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19/05/08
目录
摘要
特稿
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观
何 伟,高 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生态语言学的缘起、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明晰其现存问题,从而为其发展指明方向。研究发现,早期语言学家对语言多样性及语言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为生态语言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语言学研究的“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逐渐形成。目前,生态语言学研究呈现出地域不断扩大、范式趋于融合、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仍存在研究对象不尽明确、研究方法尚不系统、研究范围边界不清等问题,有待学界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缘起;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现存问题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课堂话语知识建构分析
于 晖
(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课堂话语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对课堂话语输入、输出或互动结构的描述,关于课堂话语如何推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研究视角,构建课堂话语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并选取一节英语阅读课为分析对象,从语篇体裁、教学实践和语篇语义三个维度分析课堂话语的知识建构,探索本次课堂话语语篇体裁类型的组成,教学实践如何为知识建构做准备以及语篇语义系统识解怎样的经验知识,多维度解析课堂话语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英语课堂话语;功能语言学;知识建构
SFL翻译环境理论在汉英多译本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以《孔乙己》的六个英译本为例
杨坚定,裘燕萍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环境理论对鲁迅小说《孔乙己》六个英译本中的九个实例进行了翻译对等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比较多译本时,我们可以运用翻译环境理论对多译本进行翻译对等的研究。翻译环境的六个语言维度可为翻译研究提供较全面的语言学视角,有利于翻译对等或翻译分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但是,这种比较必须结合语境进行,只有译文表达和原文语境达到对应时,译文才能与原文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关键词:翻译环境;多译本;对比;翻译对等
话语传播力视角下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以十九大报告的英译为例
赵 晶,赵秋荣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外宣翻译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翻译策略层面来研究其话语传播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参考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分析理论,从话语形式和语境依赖两个维度入手,探讨十九大报告的英译如何通过及物性过程的转换、主位结构的转换、动词型语言向名词型语言的转换以及添加注释和随文释义的策略与方法,有效地转换话语形式、调整话语语境依赖度,从而构建融通中外的外宣话语,提升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话语传播力;外宣翻译;翻译策略;十九大报告英译
语用学研究
学术互动中答辩人的语用身份构建
李 娜, 景晓平
(南京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本文以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及毕业预答辩为语料,运用语用身份理论考察答辩人在答辩过程中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策略。研究发现,在学术互动中,答辩人建构了多种语用身份,体现了从学生到研究者语用身份的动态选择。学生身份包括谦逊的学生、诚实的学生和勤奋认真的学生;研究者身份包括观点提出者、论文设计者、内容指引者以及研究过程叙述者。学生身份主要通过接受建议、间接回应、坦陈错误或不足、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努力等方式来建构;而研究者身份则主要通过使用第一人称代词、采取打断或否认等言语行为、语码转换、言语转述等方式来建构。
关键词:身份建构;学生身份;研究者身份;语用身份;学术话语
中国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的推销研究
王晓燕1,2 冯 喆1
(1.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推销是论文摘要的重要功能,也是EAP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但二语学术写作研究领域对此鲜有涉及。本文以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为语料,考察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如何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国际学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国际学者,学习者较多使用推销策略;总体上其推销较为直接,强度较高。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的特点,对二语学术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论文摘要;二语学术写作;推销
国际二语语用能力研究的动态可视化分析
应洁琼1, 宁 强2
(1. 浙江外国语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本文运用CiteSpace 5.1.R8软件,对2000年以来收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SSCI和A&HCI引文索引中的310篇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2000年以来国际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融入了多元理论视角,并与多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话题。另外,发文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的分布在空间上跨越较广且彼此间有一定程度的合作。 2)核心研究热点为在言语行为范式下展开的二语语用能力习得或发展研究和以语用学为视角的会话分析研究。 3)研究前沿为以个体为中心的语用能力研究,语用能力测评方式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语用能力研究和移民的职场语用能力研究等。
