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 | 从专家两天的报告凝结出几个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常见问题
2017/05/16
5月13—14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在东北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本期研修班围绕学术期刊论文的选题、写作与发表等主题进行,由外研社高英分社副社长孔乃卓老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耿力平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分别从语言学、文学、翻译和外语教学研究等方向,与来自全国29所高校的近100位教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研究能力培养、研究选题来源、论文写作规范、投稿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就最为关键的论文各部分撰写问题及学术规范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热烈探讨。
下面跟着小编看一看本次研修的剪影吧。
何伟教授
张文忠教授
耿力平教授
傅敬民教授
孔乃卓老师
学员提问
小组讨论
学员撰写笔记
因为有幸来到了现场,所以万万不能错过机会,就老师们关切的问题也跟四位专家好好请教了一番,小编敢说,绝对绝对绝对是倾囊相授。
1. 关于研究选题四位专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每次都感觉好像无从下手。
何伟教授
可以选择的方向很多,具体还需依据个人的专业积累和兴趣。
从理论语言学研究视角看,研究选题可以涉及语言本体共时及历时研究(语音、音系/字形、词汇、形态、句法、语义,以上各种界面研究,语言系统与语境研究<包括语用>),方言及各种语言变体共时及历时研究,不同语篇类型中的语言特点研究,语言类型研究,语言对比研究,语言之间的影响研究,社会变迁、国家政策等对语言各层次的影响等。
从语言学研究视角看,研究选题可以涉及传统语法、形式语言学(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等)、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批评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篇章语言学等)及其他。
张文忠教授
要做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这个宝贵的条件,让自身成为“教师研究者”。
首先可以关注教学本身的各因素研究,比如教的因素(教师个人特点、教学理念、教学体系等),学的因素(需求与目标、语言学能、语言水平等),内容因素(教材、任务、策略等),环境因素(教学政策、教学资源、班级规模等),评估因素(目的、方法等)及其他。
其次,教师需关注外语教学理念与实践发展趋势(基于内容、基于任务、依托项目、互联网+外语教学等),在趋势发展中找到与自己教学的契合处,也是研究的入手处。
再者,教师需着重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比如英语教学误念研究(自主学习即独立学习?背诵过时了?),英语课堂教学绝招(含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英语教学课堂管理行动研究(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师期望、课堂气氛等),选修课课程建设研究(国家政策指南+学校特色)等。
傅敬民教授
在做翻译研究选题时首先要融通历史,立足学科本身,应有这样一个意识:所写所作至少是致力于翻译学科的长远发展的,是可以为其健康和良性发展作出个人努力的。
选题来源主要包括翻译现实、翻译理论及翻译元理论,如果对某一翻译理论感兴趣,一定将其相关经典著作、论文读个透彻,切莫含糊概念,乱用理论。研究范畴可以涵盖翻译实践(过程与结果)、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翻译史(现象、译家、历时与共时)、翻译批评(方法、标准、质量评估)等。
翻译是泛学科、跨学科的,但绝不代表没学科,它具有开放性、发展性。个人研究最好可以专注某一领域,从自己的爱好和擅长优势出发,你若是诗人,翻译诗歌也自是诗的味道,且不妨做几年冷板凳,心无旁骛专注自己的领域,深入进去,时间长了自有这一领域的话语权。若是大家都能更专注、尽心,翻译学科也会百花齐放、迸发生机。
耿力平教授
外国文学研究的论文选题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作初步思考:
1)从自己的实力出发(明确自身优势,可以选择某一作者坚守)
2)从当前研究的趋势出发(多元化、多国别化、跨学科化)
3)从创新的需要出发(开辟新视角)
4)从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熟读原著,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结合生活话题或社会现实思考有意义的话题)
5)从目标期刊的风格出发(了解期刊类别、栏目、篇幅、特点特色等)
就选题确定后的论文题目而言,可以与大家分享“坐标定题法”,有三个步骤,首先确定题目的表象性目标,如时间、地点、人物,如小说、诗歌、戏剧、批评等,其次确定题目的内在性特质,如哲学意义、地域特征、叙事特点、喜(悲)剧效果等,最后可选两者的交叉点作为题目。
2. 专家老师有太多投稿成功的经历,不知道有哪些独门秘诀可以分享?
