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0/08/10
摘 要
专栏:词块习得与加工研究
(特约主持人:戚焱)
【主持人语】(南京邮电大学 戚焱教授)
词块因高频复现、整存整取及加工便捷的特质而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优势于一身,从而凸显其在语言教学习得中的地位。近年来,词块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广度及深度持续拓展,研究内容从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英语词块延伸至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词块,研究方法包括语料库、实验设计及心理语言学范式,研究范围涉及描述词块的使用特征和探究影响词块质量的不同变量。为反映学界词块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期特开辟“词块习得与加工研究”专栏。本专栏收录的5篇论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词块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愿景。戚焱、吴钰迪一文探讨了准备时间和任务条理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中词块使用的影响。胡元江等一文参照英语本族语者学术口语语料库,归纳出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独白中词块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特点。张会平一文基于中奥学习者语料库,梳理了中国与奥地利英语初学者写作高频词块的异同。董连棋一文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介入性词块的使用特征。张妍一文采用认知加工实验中的反应时范式,探究频率、语义透明度在汉语母语者和不同水平汉语学习者加工处理汉语语块时的交互作用。这5篇论文选题视角独特,研究方法规范,呈现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为我国词块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准备时间及任务条理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词块产出的影响
戚 焱,吴钰迪
摘要:词块研究已然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大热点,但对于影响语言产出中词块使用的因素却鲜有探讨。本研究通过一个小型实验比较被试在3种准备条件下,完成两项看图说话任务时产出词块的数量和质量,考察了准备时间及任务条理性对二语学习者口语词块产出的流利性、多样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备时间对词块的流利性和多样性有积极影响而对准确性没有明显作用。任务条理性对词块产出无显著影响。另外,准备时间及任务条理性对词块产出没有交互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对词块研究和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词块;准备时间;任务条理性;口语教学
英语学习者口语词块结构类型与语用功能研究
胡元江,邵明月,季 萍
摘要:本研究对比中国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口语独白语料库和密歇根学术口语本族语者语料库,考察英语学习者口语词块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结果表明,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各结构类型与各语用功能词块产出频次的比例呈现相近模式,且皆以动词类结构和表达组篇功能为主但是,学习者各类词块的产出频次与本族语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口语词块的复杂性特征体现为与动词相关的从句词块产出较多,而与名词相关的短语词块产出不足。学习者与本族语者高频词块具有相似特征,而低频词块差异较大。学习者词块产出缺乏本族语者词块所具有的结构丰富性和语用多样性。
关键词:口语词块;结构类型;语用功能;语料库;英语学习者
中国英语初学者写作词块使用特征研究
张会平
摘要: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中国初学者与奥地利英语初学者写作中使用的高频词块进行比较,探索中国初学者的词块使用偏好及独特误用。研究发现:1)中国初学者最常使用结构维度短语限制词块,而句子构建词块虽与其占比接近,但未达到预期,这两类词块的使用占比远高于多词词块与习俗语词块;功能维度必要话题词块是中国初学者的偏好词块,占比远高于话语手段词块与社交互动词块。2)中国初学者在写作中倾向于过度借助词块,使用的写作词块有口语化倾向,语篇衔接能力显著更低。3)中国初学者特有的词块误用类型主要包括词汇搭配误用与类联接误用,这对写作词块的教学与学习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英语初学者;写作词块;使用偏好;独特误用