关键词:二语语用能力;研究现状与特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英汉学术语篇元话语对比中的语料库定量
研究方法探究
——兼向蔡基刚教授请教与商榷
穆从军1,Lawrence Jun Zhang(张军)2,John Ehrich3,洪化清4
(1.上海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2.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教育学院,奥克兰 1023;3.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人文学院,悉尼 2109;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新加坡 637335)
摘 要:本文是对蔡基刚教授《英汉学术语篇元话语对比中的平行语料库建设问题研究》一文的回应文章。蔡文从功能与形式、显性标记和隐性标记、字词比例以及对比基础四个方面对Mu et al. (2015)的语料库建设可靠性提出了质疑。本文从英汉学术语篇元话语对比研究设计理据和研究目的、语料标注、对比基础以及统计方法四个方面向蔡教授请教商榷,并区分了对比语料库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相关建设问题,以促进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学术语篇;元话语;对比研究;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
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综述
封 叶1, 李霄翔2
(1.香港中文大学 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香港 999077;2.东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摘 要:本文以隐喻的认知加工研究为切入点,总结分析了包括标准语用模型、直接通达模型、概念整合模型、语义显著性假说以及隐喻生涯假说在内的隐喻理解的认知加工模型;根据现阶段大量实验研究,本文总结了隐喻ERP研究的相关指征;概括了现阶段相关ERP研究的主要成果;针对现实情况,综合各家之言,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隐喻加工;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加工模型
警察讯问话语的对话句法分析
吴淑琼1, 邱 欢2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2.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警察讯问话语作为公安机构体系内部的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机构话语。问—答语对是警察讯问的基本话语形式。本文基于Du Bois的对话句法理论探讨了警察讯问话语的对话句法结构,分析发现:警察讯问话语呈现出一种平行的句法关系,主要体现在言语成分和句法结构两个方面;问—答语对的平行结构互相介入产生句法共鸣,讯问话语中对话句法的共鸣主要包括焦点共鸣、框架共鸣和零位共鸣;句法结构的平行关系、讯问双方的合作程度、讯问主体立场的对立性以及讯问话题的同一性等是引起讯问话语产生共鸣的理据。
关键词:警察讯问;对话句法;平行;共鸣
外国文学研究
后灵魂美学与《地下铁道》的生命叙事
谌晓明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上海 201620)
摘 要:作为后灵魂叙事的代表人物之一,科尔森·怀特黑德坚持用创作革新来挑战自我,在深挖非裔叙事的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时,主张摆脱民权运动以来形成的叙事规约,用后灵魂时代的编史元小说来表征新的时代风貌。他的近作《地下铁道》通过对科拉逃亡历程中的语象和声景叙事来表征新媒体时代的生命政治,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建构文本化的生命;将资本帝国的剥削巨网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在利用与反利用的斗争中批判经济化的生命;让种族歧视的斑斑劣迹与“黑命贵运动”和特朗普主义互文,在控制与反控制中反思种族化的生命。
关键词:后灵魂美学;编史元小说;生命政治;《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中身体绘制的文学地图
刘 露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中国药科大学 外语系,江苏 南京211198)
摘 要:当代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长篇小说《地下铁道》,以女性黑奴科拉沿虚构的地下铁道由南向北逃亡的经历为线索书写奴隶制的历史,小说中的地理与叙事空间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图感。从文学地图的视角来解读小说可以发现,在女主人公科拉的逃亡过程中,其身体作为叙事的核心元素,绘制了关于美国种族问题的历史图景,描摹了自由主体生成的轨迹,亦呈现了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景观。通过文学地图,作家将时间与空间、事实与虚构、历史与当下融为一体。
关键词:《地下铁道》;科尔森·怀特黑德;文学地图;身体
美国国家公园:风景民族主义符号
李 莉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从设立伊始,美国国家公园就被视为美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19世纪的“哈德逊河画派”绘画和美国文学作品通过对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风景的展现,唤起美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培养美国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最终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民族共同身份的目的。美国国家公园在确立美国民族意识和构建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了风景的政治性和民族性,成为风景民族主义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美国国家公园;哈德逊河画派;西部文学作品;民族身份;风景民族主义
猜你喜欢:
【声明】感谢《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