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
2019/11/08
2019年11月2—3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11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承与创新”。会议录用稿件30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之后许多会议旁听者悄然陆续参会,会议总人数达600余人。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文斌教授主持。王文斌教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随后通过短片回顾了历届认知语言学大会的盛况。
王文斌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领导严辰松教授亲临会场,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祝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他指出,几十年以来,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种子生根发芽,已成参天大树,在发展过程中丰富了我国的语言学理论,提升了外国语言研究的水平,吸引培养了一批批学术精英,并实现了跨界发展。严辰松教授还亲自担任了主题分会场“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的点评人。
严辰松教授致开幕辞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辉教授宣读了学会会长束定芳教授的致辞函。束定芳教授在信中首先祝贺大会成功召开,对王文斌教授领导的大会组委会表示感谢。随后他总结了认知语言学的新进展,介绍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成果。束定芳教授指出,过去20年,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的带领下,中国认知语言学快速发展,已取得可喜成绩,期待未来10年能有更大的进步!
张辉教授代读束定芳教授致辞函
本届会议的各主旨发言均紧扣会议主题,对认知语言学具有不同维度的传承和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首先作了题为“Crit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etical viewpoint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张辉教授提出批评认知语言学强调意义建构的概念本质,关注模拟概念结构和过程,这些由话语所唤起的概念结构和过程构成了所描述事件和情景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解。批评认知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研究的融合,所关注的是言语使用及其引起的相关联的概念结构以及这些概念结构在话语语境中所承担的意识形态或合法化的功能。作为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研究的结合,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一方面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批评话语研究的“认知转向”。批评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三种研究路径,即隐喻批评分析、图式图像分析、话语世界分析。张辉教授认为,此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以上三种研究路径的结合对话语研究进行综合批评分析。他认为,批评认知语言学在揭示话语、认知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张辉教授
哥本哈根大学Peter Harder教授作了题为“Norms, group identity and conceptualization: What a soci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n tell us about social reality”的主旨发言。Harder教授首先指出,语言学家无法在脱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情况下了解心智思维层面的状况,因此需要对认知语言学进行一些扩展。随后他聚焦“规范”这一概念,首先回顾了传统认知上“规范”具有的压迫属性,指出了“规范”同时也具有构成性属性。Harder教授指出,语言系统在人类社会中的使用就基于这种对于语言的社会共同认知。他强调需要区分两种角色的“规范”:构成性角色和评价性角色,前者关涉世界运作的方式,后者则关涉价值判断,两者间有双重分离的关系。同时,他认为“规范”这一概念并非是统一性的,而是具有多种变异体,这尤其体现在与标准化规范相反的地方性规范中。他指出,这种地方性规范更加依赖于构成性规范,因此构成性本身并不指向统一性的规范。Harder教授随后以“理性”这一在政治和经济理论中颇为重要的概念为例,考察了其在西方的政策性问题中的变异呈现。他同时认为,对这种变异的理解在了解西方社会中关于移民问题与族群冲突问题时都必不可少,它们不仅是评价性规范的问题,在根本上其实是构成性规范的问题。Harder教授最后总结,理解构成性规范与思维方式、身份构建和文化行为的关系对于学界和社会解决相应的问题都是重要的挑战。
Peter Harder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方梅教授作了题为“从口语会话的陈述疑问句和反问句看言语交际中的理解与互动”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方梅教授提出,问与非问的解读有赖于句法表达形式。但是,口语互动交际中的有些表达形式与陈述句相同,不具备疑问句的典型韵律特征而被解读为疑问句,或者被解读为反问句。孤立地看,这些语句是陈述句的句法结构,但从话语行为看,或为提问,或为反讽。这些解读很难从单个语句的句法形式得以说明,只能从会话序列、参与者的知识状态及多模态行为得到解释。针对以上问题,方梅教授以口语会话语料中的陈述疑问句和反问句为例,阐释了言语交际中的理解与互动。她着重阐述了交际参与者认知地位的重要性,将会话中可能出现的交际参与者认知地位分为五种情形分别加以探讨。她指出,将交际双方的认知地位纳入分析框架中能有效地解释陈述疑问句与反问句的理解途径,也能解释反讽表达等难以孤立地被句法结构解释的现象。
方梅教授
浙江大学高级研究员Esther Pascual副教授作了题为“Interac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Fictive speech at work”的主旨报告。她强调了互动是语言的根本,并就此着重讨论了关于虚拟互动的研究——将日常对话框架作为对现实概念化、话语和语法进行架构的工具。她具体讨论了属于不同虚拟直接引语(fictive direct speech)的种类,来自不同语言、文体与语境以及有着不同用法的三个案例:1)一档讽刺类新闻电视节目中的修辞策略;2)一部古代宗教文本中的叙事手法;3)自闭症儿童采取的交际适应策略。她由此重新审视了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主张:1)基于使用的语言观,即主张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2)语言是由一系列形式—意义的匹配体构成的系统,特定的语法形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征;3)虚拟语言来自真实的语言。她最后总结,虚拟互动是一种基本的认知现象,一种可能具有普遍性的语言建构,一种成功的修辞手法,也是语言病理学中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并希望认知语言学将这种互动融入其分析和理论框架中。
Esther Pascual副教授
