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教学之星”第一期】 精彩设计,课堂之“心”,沟通人心——记2016年“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 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一期)
2016/07/24
2016年7月21日,“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暨2016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一期)在成都成功举办。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孙名斐、山东理工大学的任非飞和安徽师范大学的王家根三位老师从33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荣誉,他们将在12月的北京全国总决赛舞台上继续大赛旅程,冲击荣誉巅峰。
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0多位教师共聚一堂,聆听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分享教学理论与方法,观摩33名“教学之星”展现构思巧妙、精彩绝伦的教学设计,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课堂,让精彩设计在知识与人心之前架起一座桥梁。
“让精彩设计在知识与人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先生为本期研修班及大赛致开幕辞。徐总编辑对全国教师的莅临表示欢迎,并介绍了2016年外研社暑期研修班的总体情况:“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研修班”以及“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共同构成了外研社今夏为全国高校教师打造的研修盛筵。其中,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共12期,研修主题覆盖“教学方法”、“科研方法”、“研修主题”和“专项能力”等方面;“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包含大学英语、英语专业以及高职高专共10期。2016年外研社暑期研修班包含12门课程,25个班次,参班教师人数多达10000名。400多名教师经过初赛筛选站上“教学之星”复赛舞台,他们将在这个暑期熠熠闪光,角逐通往全国总决赛的门票。
外研社总编辑徐建中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教师提供了与专家和同行“探究教学、沟通设计”的平台。教学之星大赛展现新的教学理念、跟踪新的教学趋势、使真正应受益人受益,邀请专家与观摩教师共同评判,评判科学,影响面广。今年的大赛以“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让精彩设计在知识与人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主题,徐总编辑指出,每个人都是设计师,设计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 “教学之星”大赛鼓励教师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用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构建新的智慧学习时代。
【探究教学】
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和应用
在主旨报告中,文教授首先追溯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从2007年“输出驱动”假设的提出,到2014年“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完善,再到2015年“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构建,“产出导向法”历经近十年,倾注了文教授和多位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终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文秋芳教授阐述“产出导向”理论体系的文章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in China已于2016年4月在剑桥大学的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发表。也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学者所提出的教学理论得到了国际学者的接受与认可。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
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的是,“产出导向法”以产出为起点,同时以产出为终点,输入只是为产出服务,是产出的支持者。具体来看,“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首先,它体现了“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及“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学习中心说”聚焦学习过程本身,更能反映学校教育的本质;“学用一体说”注重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倡导学、用之间无缝对接,融为一体;“全人教育说”注重人的属性、外语课程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和语言的本质,强调通过话题、输入材料及活动形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在教学假设方面,“产出导向法”依托“产出驱动”、“输入促成”及“选择性学习”,能更加优化学习效果,优化产出质量,优化对输入加工的效果。对于教学流程的三个阶段——产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产出评估,文教授则以外研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为例,向现场教师展示 “产出导向”理论体系的应用:iPrepare板块设定学习目标,呈现交际场景和产出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iExplore板块聚焦语言学习、观点准备和技能提升,教师需要详细说明分项产出任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iProduce板块聚焦产出、凝练思维,学生提交产出成果,师生课上、课下评价产出成果。
【沟通设计】
精彩教学设计,引领智慧课堂
在“让精彩设计在知识与人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主题的引领下,以“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为形式,来自全国的33名参赛教师通过5分钟的微课视频和随之的10分钟现场课堂教学展示了他们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参赛教师微课中使用的媒体形式多样,不仅图文并茂,更有丰富多元的音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对教育技术的灵活掌握以及教学设计之用心可见一斑。在微课视频的选题和设计上,在努力践行微课选题“小而精”标准的基础上,参赛教师的微课体现出多元与时新的特点,既有对语言点、语法点等语言微技能的讲解,也有对文化、商务、学术、社会等相关微主题的诠释,微课中所选取的例子、视音频资源等形式活泼,并且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实践,让学生能够找到共鸣、充分融入。
