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英语文学研究》创刊词、第一辑目录及摘要
2019/08/05
创刊词
英语文学(English Literature)在该学科建立之初的19世纪末仅指英国文学,虽然各个英语国家也有文学,但它们往往被视为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或者附属品,常常收录到英国文学选集之中。然而,随着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英语国家不再满足于看到它们的文学仅仅成为英国文学的一个部分,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文学,并在大学里开设课程。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在政治正确的氛围中,英国文学不再使用英语文学的名称,而逐渐改称为不列颠文学(British Literature),以区别于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新西兰文学。英语文学也逐渐改称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Literature in English),既涵盖各个英语国家的文学,又涵盖加勒比地区、南非、印度等其他非英语国家及地区的英语文学。这就是《英语文学研究》的刊名来源和它的研究范围的外延。
英语文学能够在世界上覆盖如此大的范围,与英国在历史上的全球扩张及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实际上,非英语国家及地区的英语文学大都来自英国前殖民地。英国18世纪取得世界霸权,19世纪开始快速地殖民扩张并最终形成日不落帝国。这个殖民扩张过程使英语跨越边界,走向全球。20世纪,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超级大国,借助其软硬实力,进一步加速了英语在全世界的传播。如今,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工作语、通用语的国家遍及五大洲,英语成为公认的国际性语言。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人口讲英语或会讲英语,全球的科研论文90%都用英语发表,英语已经成为计算机和网络中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英语在传播过程中突破了盎格鲁-撒克逊的语言规范和文化传统,衍生出多种英语变体(World Englishes),丰富了英语语言资源和英语文学场域。
《英语文学研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英语国家及地区的文学,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文学。这一文学的作家群体跨越了800年的历史,包括莎士比亚、密尔顿、笛福、华兹华斯、狄更斯、惠特曼、狄金森、叶芝、乔伊斯、庞德、艾略特等经典作家,其中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0名布克奖获得者。他们的作品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民族、性别、自然、生态、东西方关系、移民等我们时代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涉及宗教、道德、人性、爱情、伦理、哲学等亘古恒久的普遍性议题。
与此同时,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群体(writers in English)还包括英联邦国家、非英语国家以及前殖民地的英语作家。可以说,这些作家是英语文坛突起的异军,其中不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享誉全球的作家:南非的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约翰·库切(John Coetzee),尼日利亚的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英国的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V. S. Naipaul)、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加勒比海地区的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等。再往前追溯,则有波兰的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F. R.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称他可以“跻身于英语或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小说家之列”)和尼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他的代表作《瓦解》[Things Fall Apart]被誉为“现代非洲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个被称为跨界作家的群体,无论是身在本土还是移居异国他乡,其共同点是用英语讲述故土的故事:奈保尔写特立尼达,拉什迪讲印度,索因卡和阿契贝述说尼日利亚,加拿大新移民作家李彦用双语描写加拿大流散华裔的故国想象。他们的作品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研究中有关国家、族群、疆域、国族认同、身份认同等观念开垦了一块新园地,以其独特的跨文化景观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文学。
本刊欢迎作者对经典作家和作品进行富有洞见的解读或重新解读,特别是借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理论,发掘出作品的新意,或者回到作品的创作原点,还原历史,为解读作品提供新的考据证据;也欢迎作者以新作家或边缘作家为研究对象,增加读者对不熟悉的作家的认知,扩大读者对英语文学范畴的认识,形成与经典文学有益的互动。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和理论,本刊都希望研究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者话题有一定前沿性。
