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语料库研究学术源流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校区)
2016/03/04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2016年学术系列讲座之一
语料库研究学术源流考
讲座人:许家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语料库语言学》杂志主编之一。Journal of Pragma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课题。发表SSCI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话语分析、二语习得、语言对比、语料库语言学。
讲座时间:2016年3月17日下午2:30
讲座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 玉泉校区人文楼教一(2)教室
北京玉泉路地铁一号线A1出口向西200米
讲座概要:围绕“用”、“量”、“器”、“聚”四项设计特征,考证语料库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源流。语料库研究哲学背景深厚,语言学发展脉络清晰。将语料库研究全然视作研究方法有悖史实。语料库研究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学发展史。20世纪上半叶是语料库研究1.0时代,也可称为前电子语料库时代。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几乎可以等同视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的语料库研究2.0时代委身于形形色色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之中。在大数据技术推动下,21世纪的语料库研究3.0时代,借助集成丰富语境信息的关联数据(linked data),定能将语言学塑造成领先学科,于语言描写和阐释两方面皆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