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以促写,明辨以成作 ——记“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思辨型写作”研修班
2018/08/06
慎思以促写,明辨以成作
——记“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思辨型写作”研修班
2018年7月17—18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思辨型写作”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张莲教授、李莉文教授、邱枫副教授、陈崛斌老师担任主讲专家,围绕英语写作教学目标、原则与方法、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反馈、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前沿成果与趋势等问题,与来自全国117所高校的150余名外语教师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场全景
授理论展实践 优化写作教学
研修班上,几位专家首先结合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发展动态,同时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及《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最新要求,为参班教师深入讲解写作教学及反馈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并以北外写作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启发参班教师以英语写作实践的有效路径与具体操作。
杨鲁新教授指出,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具有非线性、探索性、生成性、目标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以写作者的眼光进行阅读,培养负责任的写作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时,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其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其英语学习经历;其二,关注写作过程,注意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其三,注意将写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针对英语写作反馈,杨教授提出,对于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可适当讲解,但须抓住重点,不可铺陈过广。
杨鲁新教授
张莲教授总结国内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北外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实践,全面阐述了应如何进行英语写作课程重构,以实现语言、思维和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首先,调整课程目标,将写作知识技巧和跨文化思辨能力作为显性学习目标纳入教学。其次,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复杂的高阶思维能力。再次,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对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再思考,创设交互的社会文化情境,引入并配置恰当的中介工具,打造写作能力发展的活动系统。最后,写作教学评价应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从“教学的评价”、“为了教学的评价”到“评价即教学”的转变。
张莲教授
李莉文教授指出写作是实现人文教育与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语言特点和认知技能。在设计任务时,应体现任务的思辨性,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复现性,通过续写、自由写作、改写等多种形式,将写作练习设计与思辨微技能挂钩。最后,李教授建议应关注顶层设计的构建,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培养,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估。
李莉文教授
观说课学案例 创新课堂设计
在记叙文写作示范课中,邱枫副教授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1》Unit 5为教学材料,首先展示了单元学习目标,带领学生分析材料并进行初稿写作。而后,对产出内容进行评价,针对初稿进行课上的同伴互评以及课下的再修正,并在此循环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邱枫副教授
在说明文写作示范课中,陈崛斌老师依托《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2》 Unit 2,展示了process analysis这一说明文写作方法的教学,讲解生动,方法多样,实例丰富,为参班教师提供了有益借鉴。
陈崛斌老师
杨鲁新教授和张莲教授对两位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并分享了实用有效的写作教学活动设计案例。杨鲁新教授特别提醒参班教师,可尝试采用问题驱动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其搭建学习“支架”。张莲教授以小组课堂专题报告为例,分析了准备腹稿、小组成员讨论修改、定稿、课堂报告和共享等基本教学活动设计步骤,给予参班教师详细的方法指导与参考。
经过一天的理论学习和课堂观摩,参班教师基于《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3》的单元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并将讨论成果在大班进行汇报,专家们对各组展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中肯建议。
小组讨论
大班汇报
取精华另辟径 创新写作研究
实践和理论是推动外语写作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教师只有达到实践者和研究者身份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促进学科繁荣。
杨鲁新教授梳理了写作研究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并建议参班教师用思辨的眼光看待前人研究,取其精华,综合运用。此外,杨教授还介绍了若干写作研究案例,如读写结合的行动研究、一语和二语作者摘要写作对比研究等。
张莲教授指出,教师反馈之所以不能转化为学生正面的产出,原因在于缺少了反馈投入(learner engagement,LE)这一中间环节,即学习者对反馈做出的反应,并鼓励参班教师开展相关研究。随后,张教授分享了外语写作反馈投入案例分析研究的成果,使在场教师获益匪浅。
参班教师积极提问
参班教师认真听课
知识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产生和构建,两天的研修虽然短暂,但高强度的课程使参班教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原则及教学方法都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正如张莲教授所言,在写作教学中,“不应轻视理论,也不应不喜实践”,唯有辩证思考,知行合一,才能在英语写作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特别活动
体验国才,师生共赢——“国才”面对面
为满足广大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国才考试的需求,今年的“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特别安排多场“国才面对面”活动,通过带领老师们解析国才考试试题、评阅考生答卷,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实现师生共赢。
“国才面对面”活动现场
本期“国才面对面”特邀外交学院许宏晨教授与大家沟通交流。活动现场,许宏晨教授首先带领在场教师共同解析国才初级口头沟通任务“产品说明”和国才中级书面沟通任务“撰写提案”的真题,分析任务设计的理念和所考查的能力。在许教授的引导下,老师们感受到了国才考试与很多英语考试的不同之处,即它将考生置于真实职场环境,除语言层面的能力外,重点考查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许教授展示出两个任务的评分标准,邀请在场老师共同评阅考生作答,现场互动热烈。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有老师针对国才考试是单人评分还是多人评分提出疑问。许教授指出,国才考试所有主观任务均采用双评机制,如两位评分员针对某个作答给出的分数相差过大,这份作答将会进入仲裁环节,由仲裁员给分。同时,后台监控贯穿整个阅卷过程,如发现某位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较差,也会及时进行干预调整,保证评分的信度。此次的“国才面对面”活动不仅帮助各位老师对国才考试的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体验与认识,同时也全面介绍了考试评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保证机制,得到了在场教师的共鸣与认可。
许宏晨教授与获奖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