《英语文学研究》的问世契合英语国际化的现实和读者的需求,与国内现有其他外国文学期刊“合而不同”。兄弟期刊的兴趣范围要么更大,要么更小。范围大的涉及外国文学的总体,如《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或者涉及外语学科的总体,涵盖文学、语言、翻译、教学,如《外语界》《外国语文》等。范围小的仅涉及英美文学,如《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所谓“合而不同”,是指我们与兄弟期刊在用稿的侧重点上设定了不同的范围。合者,均以研究外国文学为宗旨;不同者,我们只研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国内第一家此类期刊。作为新来者,我们希望博采众长,借鉴优点,避免弯路。我们更希望广大作者、读者和兄弟期刊给予大力的支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张剑、张中载
目 录
美国文学
美国现代性的杂乱起源
赵一凡 1
“迁徙”还是“反迁徙”: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非裔美国人口移动
刘英 14
旅行文学和异托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学
田俊武 26
《瓦尔登湖》的经济学阐释
杨靖 37
《炼狱之声》中美国意大利族裔性的书写与超越
周南翼 50
英国与爱尔兰文学
斯摩莱特和多文类、多声部书信体小说——读《汉弗莱·克林克》
刘意青 63
裘德之梦解析
刘萍 77
安泰与土地——叶芝与希尼诗中的现实责任与艺术自由
刘炅 86
追寻失落的女性家园——论伍尔夫《友谊长廊》中的另类历史
郑佰青 100
文学与翻译
马克思主义文论视域下的奥登译介:以朱维基译《在战时》为例
徐曦 109
书评
真实与虚构之间——谭恩美回忆录《回首来时》述评
刘齐平 119
访谈录
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论托·斯·艾略特
特里·伊格尔顿 黄强 128
摘 要
美国现代性的杂乱起源
赵一凡
内容提要:自二战始,以哈佛大学为中心,美国的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异军突起,兴旺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反观中国高校,美国研究(American Studies)始终是一大缺门。我们不仅没有独立系科的设置,而且跨学科的制度化训练,更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步步为营,合力攻关,掌控学术制高点。本文一来回忆作者在哈佛大学读书的经历,令读者多少明白:大国研究的博士班,究竟是怎么上课的。二来也是提醒读者注意: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美国学教研机制,中国学界和民众迄今仍旧缺乏对美国民主深入的了解;比如它的杂乱起源,它的黑暗和光明,还有它那一再爆发的深重危机。
关键词:美国民主 美国现代性 自由与奴役 美式帝国主义
“迁徙”还是“反迁徙”: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非裔美国人口移动
刘英
内容提要: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著名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多部经典作品都将美国非裔迁徙作为主题和结构贯穿文本始终,但已有的“迁徙叙事”研究却将赫斯顿排除在外,甚至将赫斯顿的迁徙书写归为“反迁徙”,原因是认为赫斯顿聚焦美国南方,漠视“北上”城市迁徙。本文通过全面考察赫斯顿作品中的南方区域迁徙、跨国迁徙、北上迁徙,从而证明:赫斯顿从未回避北上迁徙,而是力图展现迁徙的多向性以及不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无论是北上迁徒还是南下迁徙,都表现了非裔美国人通过地理移动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赫斯顿的迁徙书写与传统迁徙叙事一道绘制了非裔美国大迁徙的全貌。
关键词:迁徙叙事 非裔美国 佐拉·尼尔·赫斯顿
旅行文学和异托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学
田俊武
内容提要:旅行和写作总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旅行文学就是以散文、日记、诗歌、小说等叙事范式表现旅行内容的文学作品。旅行文学与乌托邦叙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乌托邦城市的发现、观察和讲述大多是由旅行者进行的。但是乌托邦毕竟是虚幻的存在,与之对立的是异托邦。作为一种真实的空间存在,异托邦具有六种典型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城市形象学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旅行文学 乌托邦 异托邦 城市形象学
《瓦尔登湖》的经济学阐释
杨 靖
内容提要: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观,它既不同于美国人素来推崇的重农学派,也不同于以私有财产为基石的古典学派,甚至与当时盛行的新教伦理也大相乖违。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经济伦理相近,梭罗相信人的经济活动本身旨在满足物质需求,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人的更为高级的、更难满足的审美愉悦以及最为根本的情感需求则必定要借助于道德伦理。因此,这一经济观要求人放弃貌似勤勉的精打细算,从大处着眼,重新估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梭罗在书中夸张地大量使用经济学术语,对诸如财产、资本、劳动、闲暇等传统经济学概念进行颠覆和解构,主张人的经济活动应当由外部世界转向经营内心,由动物性的生存转向更高的法则,由病态的物质追求转向健康的精神享受。《瓦尔登湖》所倡导的这一种超验的经济观,不仅揭示物自身的价值,更着重阐明与之密切相连的人的价值观,堪称真正的“人的经济学”。
关键词:梭罗 《瓦尔登湖》经济学
《炼狱之声》中美国意大利族裔性的书写与超越
周南翼
