外,本质主义聚焦于二元对立的文化对比,忽略了话语者行动的动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文化中心主义”。在没有阅读相关章节之前,我在教学中深受本质主义文化观影响,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就是了解、欣赏外国文化知识,以及对比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以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输出。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自我认同感或形成文化中心主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隐性知识,鼓励学生自下而上探索跨文化问题,辩证思考目的语话语者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批判性地交际。
思考2:混合方法研究设计
“混合方法研究设计根据量化成分、质性成分的比重和数据收集的次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既可采用相对单一的方法,如‘尺度化’,即将量化和质性数据相互转化,也可以按照一定次序使用这两种方法,利用量化和质性方法的互补作用,来检验聚合效度,或是在量化和质性方法各自的维度上拓展研究问题的深度”。(该书第72页)阅读完第四章后,我进行了反思:自己过去长期陷于混合方法研究的误区中,将其简单理解为在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量化和质性方法,而非将二者视作一个连续统。由此可见,在进行混合方法研究设计时,教师要遵循并建立科学的逻辑线,切勿将其割裂。
虽然本质主义关注文化事实和思维模式,但多数教师目前仍处于语言知识传授的阶段,对文化和思维方面的知识积累尚浅。因此,教师应践行终身学习,拓展文化知识面,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并派送教师定期出国学习,教师可在亲身经历中体会非本质主义理论的内涵,期待在教学法上有所改变。此外,思辨是跨文化教学中重要一环,但如何提高教师的思辨能力,如何测试思辨能力,这都是目前教师所面临的难题。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一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兼具学术性、工具性、可读性,为外语教师和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多重视角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