评价理论视域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中的介入性词块研究
董连棋
摘要:本研究基于评价系统,通过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介入性词块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介入性词块总体使用不足且词块丰富度偏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话语压缩资源大于拓展资源,总体倾向于压缩语篇与读者之间的对话空间,这使其议论文“劝说”“结盟”的交际效果大为降低。此外,对“情态”“模糊语”词块的使用不足、摘引过程中的单一性以及过度使用教导式的压缩性话语资源,均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立场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信服力。
关键词:评价理论;介入系统;议论文写作;词块;英语学习者
频率、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者与中高水平学习者语块
加工的影响
张 妍
摘要:本文运用在线语法判断任务实验,以习用词组和搭配语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频率、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者和中高水平学习者语块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汉语学习者语块加工的频率效应显著,母语者语块加工的频率主效应不显著。2)语块加工的水平效应显著。中、高级学习者和母语者两两之间的语块加工均存在显著差异。3)频率与汉语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中级学习者比高级学习者语块加工的频率效应更显著,即中级学习者的语块加工更容易受到语块频率的影响。4)汉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语块加工的语义透明度效应不显著。本研究启发我们在语块教学中要重视频率效应,增加语块的输入输出频率以加深或巩固其心理表征程度。
关键词:语块加工;汉语水平;频率;语义透明度
专栏:语言类型学研究
(特约主持人:陆丙甫)
【主持人语】(北京语言大学 陆丙甫教授)
传统语言类型学重在描写,且主要是形态类型学,不重解释。而当代语言类型学发轫于语序类型研究,强调共性及其功能解释。这与描写对象的特点有关,显然,语序共性比形态共性显著,因此也便于发现语序共性并加以解释。语言类型学从单纯的描写走向解释,符合科学发展方向,必有宏大前途。在中国语言学界,汉语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引进当代语言类型学,外语学界则相对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汉语学界。鉴此,我们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与时俱进地开辟语言类型学专栏深感高兴。本期专栏刊登4篇文章。陆丙甫、完权一文从“附缀”分布和黏着性的关系角度,对传统形态分类做了一些统一分析。王遥一文把传统形态施格拓展到“句法施格(包括语序施格)、语义施格”,这样施格现象也能应用于汉语句法分析,大大扩展了施格现象的研究空间。高增霞一文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族语言资源,将类型学理论用于我国民族语言调查, 发现双动共宾结构在VO语言倾向于用动词“隔开式”V1OV2,但也使用动词“连续式” V1V2O,而OV语言只用动词“连续式”OV1V2,并基于“宾语紧邻V1的原则”和“宾语共享原则”这两条原则的互动从功能上解释调查结果。李家春一文通过语言实验和汉语韵律语法研究类型学,也颇多创意,反映了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可能。4篇文章都言之有物,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反映了语言类型学强调以跨语言现象调查为基础、重事实而少空谈的特点。
附缀的分布与黏着性
陆丙甫,完 权
摘要:形态类型学根据黏着功能成分(bound function form),即“附缀”的使用情况,把语言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附缀的分类比较混乱。本文指出,作为语法分析,这些成分的分析跟实词无异,首先应该根据分布,主要就是其所依附的对象(宿主)的句法性质,可分为“词缀”和“语缀”。其次就是根据跟宿主的相对位置分为前置性附缀和后置性附缀。至于传统上认为对附缀分类也很重要的黏着性大小,其实是分布不同所导致的派生现象,可从分布差异上推导出来,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一些非句法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词缀;语缀;附缀;分布;黏着性
施格研究的多维度界定
王 遥
