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2019/12/03
目 录
专栏:同伴互动与外语教学
(特约主持人:徐锦芬)
【主持人语】(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教授)互动研究一直是外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焦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同伴互动广泛用于外语课堂教学,国际上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同伴互动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任务类型、语言水平和互动模式等;同伴互动中的意义协商、反馈、投入和语码转换等是同伴互动研究的主要内容;同伴互动同时得到了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的理论支持,因而其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手段多样。本专栏聚焦外语教学中的同伴互动,选取的4篇文章从认知、社会文化和社会认知等不同理论视角探讨同伴互动。徐锦芬、张姗姗的研究述评以国外语言学SSCI期刊为数据源,梳理了近20年同伴互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法,指出了质性研究和(准)实验研究齐头并进的态势。王晓燕、龙祖琼的实证研究采用社会认知视角,从会话分析的角度追踪会话协商的分布特征,探究了社会行为、社会维度、认知与环境的关系。寇金南、李添华的实证研究调查同伴互动中母语的作用,并指出相比于任务类型而言,水平结对方式对母语使用数量的影响更大。范玉梅的实证研究探讨两种不同任务类型对同伴互动中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影响,认为做决定任务更能促进学习者的互动投入。希望本专栏呈现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同伴互动研究和一线教师有效实施课堂同伴互动带来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同伴互动研究方法综述
徐锦芬,张姗姗
摘 要:本文以国外语言学SSCI期刊为数据源,对2002~2019年间刊发的同伴互动论文进行梳理,对其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方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同伴互动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其中(准)实验研究和质性研究呈显著上升趋势;描述性研究稳中有升,混合研究略微呈下降趋势。数据收集方法以录音录像为主,其次为问卷调查和访谈。文章最后指出同伴互动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同伴互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
外语环境下同伴会话协商特征研究
——基于社会认知视阈
王晓燕,龙祖琼
摘 要:本文在社会认知视阈下,借助会话分析,对外语环境下20组英语学习者9次互动任务中的会话协商特征及其对语言实践本质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会话协商明显存在于每次任务中,但其频次分布不均;任务完成程序、互动话题特色、互动模式特征等构成其频次分布的主要原因。会话协商呈现为理解核实、证实核查、澄清请求,以及“寻求协助”和“其他类协商”5种类型;“寻求协助”和“其他类协商”模式各异,但明显实现协商功能。随着会话任务的开展,会话协商频次逐渐提高,进一步推动主动参与、积极适应、多维协同的变化。本文认为,会话协商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一种共同参与、相互学习、共享认知的资源和环境。
关键词:二语习得;外语环境;会话协商;社会认知视阈;会话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同伴互动中的母语使用调查与研究
寇金南,李添华
摘 要:本研究以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同伴互动中母语使用数量、母语作用以及水平结对方式和任务类型对母语使用情况的影响。被试分为3个水平结对组:高-高、高-低、低-低。完成两种任务:拼图和整体听写。结果发现,学习者在同伴互动中母语使用的数量不多;母语的作用主要在于词汇磋商、任务管理、语法磋商和结构磋商;就水平结对方式和任务类型对母语使用数量的影响而言,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
关键词:同伴互动;母语使用数量;母语作用;水平结对;任务类型;大学英语课堂
任务类型对同伴互动中学习者投入的影响研究
范玉梅
摘 要: 本文从学习者投入视角研究任务类型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同伴互动中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影响。通过收集学生互动录音、访谈、问卷等多种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都是观点型任务,做决定任务比自由讨论任务使学习者在行为、认知、情感等3个维度上更加投入。具体表现为,做决定任务引发的话语量更多、互动性更强,学习者认为该任务更有趣,完成过程更愉悦。本研究结果为外语教师选择同伴互动任务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二语课堂;任务类型;学习者投入;同伴互动
专栏:霍桑研究
(特约主持人:代显梅)
【主持人语】(中国人民大学 代显梅教授)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以写传奇故事闻名,但在他的那些层层包裹在象征与隐喻中的传奇故事背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他对时代问题的严肃思考。在法国大革命留下的深刻教训与欧洲贵族阶级日渐没落的大背景下,在超验主义激起的反传统、反社会的个人主义热情中,在美国经济发展与政治成功唤起的民族自豪感中,在此起彼伏的社会改革运动中,霍桑用他的传奇故事思考过去与现在、改革与进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期“霍桑研究”专栏推出的4篇论文从不同视角切入霍桑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作品导言,探讨了霍桑的家园与共同体意识、历史主题、政治主题,以及改革主题与罗曼司这个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带给我们对这位经典作家新的理解维度。虽然霍桑本人对罗曼司与小说的文类进行了严格区分,但他懂得罗曼司的任务是“试图把过去的时代和正从我们身边飞逝而过的现在连接起来”,所以他的那些渗透着深刻历史意识的故事总交织着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让我们知道只要作家的触觉足够敏锐,罗曼司在表达时代问题时会比书写现实的小说更有弹性,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与批评辨别意识。霍桑的时代有雨果,霍桑之后的今天有拉什迪和石黑一雄,穿行在文学艺术长廊中的罗曼司文学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始终是这些经典作家艺术不朽的秘密所在。
