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0/04/16
目录
摘要
专栏:语用身份前沿研究
(特约主持人:陈新仁)
【主持人语】(南京大学 陈新仁教授)身份研究是国内外语用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等相邻学科不同,语用学路径下的身份研究关注交际者的语用身份及其交际属性,即交际者在互动过程中通过话语建构的身份如何服务于交际者的行事和人际需求,如何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自2013年语用身份理论的雏形诞生后,学界已经推出一大批科研成果,从专著到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再到各级课题立项,相关研究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期学报特辟“语用身份前沿研究”专栏,聚焦于先前相关研究未细化的一些方面以及未涉及的一些重要议题。具体说来,陈新仁一文一方面解剖言语交际中话语建构的身份的各种维度,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文献中关于身份工作的界定,为进一步探究特定交际体裁或语域中的身份建构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则细化了身份工作的各种路径,并展示了不同身份工作带来的礼貌评价,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身份与(不)礼貌之间的关系。郭亚东一文以冲突话语为语料,融合Watts的社会认知观,第一次尝试引入社会认知视角探讨身份工作,揭示了冲突话语理解的身份认知机制。袁春波一文详细探讨了之前文献中提及但并未深入考察的身份磋商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揭示了以身份挑战与调整为特征的语用身份磋商的动因、话语表现、结果与影响,深化了我们对于身份动态性、磋商性的认识。冯文敬一文以警察调解话语为例,首次从听话人理解和评价角度,探讨说话人临时建构的语用身份的有效性问题,分析了听话人的评价依据、评价差异及其原因,进一步论证了语用身份的主体间性。期待上述研究能进一步推动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促进语用身份论的进一步完善。
身份工作与礼貌评价
陈新仁
摘 要:经典文献往往认为礼貌与面子工作、损益考量等密不可分,较少关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的各类身份工作如何带来礼貌评价。近年来,尽管一些学者开始论及身份与礼貌的关联,但缺乏系统的考察。在剖析身份的各种意义的基础上,基于语用身份观,结合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话语,展示不同类型、不同取向的身份工作所带来的礼貌评价。
关键词:身份;身份工作;语用身份;面子;礼貌
冲突话语中身份工作的社会认知解析
郭亚东
摘 要:话语冲突是人际互动中常见的一种状态,其中冲突主体的身份问题近年来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在人际语用理论观照下聚焦冲突话语中的身份工作,引用语用身份视角并融合Watts的社会认知观搭建分析框架,一方面对冲突主体身份工作的特征做了描写,另一方面结合实例对冲突交际中的身份认知机制做了尝试性剖析,以期增进对有关言语互动中身份的社会、心理和交际属性的认识。
关键词:冲突话语;语用身份;社会认知;话语建构
人际互动中的语用身份磋商:以《红楼梦》为例
袁春波
摘 要:语用身份是交际者在话语互动中所选择、建构的身份,因而有时会在动态选择过程中呈现交互磋商性。语用身份磋商是指当交际双方在语用身份选择出现分歧时,一方挑战与另一方调整的互动过程。虽然有关语用身份研究的文献已较为丰富,但对语用身份磋商的互动过程仍鲜有探讨。本文以《红楼梦》中的语料为例,探究语用身份磋商互动的过程,发现语用身份磋商是在交际者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发生的,是通过话语实现的,其结果取决于交际者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上述发现是对语用身份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关键词:语用身份;身份磋商;人际互动;红楼梦
语用身份建构的有效性评价
——以警察调解话语为例
冯文敬
摘 要:本研究从语用身份评价的研究路径出发,从听话人理解和评价角度探讨说话人临时建构的语用身份所具有的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当事人会基于互动语境对交际对象语用身份的有效性做出主观评价,并以对方建构的语用身份与物理语境、心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等的匹配性为评价依据。不同的交际者对语用身份的有效性评价存在差异,主要与彼此对语境或交际需求方面的认知差异以及交际双方彼此身份定位方面的差异有关。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语用身份论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语用身份;评价;有效性;警察调解话语
专栏:社会翻译学研究
(特约主持人:汪宝荣)
【主持人语】(杭州师范大学 汪宝荣教授)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学派崛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构建文化的作用及其社会实践的属性。但翻译学与社会学的“联姻”却姗姗来迟:霍姆斯(J. Holmes)在1972年提出社会翻译学构想,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学界响应。今天,社会翻译学已被认可为翻译学的一门子学科,且在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如沃尔夫(M. Wolf)最近提议将“表演性”(performative)纳入本研究视角中;萨约斯(J. Sayols)发表于Target 的文章认为,“文化跨越”(transculturation)能弥补布迪厄理论之不足,可用于对文学译者进行历时研究。国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是一股涓涓细流,但通过学界共同努力,或许能汇成一条滔滔大河。为反映国内本领域的最新发展,本期特推出“社会翻译学研究”专栏。本专栏共收录4篇文章,均基于布迪厄理论展开论述。汪宝荣一文基于“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概念,构建了用于分析中国文学在西方译介与传播过程的网络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王洪涛一文采用译者分析、译策分析、译本分析综合法,对比考察了两种《诗大序》英译本成功背后各种因素的运作,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颇有启发。陆志国一文梳理了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翻译研究的现状,反思了存在的某些问题,为后继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思路与方案。邢杰、陈俊娜一文分析了惯习、资本、场域对葛浩文译者行为的影响,在整体应用场域理论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希望本专栏能引发国内学人对社会翻译学的更多关注和研究热情。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
