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读书小记
2024/07/05
《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
读书小记
西南交通大学 冯钰涵
今年二月份,在导师的推荐下,我了解到由iResearch举办的“我来读文献”活动,并有幸参加了其中的第95期活动。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我跟随主办方的读书进度安排,与外语教材领域的专家老师以及许多对外语教材研究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读了Nigel Harwood的著作——《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这次的读书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外语教材相关研究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将从这本书以及参与此次活动两个角度分享自己的感悟。
一、对本书的感悟
本书是一本介绍英语教材研究的学术类书籍,可以作为教材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首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对英语教材研究领域总体的情况进行介绍,将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分为教材内容、教材使用和教材出版三类。在第一章中,作者对这三类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向读者介绍了目前在这三个角度下,研究者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都是如何研究且有了怎样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语言清晰简洁的综述,对于我这种学术小白来说是十分友好的,让我通过读第一章就了解了英语教材研究的整体情况,以及各自研究的进程、热点以及局限。其中,一些研究会给我一些研究方向上的启发。比如,作者介绍了Bonkowski曾将影响教材和教师指南使用的因素分为三类:教师相关因素、教材相关因素和情境相关因素。一方面,由于我的研究方向是外语教材内容的研究,这个分类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路,因此在之后考虑对于外语教材内容设计的影响因素时,就可以基于这三方面考虑。像教师相关因素就可以由教材编者从教师角度出发,设计出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拓展的主题和内容;教材相关因素可能会由教材本身的受众群体决定了教材内容的选择;情境相关因素就是教材的内容长度、环节设计都是基于每节课的课堂时间为45分钟来决定的等。另一方面,这个分类启发我可以聚焦于此分类中的其中一类对教材的使用进行研究。另外,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于研究局限性的描述也对我有所启示,比如,书中提到对于教材内容分析还存在不足,缺少对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因此我得到启发,在自己的研究中要避开作者所提到的不足,即尽可能地设计出严密的内容分析方法且要对研究方法有详细具体的描述,而不是泛泛而谈。
从第二章开始,本书以研究划分章节,英语教材内容、教材使用和教材出版三大部分各包含三个前人研究。第一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是关于英语教材内容的三个研究。其中第三章是Diana Freeman对国际英语教材中阅读文本的问题和任务的研究,将问题和任务类型分为“内容”“语言”和“情感”三大类,从频次、数量和覆盖度三个方面在不同系列教材以及同一教材的不同版次两个维度下对教材阅读问题和任务的设计进行统计与研究。这让我了解到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对象,而在阅读这本书前,我并不知道还有国际教材这一概念。另外,在第三章的研究中,一方面,作者描述了如何通过借鉴和改编前人所分的类别对问题和任务构建更符合自己研究目的的新分类,这一过程的描述对于我之后做英语教材相关研究时需要构建自己的分类时是有借鉴意义的。另一方面,通过该研究我了解到可以对教材从不同系列和同系列不同版次进行横、纵两个维度的研究,既可以研究市面上不同教材各自的编写特点和侧重点,又可以探究同一套教材在不同时期对教材有了怎样的修改以及背后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关于教材使用的研究,其中,第五章是Ahlam Menkabu和Nigel Harwood对外语教师教材使用的研究。诸多因素会影响外语教师对于教材的改编,其中教师特定学科能力上的缺失、课时的不足以及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都会对教材使用有负面影响。在设计一个研究时,研究方法十分关键,而该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我来说具有参考意义。该研究是基于课堂观察和访谈进行的,通过作者的解释,我了解到这样选择的原因。一方面,课堂观察可以让研究者在真实教学场景下观察并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研究者可以了解教师教学行为的动机以及教师的内心活动,这些都是课堂观察所收集不到的数据。无论是想要探究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还是想要探究教材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都需要了解具体的教学行为与其深层的原因,因此,仅仅依靠一种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两种互补的研究方法相互论证并支持,才能得出更全面且更具信服度的结果与结论。
第三部分是关于英语教材出版的研究。这是对于没有教材出版经历的我最陌生的一部分。而第九章,也就是Fredricka L. Stoller和Marin S. Robinson的研究,向我介绍了一个团队是在怎样的流程中合作完成跨学科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的。作者将教材开发和出版各分为五个阶段,通过作者对各阶段工作的描述,我发现一本教材,尤其是跨学科教材的出版远比我想象的要艰辛,需要出版社、编者以及教材设计者共同沟通协作。
总的来说,在阅读完这本书过后,我对于英语教材领域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仅扩展了我关于英语教材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在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上对我有所启示。此外,书中有许多句子写法值得我模仿与借鉴,在阅读的同时我会将好句摘抄下来,作为论文写作学习的范本。
二、参与活动的感受
作为第一次参加读书活动的学术小白,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与各位老师共同读书并探讨问题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一期“我来读文献”活动是导师带着我和学妹共同参加的,每一周我们会根据主办方的安排阅读相应的章节。在每一次读书群讨论前,我们会对本周的阅读情况进行汇总,相互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方面,导师会针对我与学妹在阅读当中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比如,什么是元分析、什么是方差检验等。在理解了这些术语和知识后,与群里的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另一方面,导师会提醒我们着重关注每个研究的哪一部分,比如与我本人的研究高度相关的某一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需要着重注意,某一研究的论文结构值得我们参考借鉴。这样我就能够再一次有重点地关注研究的某一部分,更高效地学习到与我本人研究相关的东西。在每一次讨论之后,我们还会共同参与线上的群内讨论,根据专家的解答,导师会进一步为我们进行解释。如果有在共同探讨时还没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在群里提出。另外,在阅读群里,会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分享他们的读书笔记以及疑问。一方面,我十分敬佩老师们细致的阅读,也被老师们的勤奋所鼓舞激励;另一方面,看到大家所提出的各个角度的疑问,我发现有许多是我没有考虑到但也无法解答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我的思路也像是被打开了一般。我相信,这些都是我自己闷头读这本书所得不到的收获。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大脑被慢慢充实,《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既包含了对教材研究领域知识与研究情况的阐述,也有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研究。无论是对于论文写作还是对于研究知识的补充、研究意识的拓展都有启示意义。我十分感谢iResearch能够举办“我来读文献”这样的活动,也感谢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解答、探讨和分享,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