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们已经步入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依然在不断向经典致敬:通过改写、改编的方式,文本不断演绎出新的意义,推陈出新。然而,国内对于改写现象、尤其是改写理论的研究并不多。在知网输入关键词“改写理论”,搜索结果大多数集中于翻译文化转向中勒弗菲尔提出的操纵改写理论和相关的翻译作品分析。在此背景下,陈红薇教授的《改写》不仅回顾了人类改写创作的悠久历史,论述了传统改写与现当代改写在实践上的差异,而且从改编和改写的概念辨析出发,系统梳理了后现代改写理论的缘起与流变。书中引用经典案例,同时以对三部当代经典改写作品的评析作为原创案例,论述了当代改写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本书内容丰富详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电影改编与文学文本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思考的方法和路径,值得各类读者阅读参考。
陈红薇 《改写》
本书共有五个章节:先介绍改写概念和理论,再分析改写研究经典案例,继而谈论改写研究原创案例,最后提出研究趋势和建议。第一章为概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了传统的改写和现当代的改写,作者首先简要梳理了自荷马史诗起至今的希腊神话改写史,并指出“二十世纪以来,神话改写大都表现为一种跨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景观”。进而,作者分析现当代的改写,指出作为理论的改写是后现代语境下的创作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约恩•布鲁恩在《改写研究:新挑战、新方向》一书中对“去而复返”(there and back again)这一表述的关注对本章的改写分析很有启发意义。同时,作者提到了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第一频道上映的莎剧改写系列节目Shakespea(Re)-Told,指出节目开放式的互动系统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后现代主义改写精神。最后,作者指出,相对于当代改写创作的繁荣现象,改写理论研究却很滞后,而且后现代改写现象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第二章前半部分,作者仔细分析adaptation一词,指出其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它可以是“改编”“改写”“修正”“再写”“挪用”,也可以是文学上的“寄生”;并引用著名莎剧学者和改写理论家丹尼尔•菲什林和马克•福捷在《莎士比亚改写作品:十七世纪以来的戏剧选集》一书前言中的相关分析来聚焦这一命名的困境,后结合实践辨析了“改写”和“改编”的概念。在这样的语境下,作者进而分析了早期的电影改编理论,以及后现代视域下的改写理论。作者特别强调了“忠实论”这一枷锁:只要忠实论存在,adaptation就会停留在改编的范畴;只有作家和批评家摆脱忠实于原著这一理念的枷锁,adaptation才可能从改编进入改写的范畴。
第二章后半部分,作者分析了为改写理论开辟新话语路径的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以及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指出“互文性是后现代改写理论的精神内核”,“互文性唤起了整个批判式的再写传统,每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在用各自的方式重访、重述着过去与作品,其中都有改写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早期改写理论和二十一世纪的改写理论。改写理论研究的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是改写理论的兴起与沉淀阶段,二十一世纪是改写理论的最终形成阶段。代表性研究者有鲁比•科恩、阿德里安娜•里奇、哈罗德•布鲁姆、迈克尔•斯科特、加里•泰勒、克里斯蒂•德斯梅特、丹尼尔•菲什林、马克•福捷等。
在第三、四章,作者从改写研究专著和经典作品入手,通过不同视角分析经典文本及其改写文本,发现文本的新内涵。第三章聚焦改写研究经典案例,着重分析朱莉•桑德斯的《改写与挪用》和玛莎•罗塞特的《对话莎士比亚》这两部改写研究著作;第四章聚焦原创案例,分析了《菲德拉之爱》的新经典性、《李尔的女儿们》中女性改写的政治性,以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中改写和改编的对比研究。
最后一章聚焦改写理论的研究趋势和建议。作者指出:“与以思维范式革命见长的理论,如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不同。改写理论不会成为过去时,只要改写创作还存在,对改写的研究和理论建构就不会终止。”每个时代具有其独特的文学改写性,所以研究者需要立足时代背景,对各个时代的作家的改写作品展开当下的研究。在改写理论上,作者指出了本书所留存的两大问题,即对改编与改写理论的深度界定和辨析,以及对当代改写与传统改写的差异性研究。这两个问题值得后人进一步探索。最后,作者强调,目前人类已进入人工智能4.0时代,人工智能带来了创作的革命,人类文学的文学性会被改写,人类改写创作的改写性也将随之被改写。这些都可能成为改写研究的未来课题。
本书是作者陈红薇教授几年来研究“改写”这一文学文化现象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2016年陈老师发表的论文《西方文论关键词:改写理论》对改写理论做了线性梳理,那么这本书则是这篇论文的扩展与充实,让读者可以从各个维度理解“改写”的前生今世,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