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国际人才培养之道——【专题论坛七】能力与素养:国际人才培养之道
2017/04/19
G20杭州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意味着中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国家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国际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这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专题论坛七围绕“能力与素养:国际人才培养之道”这一主题进行。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主持,七位发言人进行专题发言,分别阐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标准。
王文斌教授
段峰教授: 外语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四川大学为例
四川大学段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具有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而外语教育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内容和最直接的方式,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创新能力时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培训、改革专业设置。
四川大学“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就包含了国际化人才所必须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为实现此目标,近年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包括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性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人才)、两个阶段(“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与“个性化教育”阶段)、三大类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和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方式及途径,有力地支持和实现了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段峰教授
石毅教授:高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外交学院石毅教授的发言包含四个方面:大外交战略对高端国际人才的需求、高端国际人才素质要求、外交学院高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效果及问题反思。石教授指出,高端国际人才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全球视野、具有人文情怀、了解中国国情、语言功底扎实、专业知识丰厚。
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是一所培养一流国际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文科外语类院校。外交学院的人才培养在学科定位、培养机制、质量监控等方面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走特色化育人道路。师资队伍高素质、复合型和国际化,老师有出国交流机会,还会借调到外交部工作,这些老师担任团队的核心工作,从事一线的外交工作,回来后能够把宝贵的知识和经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些特色教育,石教授总结了外交学院人才培养的几个效果:高翻培养成绩显著、学科竞赛屡创佳绩、实践活动表现突出、毕业生去向好且培养质量受广泛认可,以及“国才考试”成绩优秀。在2016年11月的“国才”首考中,外交学院共有122名学生参加考试。石毅教授对“国才考试”的前瞻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石毅教授
范祥涛教授:国际化人才培养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的发言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以内省法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论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目标。范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丰富——师生流动性、海外招生、课程国际化、国际竞争力。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则包含,对全球化环境的适应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意识、全球视野等。国际化水平越高的大学,往往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就业面更宽,更能吸引外籍教师和留学生。课程国际化特征需全面性、选择性、时代性、兼容性及内化性。教师是引领者,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转型发展的途径包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构建合理科学的教育模式。
范教授在发言结尾时表示,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使命,培养大学生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能力需精心设计,逐步推进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范祥涛教授
朱安博教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策略——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朱安博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国际化的宗旨和目的则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前,国际化素养是许多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也成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国内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例如:1)国际化师资队伍:本土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机会不多,外籍教师数量偏少;2)国际化课程体系:把双语或全英文课等同国际化,不成体系,无法大规模实施国际化课程;3)管理评价体制: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学院等专门机构还缺少协调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条块管理模式。
朱安博教授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总结分析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有利于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策略。按照“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发展路径,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最后,以“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结语。
朱安博教授
陈仲利教授: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燕京理工学院陈仲利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培养国际化人才任重而道远,高校国际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无论是双一流还是应用型高校都需要国际化。他指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七大核心素养为:扎实的语言功底、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通晓国际事务与法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对英语能力的具体需求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具有快速检索和阅读相关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具有准确的书面表达能力、具有无障碍口头表达能力和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陈教授还对“国才考试”“分类优秀”的人才选拨理念进行了具体评析,国才考试分为“国才初级”“国才中级”“国才高级”“国才高端”和“国才高翻”高翻,考试内容体现了国际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中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最后,陈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满足学生达到“国才中级”的要求。
陈仲利教授
吴迪龙博士:“校本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理工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长沙理工大学吴迪龙博士发言指出,理工科院校作为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有必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标准已为业界认可,“掌握一门以上外语”是实现人才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大学外语作为面向国际、面向世界的一门通识课程,就应该以国际的视野来探索如何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的课程体系。工科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应参照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本校优势学科特色,依据“校本位”原则,以概论性学科内容为语言载体,以培养行业情景的语言能力为目标,建构符合社会、学生等信息源的工程化需求,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位”大学外语课程群模型,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吴迪龙博士
李丹弟教授: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四方协同、四面拓展、多重取效
浙江工商大学李丹弟教授发言指出,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还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环节,关切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高校的外语实践教学存在着实践教学智力资源和平台资源分离,实践教学层次单一和目标单一等问题。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针对外语实践教学在拓展平台、智力资源、组织力量等方面的不足,以协同理论为指导,通过“四方协同”使各方教育力量从对资源的条块化占有走向协同共建,通过 “四面拓展”,达到“多重取效”。
李丹弟教授
发言结束后,参会嘉宾积极提问,围绕如何引进外籍教师、聘请国际化人才进高校教导学生、如何教学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