——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中心
汪宝荣
摘 要:本文运用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考察中心,尝试构建一个用于分析中国文学在西方译介与传播过程的网络模式。首先阐明“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概念,然后结合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个案,逐个分析项目发起、翻译生产、译作传播的过程,认为每个过程的完成均通过一个特定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和运作,而这既要借助不同种类资本的转化,也牵涉行动者职业惯习的介入。这3个相对自足的子网络交互联结成一个系统性的“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
关键词: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网络模式;商业出版社
基于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的《诗大序》两种英译对比研究
王洪涛
摘 要:本文基于布尔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借鉴其关系主义方法论和社会分析模式,运用并拓展其考察知识及艺术产品生产实践的分析步骤,对理雅各和宇文所安的《诗大序》英译进行综合对比考察,通过从汉学场域到译者惯习的译者分析、从译者惯习到翻译策略的译策分析和从翻译策略到译本特点的译本分析,揭示了两种英译成功背后各种复杂因素彼此关联、互为因果的运作规律与深层逻辑,以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所启发。
关键词: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社会翻译学;理雅各;宇文所安;《诗大序》英译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
陆志国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近20年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梳理了学界对该理论核心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指出该项研究在概念关联、文本细读、理论深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语境,进一步阐述了翻译场、政治惯习等概念,为后继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翻译研究;译者行为
场域理论视阈下葛译《蛙》翻译策略解析
邢 杰,陈俊娜
摘 要:本文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蛙》为研究对象,重点描述并解释其翻译策略:从习语、比喻、自由直接引语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葛浩文倾向于使用直译策略;分析“惯习”“资本”“场域”对译者行为的影响,指出葛浩文的直译策略可归因于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形塑的惯习、恪守的忠实原则以及他与莫言在场域中积累的象征资本。
关键词:蛙;葛浩文;惯习;资本;场域;翻译策略
认知语法框架下名物化的概念组织层面考察
高 航
摘 要:汉语名物化研究历时半个多世纪,目前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认知语法框架下,基于真实语料考察发现,名物化可以发生在多个概念组织层面,其功能与事件名词相同,都是为了实现事件的指称和量化。根据认知语法的词库-句法统一体和基于使用的模型,不同层面的名物化形式都可以看作名词范畴的成员,只是固化程度不同。这样的认识虽然激进,但是能够做到理论内部自洽,并且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
关键词:名物化;词类;认知语法;固化;概念组织
试析日语动态存在句的使用与构成
范 宽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日语“LにNPがVている”句式中呈现动态的类型,即动态存在句,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其多种使用情况,并对这种句式之所以能被认可为存在句做出解释。我们认为当所描述的运动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者易被当作整体或表达者面对静止画面时,由于空间关系在表达者认知中的凸显,因而使用场所格“に”格。“LにNPがVている”句式能作为存在句有两个原因:一是场所名词在前起到凸显“存在”表达效果的作用,二是“に” 格起到抑制动作性表达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动态存在句;认知;构成;“に”格
二语习得中的认知负荷研究述评
顾琦一,陈 方
摘 要:认知负荷是与工作记忆相关的概念,直接针对学习者端口发生的状态,因而在学习任务设计层面具有直接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虽然近年出现了在认知负荷理论框架下对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环节的相关研究,但是对语言学习任务设计研究尚不透彻,由于概念上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相互关联,方法上缺少直接测量和分类测量,暂时造成了研究结果在解释和应用上的局限性。
关键词:二语习得;认知负荷;学习任务;测量方法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编码的修辞风格研究
谷 峪,林正军
摘 要:本文采用诱导实验法,考察母语修辞风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运动事件编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构式编码和附加语编码两个方面均表现出汉语静态修辞风格特征,说明母语在线思维干扰了学习者的二语运动事件编码。本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了Slobin的语言思维假说,并印证了汉语和英语在运动事件编码的修辞风格方面存在差异,汉语的静态修辞风格与动词框架型语言更为接近。
关键词:运动事件;构式;修辞风格;中国英语学习者
二语作格动词语义加工中的具身效应研究
陶家玉,于善志
