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目录、专稿及专栏主持人语
2020/04/07
目录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杨雪冬):
2019年4月和8月,按照中央的安排,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组织人员分别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翻译成英、法文出版。这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翻译成外文,初步体现了机构改革设定的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资源力量,实现了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对外宣介高端平台的目标,展现了编、研、译一体化的优势。
我们作为译者,根据国外受众的习惯提出了在中文版的基础上增加注释、索引、缩略语的建议。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在重要概念、重要术语、重要表述等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翻译上下功夫,为国外读者深入、全面、准确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文本参考。这部著作的英文和法文版出版后,我院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向国际社会进行精准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做好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工作逐渐形成了三个基本认识:首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做好对外翻译工作的指导思想,翻译的目的是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通、思想共享、合作深化;其次,在坚持基本政治原则的前提下,翻译要力争实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着力提高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传播力;再次,要从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出发,把重要概念术语表述的翻译作为关键抓手,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基础性要素支撑。
近年来在原中央编译局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等机构的共同倡导和推动下,政治文献翻译日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研究议题不断丰富,研究议程逐步形成,涌现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政治文献翻译者视角出发的实践性研究或内部人研究才刚刚起步。译者作为语言的转化者在翻译过程中持什么样的立场、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对译文传播质量如何评估,以及翻译制度对译者的塑造等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译者既可以是研究对象,也可以是研究主体。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研究意识的青年译者通常自我反思能力更强,翻译水平提升得更快。
本专栏的五篇文章是从2019年第六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参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其中三篇获得优秀论文奖,有四位作者直接参与了《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翻译。本栏目的初衷是从译者的角度对这本书的翻译和传播作一次初步总结,向读者介绍政治文献译者的所思所想,展示第六研究部(原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在翻译人才培养上倡导的以翻译引领研究方向,以研究提升翻译水平的初步成果。尽管这些文章从学术规范和话语表达角度上看还存在着一些缺憾,但是文章的观点来自于鲜活的翻译实践,有助于为业界同仁提供深入研究的材料,启发研究的灵感。我们也期待同仁们的建议和帮助。
“对外新闻翻译与国际受众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司显柱):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音能否传得开,形象能否树得起,影响能否打得出,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话语能否被国际社会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对外新闻一直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肩负着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和提升我国对外新闻话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般认为,用外语表述的中国对外新闻话语是经翻译之中介而达至,但是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杨振武在《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2015年7月1日)中指出:“如果总是满足于直接翻译、照搬照抄,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就会陷入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困境。”为避免以上情形发生,对外新闻翻译话语必须符合译文受众审美期待和认知特征,采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论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受众意识》从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出发,从精准定制、以小见大和热点契合等多个维度,论述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如何在受众意识指导下探索一条符合国际受众需求的传播路线和翻译策略。第二篇文章《国内外新闻翻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18)》对2000—2018年SSCI,A&HCI,SCI和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外新闻翻译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绘制相应的科学知识图,描述了国内外新闻翻译研究现状、特点、成效与不足,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指明了路径和努力方向。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涵盖了对外话语实践过程中的建构(生产)、翻译(再生产)、话语传播(消费)三个阶段,预设了研究不是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全球,国际社会应成为研究的背景和平台,而研究对象却是中国的问题,可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只有在国际视野下观照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才能够得出更深层次的认知。当下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世界大国地位不匹配,在国际舞台上仍然面临“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失语困境,时时见诸于西方媒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中国形象的“他塑”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要改变上述情形,形成与我国迅速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构建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在海外译介与传播的成效。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协商使得意义潜势实例化,在此过程中个体化会增加意义潜势。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中国外宣话语的国际受众研究》综合意义潜势、个体化理论和Hall的编码-解码模式,以“一带一路”外宣视频为实证语料,从个体发生维度,即受众特征、影响因素与话语效果等方面考察作者意图与受众解码的差异,把个体化理论置于中国外宣话语国际受众维度,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部分论文摘要
专稿
创新文论话语体系
——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
唐小林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是进入信息社会,卷入高度符号化时代文学发生历史性巨变,创新文论话语体系的迫切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它既有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悠久传统,又有深厚的中国基础,还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资源。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清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的知识谱系;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切入文学,进入文化,深入社会,抵达经济基础,开展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三是基于中国文学的现实、历史和未来回应世界文学和文化思潮的挑战,解决中国问题,走中国道路。设想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既具文学性,又具批判性,更具建设性,目的是推进当今中国文学的符号生产力。
关键词:文艺理论;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当代中国;高度符号化时代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语言学研究”栏目编者按:
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外语学界专家学者的心。他们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研究抗击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问题,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社会担当。这里特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语言学研究”栏目,择文四篇,展示外语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也向抗击疫情的勇士致敬,向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共同体身份的话语建构
苗兴伟,李 珂
(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摘 要:共同体指的是具有某种共同的状况或者类似的经历而拥有相同视角、观点或者态度的一群人的集合体。共同体身份体现为个体与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个体与共同体的归属关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共同体身份的建构为动员全社会开展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为语料,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评价系统的介入系统研究共同体身份的话语建构,以期探讨疫情防控过程中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和共同体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新闻语篇通过主体间性语法资源和介入话语策略不仅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情感共鸣,而且坚定了人们共战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并以此建构了共同体身份。
关键词:共同体身份;话语建构;主体间性;介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
提问对回答的话题约束
——抗击新冠肺炎与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会话分析
于国栋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本文依据会话分析研究关于相邻对结构的基本理论,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期间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语料,关注答记者问环节中新闻发言人如何回答记者提问。聚焦新闻发言人如何在交际层面接受或忽视记者提问背后的话题约束。从社会层面讲,接受话题约束的回答是符合社会规范的交际行为,而忽略话题约束的回答则违背社会规范,阻碍信息传递,影响新闻发言人的形象和身份构建,并可能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言人得体应答记者的提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提问;回答;相邻对;话题约束;社会规范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刻意隐喻的认知力
张 薇1 , 2,汪少华3
(1. 南京审计大学 外国语学院;2. 上海外国语大学 科研流动站;3.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架构理论和刻意隐喻理论,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总计109,907字的文本、76张图片和8个视频的语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这些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通过图文等多模态形式,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导,凸显战争、比赛、教育、团结、激励等架构,以“防控疫情是战争、比赛、大考”等刻意隐喻的方式,创设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场景,嵌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特色的文化叙事。疫情报道中架构和刻意隐喻的使用有助于激发受众的积极情感,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民众统一的防疫认知体系,实现了引导公众舆论的功能。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政务新媒体;架构;刻意隐喻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话语研究
——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中西医话语互动分析
田海龙
(天津外国语大学 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摘 要: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话语被阐释为语言使用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社会实践。将此观点投射到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话语互动研究可以从不同话语在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入手,并按五个步骤依次进行。本文运用这个“双层-五步”分析框架,以央视《新闻1+1》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对中医专家张伯礼的连线采访为分析语料,探究中医话语与西医话语之间的互动问题,认为中西医话语互动形成中西医结合新话语,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医疗实践中,中西医结合话语显示出动态变化的意义特征,这与中医从业者社会认知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医话语;西医话语;话语互动;新冠肺炎;批评话语分析
【声明】感谢《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