最终,浙江传媒学院的孙名斐、山东理工大学的任非飞和安徽师范大学的王家根三位老师摘得本期比赛桂冠。孙名斐老师的微课题目为“Put Muscle into Your Writing by Using Strong Verbs(Strong Verbs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选题聚焦,短短4分钟的微课视频中,案例学习、课程讲解与练习完美衔接,内容完整、逻辑清晰。任非飞老师的微课题目为“What Makes a Successful Advert”,授课从为一瓶香水做广告开始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积累职场技能;任老师语音及表达地道流畅,与现场“学生”的互动妙趣横生。王家根老师的微课视频为“Writing:Causal Fallacies”,微课以一则名为《低头人生》的短片切入,以“智能手机害死猫”等来自学生的有趣论断展开对因果谬误的讨论与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因果谬误的形成过程。
比赛结束之后,文秋芳教授从选题、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三方面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在选题上,文秋芳教授强调,选题是否合适对于微课影响至关重要,微课的选题过深,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在内容上,在一个聚焦的好选题基础上,需要在15分钟内传递给学生多少量的知识也是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把控的,因此微课不仅选题要聚焦,内容也应该适量、聚焦;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作为语言教师的身份,要做到所授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授相结合,切忌将微课变成纯知识课。此外,文秋芳老师还对部分选手的微课选题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分析,指导选手以及现场教师在微课选题与教学设计上成长进步。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李会钦社长
在全天的研修和比赛结束后,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会钦女士做闭幕发言,对本次研修班和大赛做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李会钦社长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在当下这样一个“智慧”成为技术代名词的时代,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为形式,并不是要让教师成为“技术控”,而是希望教师能够“控”技术,让技术为教学服务。她讲道,今天的参赛选手的微课和课堂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才是智慧课堂、高效课堂的灵魂所在。随后,李会钦社分享了外研社为与广大教师一道把大学英语课堂打造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在教学、研究以及学术等方面做出的“线上+线下”、“产品+服务”的全方位努力。
“星”路历程上,共赴一场Unipus教师之约
白天的比赛已告一段落,为了更好地践行“以赛促教”,帮助教师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与科研能力,7月21日晚,研修班特别举办了“Unipus教师之约”座谈会,分享往届大赛获奖者的经验、解读“Unipus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解决方案”,展望教师发展联盟的美好愿景。2015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冠军、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税红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星星”之旅。她认为,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和蜕变,它将校园和网络合而为一:课前,通过生动的微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中,通过自由灵活的小组讨论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课后,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通过视频课程帮助学生回顾课上知识,完成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微课,或者说它所属的这种线上线下无缝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果,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座谈会上,Unipus发布了“Unicomm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加入联盟,教师的备课需求、科研需求和培训需求将被优先满足。座谈会现场反响热烈,教师们纷纷申请加入,表示愿与Unipus携手前行。
“教学之星”大赛(第一期获奖教师名单)
冠军:
孙名斐 浙江传媒学院
任非飞 山东理工大学
王家根 安徽师范大学
亚军:
徐育新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
李炎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李婷婷 汉口学院
季军:
田玉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周宜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赵格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张丽敏 洛阳理工学院
一等奖:
封宇 东北林业大学
闫蓉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程晓芳 郑州工商学院
孙瑜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于贺巾 吉林动画学院
王巾 长春师范大学
周丹 武昌工学院
田娟 西安翻译学院
李帅 辽宁师范大学
薛舒 南京工程学院
唐冬宁 哈尔滨理工大学
石从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张柏兰 贵阳学院
宋咏梅 河北经贸大学
张恬 青岛大学
董莹莹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时晓彤 青岛滨海学院
毋杉 西安理工大学
李婷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李福莉 淮阴工学院
李艳红 鞍山师范学院
姜卓菲 沈阳药科大学
贾晓鸽 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