霍桑的家园与共同体意识
代显梅
摘 要:自18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耕时代的家园与共同体模式受到不断的冲击与威胁,家园与共同体不仅成为全世界关注与思考的生存问题,而且也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热门话题。在现代世界里,家园与共同体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幸福意味着什么?个人如何与家园与共同体保持健康互助的关系?这些成为19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社会文化批评、文学乃至文学批评共同关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霍桑的小说导言和他的罗曼司故事为例,追溯作家的家园与共同体意识,旨在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帮助我们思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近似问题。
关键词:霍桑;家园;共同体
《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与塞勒姆巫术审判
——兼谈作为文类的“罗曼司”
尚晓进
摘 要:《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以塞勒姆巫术审判为历史素材。至霍桑的时代,塞勒姆巫术审判已定型为一套叙事话语,作家在再现这段历史时,有意挪用19世纪的阐释机制,其历史叙事折射出这一时代的观念世界。作家的塞勒姆小叙事内嵌于罗曼司的整体结构之中。作为一个文类,罗曼司结构较为松散,表现出多元、异质、杂语的文本特质,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消解力量。霍桑充分运用罗曼司的文类特质,挑战塞勒姆小叙事隐含的19世纪关于科学/迷信、启蒙/蒙昧和理性/癫狂的一系列预设,同时也以罗曼司对前现代他者的召唤, 质疑改革时代的乌托邦主义,这些都体现了作家对时代问题的保守主义思辨。
关键词:霍桑;七个尖角阁的宅子;塞勒姆巫术审判;罗曼司
霍桑之“内在性”叙事与美国内战前社会改革
方 成
摘 要:本文从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视角出发,重读《红字》这部经典,认为美国内战前社会改革的“内在性”转向对霍桑之叙事策略发挥了决定性的框定作用,霍桑也努力通过其独特的“内在性”叙事,积极探索文学对社会变革的文化功用:一是“文化革命”论,质疑历史作为新文化建构的合法化基础,拒绝历史话语成为新的文化统治方式;二是“自由人联合体”论,遏制体制性话语对主体性的渗透和操纵, 倡导主体精神对社会的全面改造; 三是“合众为一”论,建构一种基于交际理性而不是自然法则的国民共享价值体系或情感纽带。这种社会变革伦理观使霍桑成为一位改革的文化理论家和改革文学家。
关键词:霍桑;红字;内在性;叙事策略;美国内战前社会改革
《七角楼》中霍桑的民主想象
刘昕丹
摘 要:《七角楼》是霍桑实名发表的第二部罗曼司,它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美国民主的批判与反思。作品中品钦法官是专制的化身,亦是民主制度的破坏者,他的行为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霍桑用自己的民主想象杀死了品钦法官,构建了一个各阶级平等相处的大团圆结局, 维护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这一想象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键词:霍桑;七角楼;民主想象;罗曼司
体认原则及体认者、现实和语言的相互关系
张克定
摘 要:王寅对认知语言学及其体验哲学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论思考,提出了体认语言学的理论构想,把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归纳为“现实—认知—语言”的体认原则。然而, 该原则只包含了“认(知加工)”,而没有包含“体(验互动)”,更没有包含人这一进行体认的主体,即体认者,因此,未能充分体现出体认语言学的要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认语言学的本质,本文将王寅提出的体认原则修补为“现实↔体认者↔语言”。这一新修补的体认原则既体现了体认者在体认现实、表达现实过程中的主体性,凸显了“人之尺度”,又体现了现实和语言对体认者的反作用,凸显了体认者、现实和语言三者的互动性。可以说,新修补的体认原则更好地揭示了体认语言学的真谛。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体认原则;体认者;主体性;互动性
心理感受形容词的词义转喻派生模式描写
张家骅,张月红
摘 要:心理感受形容词具有统一的词典释义模式。由于关注焦点不同,心理感受形容词可在初始状态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方式派生呈现义、致使义变体。3种不同的词义变体用在特定的典型上下文中,在语义配价结构、配位结构、句法行为和搭配关系上有所区别。心理感受形容词词义变体的区分有助于深入对比同义词的语义异同关系,有助于明确心理感受形容词状态义变体的词类属性,有助于提高词典编写质量和词汇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感受形容词;转喻派生;词典释义类型;词汇语义变体;语义配价;配位结构;致使范畴
国际生态话语之介入系统分析模式建构
魏榕,何伟