内容提要:福兰克·兰特里齐亚的《炼狱之声》着眼于美国意大利族裔经历,探讨身份属性、族裔性等问题,小说的前瞻性和艺术性使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作者通过主人公讲述美国犹蒂卡城早期意大利移民暴力历史,颠覆族裔研究中惯例使用的方法,即基于寻祖/血统、饮食与家庭、语言、历史故事等符号的族裔身份属性界定。在族裔性问题上,小说超越以“差异性”为主的族裔性,更多从人的心理感受、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等角度予以体现:寻根/血统认同是对哲学或存在主义终极问题的一种回答;身份属性是灵活变动和发展的,取决于个人在其所处环境下的感受、自由选择和行动;族裔性的本质应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感受和价值观以不同方式或不同载体表现出来,这些共通之处是族裔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根基。
关键词:美国意大利裔小说 福兰克·兰特里齐亚 族裔性 《炼狱之声》
斯摩莱特和多文类、多声部书信体小说——读《汉弗莱·克林克》
刘意青
内容提要:本文从多文类特点及书信体的创新方面入手,剖析了18世纪英国小说家托比亚斯·斯摩莱特的杰作《汉弗莱·克林克》,力图揭示长期被文学界忽视的这位作家对早期现代小说的多方面贡献,并就此进一步引领读者去了解18 世纪小说兴起和繁荣。
关键词:斯摩莱特 《汉弗莱·克林克》 书信体 文类
裘德之梦解析
刘 萍
内容提要:裘德是哈代小说中饱受争议的男性形象,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裘德在追梦过程中处处碰壁,最终一无所获。究其原因,以往的研究者往往关注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本文则从裘德自身的角度,探讨其悲剧的内在本能性因素,注重文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从自我、超我、本我三个心理层次以及现实、理想、本能三个角度,解析裘德的求学梦、就业梦、成家梦,并由此提醒人们注意协调性爱与文明之间的冲突,在追求并享受文明的同时,亦为本能的合理释放创造条件。
关键词: 裘德 梦 性本能 文明
安泰与土地——叶芝与希尼诗中的现实责任与艺术自由
刘 炅
内容提要:叶芝与希尼都曾以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作为爱尔兰土地及其重力吸引的象征来探讨现实责任与艺术自由之间的矛盾。叶芝诗中的土地和“安泰一样的存在”始终从属于一种精神布置,是艺术理念对于现实的统领和塑造。从早期诗歌中的梦幻之境,到后来的巴利利塔、本布尔山等,叶芝笔下的处所往往都是其宏伟精神地貌中的象征性地标。与之相比,希尼的诗歌创作始终源自北爱尔兰湿地和家乡农场风物的物质性存在。诗人虽经历了从安泰到赫丘利,从社会责任到诗艺自由的重心转移,但其创作始终植根于现实和“人的主题”。对现实责任和艺术自由的双重效忠使希尼逐渐转向古罗马界域之神特米纳斯寻求天与地的沟通。在后期诗歌中,希尼正是通过频频穿越各种边界,游离于固化的部落责任意识和属地概念之外,来获得自由和超验的启示。
关键词:希尼 叶芝 安泰 现实责任 艺术自由
追寻失落的女性家园——论伍尔夫《友谊长廊》中的另类历史
郑佰青
内容提要: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一直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审视着文学与历史,努力挖掘未被书写的女性的“另类”历史,倡导“回顾我们的母亲”,追寻失落的女性家园。本文以伍尔夫的《友谊长廊》为例,运用历史编纂学的方法审视其对女性另类历史的追寻与重构,揭示在这个被评论家长久忽视的伍尔夫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深刻的性别意识及历史意义。伍尔夫批评了历史与传记文学传统对女性历史的歪曲和片面的呈现。伍尔夫不仅追寻女性的另类历史,而且试图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重建女性家园,将被忽视和排斥的女性经验加以有形化、合理化,使女性成为研究和书写的主体。
关键词:伍尔夫 《友谊长廊》 另类历史 女性家园
马克思主义文论视域下的奥登译介:以朱维基译《在战时》为例
徐 曦
内容提要:在英国诗人奥登早期诗歌的译介和批评中,以卞之琳、穆旦、王佐良等西南联大师生为代表的译者和学者多从形式批评的角度入手,着重分析奥登诗歌的形式特征和语言风格。本文则以朱维基在“孤岛”时期翻译出版的奥登作品《在战时》为例,评析他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角度对奥登诗歌进行的译介,并进一步揭示朱维基的翻译和批评实践如何受到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的影响。
关键词:朱维基 奥登 考德威尔 翻译
真实与虚构之间——谭恩美回忆录《回首来时》述评
刘齐平
内容提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新作《回首来时——作家回忆录》中,首次论述了家族旧物如何激发其情感记忆,进而帮助其挖掘家族的历史。其次,通过谈论素描及音乐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她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创作手法与特点。此外,通过植入电子邮件、父母亲的信件、官方文件等其他文本,她不仅揭示了其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讨论了记忆、语言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以此回忆录为媒介,谭恩美对其创作观做出了崭新的诠释,即无论是其小说作品还是其回忆录都不是自传性的纪实作品,而是结合其情感记忆与艺术想象所进行的自发性创作。谭氏的自发性创作,既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其作品中的真实情感,又能感受其中的虚构色彩。此种创作所产生的“亦真亦假”的阅读体验,便是其作品艺术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谭恩美 情感记忆 多文本书写 自发性创作
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论托·斯·艾略特
特里·伊格尔顿 黄 强
访谈者按语: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教授是欧洲首屈一指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早年师从雷蒙·威廉斯,先后任教于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圣母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等知名学府,迄今已出版各式著作四十余本。2013年10月30日,笔者在兰卡斯特大学英语系对伊格尔顿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