摘要:在形态欠发达的语言中,语义施格的界定以及形态、句法施格与语义施格的关系问题是考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存有争议的语义施格进行界定,明确了施格研究的多维度性,进而尝试论证语义施格与形态、句法施格的内在关系。从本质上来看,语义施格与形态施格和句法施格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人类语言论元配置的不同模式,S与P相同的形态编码特征和句法处理方式受二者的语义关联制约,在事件概念结构参与者的自主与依存关系中,S与P共同映射更具自主性的客体。与之相对,主宾格的论元配置模式体现出语言使用者在图形和背景转换中做出的主观选择,S与A构成了事件概念结构的主要图形。
关键词:施格语言;施格性;语义施格;自主;依存
连动语言双动共宾结构的语序类型
高增霞
摘要:对54种连动语言或方言调查发现:它们都选用共享结构;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连续式,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隔开式;动宾语序基本遵循时序原则,即O一般紧邻V1出现但当连动式处于演化过程中时,会出现不符合普遍规则的情形。根据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连动语言大致可分为3类,且具有演变可能:并列型连动语言>典型连动语言>主从型连动语言。
关键词:连动语言;双动共宾;连动式;语序;语言类型学
现代汉语实现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考察
——基于口语诱导实验的证据
李家春
摘要:本研究采用口语诱导实验的方法,通过第一手语料,对实现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归属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从语言使用的倾向上看,现代汉语编码实现事件时具有附加语框架语言的特征,但并不具有强势附加语框架语言特征。该发现基于两个证据:1)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手段之一,其动词和补语的特征与印欧语言中典型的S-语言相比具有显著差异;2)动补结构的韵律结构丰富多样,不仅限于以往研究中出现的单音节动词与单音节补语的组合;而韵律结构制约着词汇化模式,对汉语从上古的动词框架转型为现代的附加语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宏事件;实现事件;词汇化;动补结构;语言类型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主题互文视域下企业年报语篇的协变量结构与企业身份建构
乌 楠,张敬源
摘要:本文以华为2017年年报为语料,从主题互文策略入手,探究年报语篇主题互文策略的实现方式及语言特点。本研究将文本维度的语篇协变量结构分析和社会实践维度的语篇异质性分析相结合,剖析词汇衔接、小句预设、语篇隐喻等主题互文方式在语篇中的协变量结构及其对企业身份的建构作用,进而分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构作用,尝试建构一个动态的、多元立体的企业年报语篇主题互文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年报语篇运用词汇衔接互文传递企业战略,树立和维护企业权威和公信力;运用小句预设互文进行企业宣传,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运用语篇隐喻互文弘扬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认同。
关键词:主题互文策略;企业年报;协变量结构;企业身份
日语格助词“と”的本质义及句法语义研究
许慈惠,朴仙灵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日语“LにNPがVている”句式中呈现动态的类型,即动态存在句,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其多种使用情况,并对这种句式之所以能被认可为存在句做出解释。我们认为当所描述的运动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者易被当作整体或表达者面对静止画面时,由于空间关系在表达者认知中的凸显,因而使用场所格“に”格。“LにNPがVている”句式能作为存在句有两个原因:一是场所名词在前起到凸显“存在”表达效果的作用,二是“に”格起到抑制动作性表达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格助词;本质义;“と”格;直接补充;间接补充;必需补充;非必需补充
翻译研究
存异、化同、谋合
——施友忠《文心雕龙》英译本的伦理维度
胡作友,刘梦杰
摘要:翻译伦理是翻译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核心内容包括尊重“他者”的存异伦理、爱护读者的化同伦理和促进跨文化合作交流的谋合伦理。施友忠在翻译《文心雕龙》时进行了可贵的伦理探索,表现在尊重差异,包容差异,适时化“异”“ 同”,在存异化同中努力谋合,真正把“存异、化同、谋合”融为一体。他的译文既尊重源文的异质性, 又照顾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注重可接受性,同时谋取中西文论的合作与交流。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呼唤更多译者遵循翻译伦理,译出精品,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文心雕龙》英译;翻译伦理;施友忠;中国文化