摘 要:目前的大部分介入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体,未能体现话语的生态意义,无法体现话语者的生态意识,不适合作为国际生态话语的介入分析模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介入系统建构的超学科理论框架,结合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哲学指导思想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介入理论, 将“多元和谐,交互共生”之生态哲学观与介入系统的词汇语法资源融合为一体,建构出适合国际生态话语的介入系统分析模式。
关键词:评价理论;生态语言学;国际生态话语;介入分析模式;生态哲学观
论俄语存在构式与处所构式、领属构式的认知关联
赵亮
摘 要:俄语存在句与处所句、领属句在意义和形式方面紧密相关,一直是国内俄语学界关注的重点。俄语存在句与处所句表达的意义相近,同时也有差异,存在句强调“某处有某物”,处所句则强调“某物在某处”。俄语领属句与存在句在形式构成上相近,但意义与后者不同,领属句强调“领有者领有某物”。在构式语法框架下,俄语存在构式、处所构式和领属构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形式-语义配对。俄语存在构式和处所构式所包含的形式要素和语义要素近似,构成近义构式,而俄语领属构式通过隐喻扩展联接与存在构式构成承继关系。
关键词:构式语法;存在构式;处所构式;领属构式;认知关联
《荒原》汤永宽译本注释中的文化形象建构
魏家海
摘 要:本文从译者兼注释者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汤永宽《荒原》译注中的文化形象的强化、改变和增加,运用形象学和文化理论分析了不同形象背后蕴含的译者的知识考古与知识生产、文化价值观和认识态度。研究表明,注释在文化形象建构中是对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知识考古与知识生产;在西方文化形象建构过程中,译注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适度的筛选和挪用;注释中的文化形象建构也是译者自我形象的塑形。译注的理念、作用、方法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中的文化形象建构具有逆向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荒原;汤永宽;译注;文化形象
再论中国特色翻译学
——基于《中国翻译》和Babel的研究(1987~2016)
韩子满
摘 要:《中国翻译》和Babel杂志近30年刊文情况表明,中国翻译研究与西方翻译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话题上。具体而言,中国翻译研究更加重视翻译教学、翻译史、翻译行业、翻译技术、翻译技巧的研究。这几个领域其实也是中国翻译学与西方相比的优势所在,代表了中国翻译学的特色。这些特色与中国特色翻译学大讨论中学者们的设想并不一致,并非因为汉语或中国文化的特色才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们过于注重翻译理论的建构,未能预见国内翻译实践的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翻译学;翻译教学;翻译技术;翻译史;翻译行业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
《西游记》在德语区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滕硕,王学博
摘 要:本文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场域和资本两个核心概念,对《西游记》在德语区的译介传播进行描述性研究,考察其德译本从片段德译、节译单行本到全译本的嬗变,研究发现特定时期的政治场域对译本的译介传播往往起着决定性影响,同时译本的译介传播亦依赖于译者各种资本的积累及其与翻译场域中其他参与者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西游记;德译;布迪厄;场域理论
女性跨文化镜像认同
——赛珍珠与闵安琪的跨文化书写研究
龙丹
摘 要:位于太平洋两岸的中美两国女性互为书写对象,产生了大量的女性跨文化书写作品。本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以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群芳亭》和华裔作家闵安琪反写赛珍珠作品的小说《中国的珍珠》为研究对象,聚焦她们笔下的中美女性形象,分析女性跨文化书写中的理想化再现及其心理机制,探索女性跨文化镜像认同在女性主体建构中所起的作用。赛珍珠和闵安琪在上述两部作品中互为书写对象,相互为镜,互相建构。无论是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的跨文化书写,还是闵安琪对赛珍珠的跨文本对话;无论是赛珍珠对彼岸镜像的认同,还是闵安琪从镜子反面对镜像的反认同,二位作家都选择在女性身份认同遭遇危机时书写太平洋彼岸的他者,将他者塑造为理想的女性,通过与他者的想象性认同重构女性主体。
关键词:女性跨文化书写;跨文化镜像认同;赛珍珠;群芳亭;闵安琪;中国的珍珠
米纳·洛伊:一位不该被遗忘的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先锋
邓鸥翔,董洪川
摘 要:米纳·洛伊是20世纪初期非常活跃的“新女性”代表之一,影响巨大。她的诗歌曾得到艾略特、庞德、斯泰因和威廉姆斯的高度赞扬,但是后来却被文学界遗忘了。著名诗评家休·肯纳曾公开抱怨:“米纳·洛伊在权威名单上的彻底缺席,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确实,这样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现代派诗歌先锋,却被英美批评界长期忽视,国内评论界更是鲜有论及,这显然是不应该的。本文结合英美现代派诗歌发生的历史语境,简要评介这位女诗人的诗学观及创作实践,阐发其文学价值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米纳·洛伊;现代主义诗歌;诗学观;诗歌创作
母性的赞歌
——论津岛佑子的《跑山的女人》
李先瑞,牛家殷
摘 要:津岛佑子是日本著名女作家,其长篇小说《跑山的女人》以追求自由、坚持独立的未婚妈妈小高多喜子为女主人公,对主人公未婚生育后体会到的空前的孤独感、孩子成长过程的充实感进行探索,彰显了伟大的母性,肯定了自我人生的意义。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与经济压力,女主人公始终坚持自我,坚强而独立,可谓现代版“山姥”。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困窘后,女主人公完成了身心的二次成长。
关键词:津岛佑子;跑山的女人;未婚妈妈;母性;女性主义
往期回顾:
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声明】感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