湖南大学Chris Sinha教授作了题为“Cognitiv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onstruals of time”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Sinha教授提出了时间及时间关系在神经认知科学及语言学表征上的一种基于事件的解释框架。他指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可以理解并交流相互无关的事件表征和时间关系图式,并区分了基于指示(Deictically based)的D-时间与基于顺序(Sequentially based)的S-时间这两种基于事件的时间表征,而且认为这两种表征存在于所有语言。他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关于事件结构的认知模型,而这一模型中无需另行的时间表征。Sinha教授提出了这样的假设:独立于事件的可测量的时间观念并无普遍性,而是基于计时的认知技术的一种文化性与历史性的构建。在此假设下,他强调了对时间表征上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区分。就此,Sinha教授根据自己与同事关于亚马逊地区一种语言的研究,批判性地评价了时间普遍地通过空间隐喻进行概念化的观点,并提出这种观点仅对那些将时间独立于事件外加以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才成立。他最后总结道,事件以及事件结构才是人类概念化的基石,同时质疑了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对于物件的重视。
Chris Sinha教授
深圳大学纪瑛琳教授作了题为“空间运动事件在语言和认知中的表达:汉英二语习得者的视角”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纪瑛琳教授提出空间运动事件的表达有着看似矛盾的特性。一方面,受运动知觉神经的支配,人类对空间运动事件的认知存在共性;另一方面,用来编码运动事件的语言系统之间却存在巨大差异(如卫星框架化语言vs.动词框架化语言)。在此背景下,她的研究聚焦于汉英二语习得者,在语言表达和心理认知两个层面探讨认知共性和语言特异性因素如何影响运动事件的呈现。通过诱导性语言产出实验,她发现,二语习得者自学习的初级阶段起即能基本摆脱源语言的类型学特征限制,能基本习得目标语中运动事件的典型编码方式。通过认知行为实验,她发现,英、汉两组单语被试的行为体现出了显著的语言类型学差异;中高级水平二语习得者的反应时模式更加趋向于目标语。纪瑛琳教授最后总结说,以上发现为温和版本的语言相对论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并为进一步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纪瑛琳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作了题为“会意字构造与意合表征方式的相承关系”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王文斌教授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具有相似性,这是人类语言的本质;语言与语言之间具有差异性,这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我们不能因语言与语言之间具有相似性而轻忽其差异性,也不能因彼此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忽视其相似性。然而,若要把握一门语言的个性,那就更需要洞察其差异性。他认为,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而汉语则具有空间性特质。他提出: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研究不能置各语言文字体系和传统的不同而一概而论;2)汉英文字属于不同体系,前者是表意文字,后者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各自的表征方式,应从语言基因视角参透汉英文字及其语言表征差异;3)表音文字具有时间性,象形文字具有空间性,汉英文字差异及其语言表征差异的根由在于汉英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4)汉语的会意字与汉语表征的意合特征具有一脉相通之处,与印欧语相比,具有汉语的独特性。王文斌教授总结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字和语言表征负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字和语言表征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也因文字和语言表征的承继而不断地发展。
王文斌教授
此次会议鼓励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传承经典,不忘创新。会议期间,25场主题鲜明的主题会场研讨先后展开。主题分会场由70余位认知语言学界著名学者主持并点评。300余位学者围绕“隐喻与转喻”“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第一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社会与批评转向”“认知语言学与话语研究”“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的实证研究”“认知综合研究”等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点评专家针对发言者的研究亮点和不足作了精彩点评。会后多位发言者表示,不仅从大会的各主旨报告受益良多,而且还从各主题分会场收获满满,能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接受专家的亲自指导,让他们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信心与力量。很值得提及的是,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副会长和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排列),如文旭、刘正光、辛斌、张辉、王义娜、牛保义、卢卫中、卢植、冯晓虎、纪瑛琳、汪少华、张韧、张克定、陈香兰、陈新仁、林正军、钟书能、徐李洁、高航、蒋勇、廖巧云、谭业升等,都在不同的主题分会场主持或点评各参会学者的论文宣读;崔希亮教授、金立鑫教授、何伟教授和许家金教授从各自富有建树的学术领域组织了各种主题会场研讨,如汉语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有许多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按姓氏笔画排列),如丁国盛、于秀金、马文、邓云华、田臻、孙亚、孙崇飞、李力、李克、李雪、刘宇红、刘瑾、刘晓林、吴淑琼、张翼、罗思明、范莉、周先武、房战峰、赵秀凤、徐中意、席建国、陶衍、黄洁、潘艳艳等,也担任了本次研讨会主题分会场的主持和点评。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为本次研讨会的圆满结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会场掠影
11月3日下午,大会闭幕式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辉教授主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刘正光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大会充分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高大上”,学术研值和参会热情高,规模大收获也大,并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性。第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加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本土的生根成长。本次研讨会体现了多个互动:传统理论和新理论的互动,经典问题和当下问题的互动,方法论的互动,以及语言学疆域的互动。最后,他认为,此次大会体现了全开放、全拥抱的理念,并向会议主办方、承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领导的团队、协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及所有参会学者深表谢忱。
刘正光教授作总结发言
第12届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将于2021年在山东财经大学举行。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毅教授发言,他首先感谢学会的信任,然后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两年后相聚泉城济南,继续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创新。
李毅教授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