基于语料库的情态动词汉译量值偏移研究
——以Lady Windermere’s Fan的8个译本为例
赵秋荣,李文双,马心仪
摘要:本文基于Lady Windermere’s Fan 8个译本的英汉平行语料库, 系统考察了不同译本中情态动词的量值偏移特征。研究发现:1)8个译本均以情态量值对等翻译为主,钱之德译本最突出,情态对等达72.4%;其次是沈性仁、荣如德和潘家洵译本。2)情态量值非对等翻译中,余光中和孙予译本偏好强化偏移;张南峰和张由纪译本省译现象更频繁。受出版年代、译者职业背景、性别因素等影响,各译本情态动词量值有一定偏移,也反映出不同的译者风格。
关键词:情态动词;量值偏移;Lady Windermere’s Fan;语料库;译者风格
庞德《华夏集》汉诗英译的文化翻译学考辨
黄元军
摘要:1915 年,汉诗英译集《华夏集》的推出宣告了庞德开始向西方世界输入中国文化。对于庞德不忠实的翻译,艾略特等人从诗学层面予以肯定,韦利等人从翻译技艺层面进行了批评,无论褒与贬,两种结论都遮蔽了庞德翻译行为的文化质性。基于最近兴起的文化翻译学理论,本研究发现《华夏集》的汉诗英译是一项文化移植活动,译者从中国古诗中摄取文本文化素、意象文化素,并将这些文化移植到西方文化中;为了《华夏集》在西方文化中被顺畅接受,译者采取文化适应的策略对源语文本中的诗学形式与特定的文化意象进行了改造。
关键词:庞德;华夏集;中国文化移植;文化翻译学
晚清史学翻译中“国”的话语演变及其译介机制
陈 琛
摘要:晚清史学翻译是传统史学现代化的开端,更新了“国”的内涵和外延。综合译学和史学视角考察林则徐、艾约瑟、梁启超的史学译介,可以发现“国”在晚清史学翻译中经历了语义结构和隐喻意义的演变。从译介机制来看,“国”的话语演变经历了士大夫的人臣式译介、传教士的教化式译介、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式译介三个主要阶段,译者身份及其译作的接受语境共同促成了晚期史学翻译的跨文化建构和创新。
关键词:晚清史学翻译;话语演变;译者身份;接受语境
外国文学研究
欧茨小说《伤心布鲁斯》非自然叙事的伦理阐释
杨建玫
摘要:美国当代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伤心布鲁斯》中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因代人受过成为“凶手”而承担了不该有的罪名的故事。小说叙事模式呈现出“反模仿”的非自然性,通过第一人称复数碎片化的叙述、转换的叙事视角消解了约翰的“凶手”形象。从叙事手法入手分析非自然叙事形式如何与主题交织互动, 可以洞察欧茨转换视角的目的, 那就是重塑约翰被边缘化的“他者”形象,表达他的伦理选择,从而突出小说蕴含的伦理道德意义。
关键词:欧茨;伤心布鲁斯;非自然叙事;伦理
论奥古斯特·威尔逊《钢琴课》中的鬼魂形象与黑人精神生态
李 娜,田俊武
摘要: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和亚瑟·米勒之后第四位最重要的美国当代剧作家,也是最著名的美国黑人剧作家。《钢琴课》是威尔逊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对黑人姐弟对待家族传家宝——钢琴的不同态度:珍惜钢琴或易琴买地。以萨特鬼魂、黄狗列车鬼魂和祖先鬼魂为代表的三种黑白鬼魂形象,在剧本中反复出现。虽然这些鬼魂形象曾经被国外评论界的质疑或忽视,但是它们对于揭示当代黑人和白人的精神生态不可或缺。忽视钢琴的历史使得当代黑人后代被以萨特鬼魂为代表的白人文化控制,姐弟俩借助于黑人祖先鬼魂打败萨特鬼魂的行为象征着当代黑人后代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精神回归和精神生态的健全。
关键词:奥古斯特·威尔逊;钢琴课;黑白鬼魂;精神生态
雅克·普雷维尔诗歌的修辞艺术
王玺子
摘要: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敢于创新,是法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之一,其主导的创作理念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通过依托超现实主义绘画,诗人在修辞格中增加怪异、惊奇、荒诞、反转、颠覆的元素,建构一个新的幻想世界;通过借鉴电影,诗人将诗歌修辞和电影手法融合,使诗歌修辞具有电影叙事的效果;受回旋曲和民谣启发,诗人抛弃传统尾韵,用歌词中常见的重复修辞来丰富诗句的内在韵律。
关键词:普雷维尔;修辞格;超现实主义绘画;电影;音乐
契诃夫的宗教叙事与俄国宗教现代化转型
管玲玲
摘要:契诃夫在对宗教仪式、神职人员的戏谑及对死亡的冷峻书写中祛除建制宗教之魅,而在对安宁的实现路径及皈依的叙事中展现了作家对宗教性的探寻。契诃夫创作之时,俄国信仰出现两极现象,作家在“有神”“无神”地带之间捕捉到宗教现代化转型现象,通过宗教叙事揭示了信仰探索的徘徊状态,为文本预留了巨大的对话空间。
关键词:契诃夫;宗教叙事;宗教性;俄国宗教
相关阅读:
【声明】感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