傅敬民教授
单从个人多年的写作和投稿经历而言,比较重要的有三点。
3. 无论写论文还是申报课题,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部分都特别头疼,前者难写,后者易出错,不知专家老师有何建议?
何伟教授
文献综述基本涉及以下三部分:
1)归纳、概括前期研究,切忌罗列、堆砌;
2)围绕研究问题,按研究视角、方法等进行评述,既指出优点,也阐明其不足;
3)阐明上述不足的解决方案,即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及方法。简要说明即当前已有研究观点归纳——为何如此(浅层深层原因)——不足之处——如何解决(个人理论视角及方法)。
参考文献方面则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符合目标期刊格式要求;
2. 考虑论著与论文的比例(一般论文较多)、经典与前沿性文献比例、纵横与交叉学科比例等。
3. 适当参引目标期刊已发该研究的相关文章。
另外提醒大家,撰写论文过程中,所有的参考文献信息都标记齐全,否则事后再找补费时费力。
4. 外国语类期刊语言教学栏目那么多,哪些类别的稿件容易受到青睐呢?
张文忠教授
从个人多年经验来看,涉及以下几类:
1)原创性理论研究(理论不必大,但一定保证系统性、逻辑严密,如词合、模糊评估框架)
2)原创性实证研究(如新概念、新方法、新发现等)
3)验证性研究(经典问题,如Effects of Word Exposure Frequency on…)
4)教学实践研究(含行动研究,如兴趣驱动的课外学习调查)
5)专题文献述评(全面、分析深入,如国外依托项目的二语/外语教学研究三十年)
6)介评(近几年的著作,具备及时性,同时个人理解透,突出著作特色、重点、创新与不足)
5. 个人很喜欢外国文学,但文学理论浩如烟海,请问老师我该如何选择呢?
耿力平教授
先把经典的理论读透,其他的就都不必畏惧了。经典的我比较推荐以下几本:
Aristotle, Poetics.
Philip Sidney, Defense of Poetry.
E. M. Forster, Aspects of the Novel. 1st ser and 2nd ser.
Virginia Woolf, The Common Reader.
Ian Watt. The Rise of the Novel.
Keith, W. J. 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中译本:《加拿大英语文学史》
Gérard Genette.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另外提醒大家在研究某一作家的论著时,手头一定要有该著作的权威版本(scholarly edition或说critical edition),辨别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参考:1)出版社一般是国外一类大学出版社或专业的学术出版社,2)一般价格偏高,3)负责的编辑一定是对该领域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了解著作当时的出书背景、出版商、小说变动背景、社会评价、作者私人信件等),4)看是否有序言专门介绍该权威版是如何成书的,有何依据。
6.四位专家对投身学术科研的年轻老师们有何寄语呢,能否简要说一下?
何伟教授
外语科研的过程是研究者从酝酿到思辨,从设计到构思,从实施到反思,从起草到修订的反复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我们内化知识、自主建构、相互交流、学术创新的参与过程。需要研究人员早参与、多积累、勤思考、多实践、能吃苦的不断进取精神。
傅敬民教授
借这句话与大家共勉,为我国翻译学科的长远发展尽己之力。“我国译论建设应该‘坚持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亦即以本民族的文化和译论资源为依托,古今沟通,中西融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翻译学术话语体系。”(《译学研究叩问录——对当下译论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张文忠教授
始模仿,终创新。“法乎上,得乎中;法乎中,得乎下”。从最好的学起,积累再积累,自然回归自己的创新。
耿力平教授
分享四点与大家共勉,即学术不离实事求是的精神,诚实谦逊的态度,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