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专题 | 冬天,想起了老师肖忠华
2016/01/06
2016年1月2日,国际知名语料库研究学者、华人语言学研究学者的杰出代表肖忠华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0岁。斯人已逝,然而我们不该忘记一位鞠躬尽瘁的师者,一位满腔赤诚的学人。我们想通过肖教授身边师友对他的追忆,尽量立体地去还原这位可亲可爱的学者的生平。这样一位怀着家国情怀去做一份事业的学者,永值得我们怀念和尊敬。以下纪念散文来自肖忠华教授往届学生,浙大外语学院2010级博士邵斌。
2016年1月3日。晚间。我在浙大外语学院的网页里随意浏览,遂想起肖忠华老师,于是第N次进他在兰卡斯特大学的网页上去看。上头有几句话大体是说,“我因病重已退休,此后将作为本校的客座/荣誉教员。在本网站可找到一些论文以及语料库资源,希望对大家有用。此外,我已经不再带博士了,请申请者在系里选择其他合适的导师”。网页上的时间定格在2015年8月27日。看后非常难过。我又看了看他的publications,发现还有新的论文将要发表(forthcoming),便想或许他的病已经稍好。想着等手头的事忙完了,过年前给他写信表示问候。
1月4日早上起来,突然看到微信圈里有人说,肖老师于1月2日在兰卡斯特去世,享年50岁。顿时觉得悲从中来。再思忖昨晚上浏览其个人网页,那时分其实他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巧合么?在他逝去的那一刻,我静静地翻看着他所走过的道路,其实已经是在缅怀他了。在昨晚那个冬夜里,想起了老师肖忠华。
肖老师的语料库语言学是浙大外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记得2011年春天听他上“语料库语言学”,那一年度的课程是在晚间,我有时需要在自己的学校(浙江财经大学)上完课,然后开着车赶到浙大紫金港,经常在走廊上吃炒粉干当晚饭。为什么非得赶去听一门不算入博士学分的课?实在是这门课太有用,肖老师又上得特别好,英文又特别的纯正。他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上课最有条理、从头至尾一句中文也不夹杂的老师。换言之,他把兰卡斯特语料库语言学的课堂整个搬到了浙大紫金港!那时,肖老师的主要时间已经在国外,只是在春季来浙大给研究生开语料库语言学的课程。原因之一,我想可能是他实在太钟情学术,舍不得离开英国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的良好氛围!
浙大的研究生何其有幸,能在每年听到肖老师的课!可以这么说,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肖忠华证明了中国人可以和西方人做得一样好,甚至是后来居上!这只要看看他publication中过去十五年来发表的50余篇国际论文,10余种著作,还有20余篇论文集论文就知道。只要涉及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语言对比、英汉互译以及汉语研究等领域,最先跳入西方人视野的中国人可能就是肖老师了。他是那么热心学术,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就组织了四届!他是那么乐于助人,诸多中国学者就是通过他走向国际的舞台!我常常想(虽然从未听他谈起过),他也许就是有这样的使命感:一定要让语料库语言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定要让中国的语料库学者团结一致,走向世界,最后为世界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贡献中国人独有的力量。
他对于学生是很热心的,每次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语料库语言学总有些软件是商用的。他总是在版权的范围内给我们提供方便。譬如,他给我们电脑装上一款商用软件,但又不告诉我们密码,这样这个软件只限于我们个人做学术使用。我还记得在2010年12月的一天,曾单独约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去请教他语料库的问题。碰巧另外还有一位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在那里。他细致地帮我解决语料库中的操作问题,还拷给那位老师一些关于data-driven learning的文献。他说提倡data-driven learning的那位专家已经离开人世,他网站上这些东西还非常有用,但很快就被清除了,幸好他事先把这些文献下载了下来,或许对别人的研究有用。我当时听了心里就酸酸的,人走茶凉,似乎国外也是如此。
肖老师对学生的好,还体现在细枝末节当中。我12年4月出国,他在当月28日给我的信里写道:“在比利时还习惯吗?”在6月的信里又提到“希望你在比利时生活还习惯。”由此可见,除了学业,他也关心学生的生活。
后来,偶尔也会在邮件里问他一些语料库的问题,他每次都言无不尽。2012年写了两篇文章,曾寄给他看过,他还给我认真改过字句。那年我出国之前,曾请他来我们学校做一个讲座,涉及汉语译文语料库的语言特征。记得那次他提起,他去兰卡斯特原先是想跟G. Leech学习的,但Leech退休了,于是换了导师。还记得他提起自己汉语功底还不错,写的东西文从字顺。我们一般都觉得他英语特别好,不成想他最看重的是还是自己的汉语。可见,他骨子里就是看重他的名字“肖忠华”的。
再之后是2014年4月,我在浙大听说肖老师身体不好,当天就写信给他:“肖老师,听说您最近身体不太好,不知是否如此?我非常难过,您的语料库语言学课程,是浙大外语学科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学生从中最受益的课程。盼望您能早日恢复健康!” 之后他回信说,“我今年Easter没有回来。我去年年底检查得了胃癌,幸好发现及时还能通过手术治疗。我目前在休病假,已完成手术前三个疗程的化疗,现在在等待做手术。本来是安排在下周一,但由于监护病房没有床位只好推迟。手术6—8周后还有三个疗程的化疗,估计要到8月份才能结束,之后再休息康复几个月上班。”我又回了信,信中说:“英国医疗条件较好,我想一定能治好您的病症。还希望您能乐观坚强与病魔做斗争,多休息为主,工作的事应尽少考虑,心平静气养病较好。研究是一辈子的事,不必急在一时。希望您到了Leech那个年纪,仍在快乐地做语料库研究!等您病愈了,回国再来我们这边做一个有关语言学的讲座吧。”
翻看邮件,发现与他最晚的通信是2014年的8月。后来虽然挂念,但想着不便打扰他休息,就没再写信。偶尔从师友口中得知他的消息。譬如,2015年春,邀请北航一位老师讲座,他说正在为肖老师的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一书撰写书评,拟发表在国外的语料库期刊。2015年夏天在北外见到他的研究生,聊起肖老师。还有一次,听说他在兰卡斯特大学退休了。我们一直盼望的是,有一天他又披着他那艺术家的发型,来到浙大紫金港的课堂,让那一口纯正的英语,那引人入胜的“语料库语言学”课程在启真湖畔重新回荡!
然而,永不再!还记得语料库语言学家Leech的自传中最后那句话,“Old professo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教授不死,只会远逝)。2014年,Leech最终在他的兰卡斯特办公室里静静地逝去了。时隔不久,则是肖忠华,那个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Richard Xiao!可惜的是,肖老师还远远没有old,他甚至还不是professor!他本不该随风而逝的。然则,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的为人,他的为学,将永远留在浙大启真湖畔,留在兰卡斯特的校园内外,留在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史上。他的离去,让我们这些学子,在这个冬天,久久地想起老师肖忠华。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