摘 要: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中的具身效应,本研究使用E-Prime 2.0在线测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格动词的语义加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加工二语作格动词时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学习者优于低水平学习者;2)不同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加工不同具身等级的英语作格动词时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水平学习者加工高具身等级作格动词优于低具身等级作格动词,高水平学习者相对均衡地加工高、低具身等级作格动词。具身效应促进二语作格动词的语义加工。
关键词:作格动词;语义加工;具身语言;具身效应
儿童预设认知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于 磊
摘 要:在儿童语言发展中,预设被认为是儿童的一种会话能力,体现话语主体的认知过程,借助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儿童话语预设,为预设研究提供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发现:由各种预设触发语引发的预设组成了一个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范畴内部各成员具有不同的默认性和非默认性原型等级。儿童话语预设的认知研究可以体现出预设触发语引发的默认性解读以及由语境等因素引发的语用推理解读,同时形成了不同的原型范畴,反映了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为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话语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话语;预设;认知机制;原型范畴理论
《摇摆时光》中的全球化困境与跨国书写
王 卓,商 轶
摘 要:2016年,越来越“国际化”的扎迪·史密斯出版了新作《摇摆时光》(Swing Time)。有研究者发现,在小说后半部分,作为故事主线的混血女孩之间的友谊和成长等情节几乎隐退到背景深处,让位于本作为副线的女主人公的非洲之行。其实,在很多评论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却恰恰是史密斯一次颇具匠心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书写和共同体想象。正是这条“匪夷所思”的副线的引入才让这部小女儿情结的女性成长小说转化为一部宏大的跨国叙事,并让史密斯在这个国际舞台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了多元文化、跨国性、全球化和共同体等宏大问题,具体涉及西非作为地理空间融入的意义、艾梅作为跨国文化符号的意义、讲述人非洲之行的意义。《摇摆时光》以生动的跨国书写揭示出全球化困境在西方普世价值框架下已经成为死结,尽管史密斯并没有能够找到解决全球化困局的方法,但不难发现,一种对新型全球化建设逻辑的渴望蕴藏在包括《西北》《摇摆时光》和《感觉自由》等在内的史密斯近期作品中。
关键词: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全球化;跨国书写
自由与焦虑: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异化书写
陈 丽,陈 兵
摘 要: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反映了他在“后9·11”时代对于英国中产阶级焦虑困境的思考。从异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小说主人公贝罗安对个人自由主义的焦虑源于现代工业社会内蕴的异化危机。麦克尤恩在故事中展现了贝罗安遭遇的价值异化、消费异化和主体异化,诠释了他对当代中产阶级焦虑困境的独特理解。贝罗安重理性、轻人文的认知取向,既投射出当代中产阶级内部的趣味落差,也揭示了科技商品符号化对这一阶层产生的道德异化力量。在麦克尤恩看来,惟有与他者建立信任,通过道德共情散发的救赎力量,方能解除消费主体异化带来的风险问题,缓解现代工业社会中弥漫的焦虑情绪。
关键词:麦克尤恩;星期六;异化;焦虑
超越封闭的自我主体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大教堂》的叙事进程
谢雅卿
摘 要:在叙事进程理论框架下,本文通过对视觉与触觉的隐喻式解读,从多维层次反思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大教堂》中因视觉理性造成的封闭主体性。在故事层面,“不稳定因素”的解决昭示了主人公走出自我封闭;在话语层面,“紧张因素”的解决代表了叙述者在认识论意义上的进步;在元文学层面,卡佛通过与理想读者的隐秘交流削弱自身权威,表达出对读者-作品这一互动模式的推崇,这也与极简主义写作理念相一致。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叙事进程;自我主体;无文学
坚守独立知识分子精神:《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柳欣原型探析
——兼论布尔加科夫与马雅可夫斯基之争
王亚民,张严峻
摘 要: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俄罗斯及国外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书中出现的沃兰德、大师、玛格丽特、彼拉多和约书亚等主要人物更是引起了多方评论。本文则通过分析作品中诗人柳欣的原型,揭示作品背后隐含的布尔加科夫与马雅可夫斯基之间的历史恩怨,探讨布尔加科夫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与精神道德的思考以及对随波逐流、一味妥协的知识分子们的批判。
关键词: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柳欣原型;马雅可夫斯基
荷马·阿里德希斯神话生态小说解析
孟夏韵
摘 要:墨西哥作家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神话生态小说《太阳的传说》和《做爱时你在想着谁?》借用和戏仿墨西哥古老阿兹特克文明的神话传说,以人类所处第五个太阳纪为背景,用时代错乱、时空交错及奇幻意象呈现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幅墨西哥现代社会环境启示录般的末日图景,对墨西哥当下的自然环境破坏、社会政府腐败、人类精神异化等诸多问题进行探索和批判。本文从神话生态角度解析两部小说,指出作家通过神话方式喻示世界未来的选择和出路,展现作家对美好世界、美好未来抱有的幻想与希望。作家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艺术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内容丰富、构思奇特的神话生态文学文本,以新颖的视角为生态文学创作的空间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关键词:荷马·阿里德希斯;太阳的传说;做爱时你在想着谁?;神话生态;生态文学
【声明】感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