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6期抢鲜看
2015/12/31
语言研究
自由间接言语的语义两面性和叙事双声性
摘要:本文从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和语义语用上的双重性对自由间接言语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人们通常把自由间接言语视为一种介于直接言语和间接言语之间的转述形式,但是其形式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语篇中判断是否自由间接言语主要应参照其语境上下文。在语义和语用功能上,自由间接言语在语义和语用功能上也有其独特之处。除了经常提到的讽刺效果和即时感,在新闻语篇中其两面性和即时性经常被用于掩饰其转述特征,以利于转述者将一种观点表述为一个事实。
关键词:自由间接言语;两面性;语义;修辞
人际映射机制初探
张玮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考察话语交际的认知构建方式。研究发现,言语交际经历了一个隐喻化的过程。作为交际主体的话语生成者(P)和接受者(R)能够形成P IS R这一元隐喻交际构式,引发了R→P的人际映射,并在交际客体和交际资源的协调下进行运作,产生不同的映射类型。研究表明,人际映射机制在言语交际的产生和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言语交际;隐喻化;人际映射;运作机制
新N1N2构式语义建构的认知研究
刘晓环、王军
摘要:针对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常规N1N2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的静态描写之不足,本文以汉语非常规的新N1N2构式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类构式动态的语义建构过程并为其创建了语义建构模型。在该模型中,投射与突显是语义建构的基础,压制与匹配是语义建构的关键。通过投射,事件域中原本不起眼或并不常见的属性特征或结构关系被突显出来,符号化为N1和N2。N1和N2中与构式义相关联的语义特征在构式与词汇双向互动的压制下得到突显。然后,通过与事件域背景知识的匹配,冲突的语义部分开始相互协调并达到语义和谐,从而实现对新N1N2构式的语义建构。
关键词:N1N2构式;投射与突显;压制与匹配;语义建构
基于“去/再范畴化+”的“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分析模型
王天翼
摘要:本文试将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拓展为“(去/再)范畴化+ ”(“+”指“隐转喻机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汉语口语中常见话语结构形式——“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特征。该构式具有明显的口语和会话特征,表达自然新奇;A与B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呈多样性,趣味盎然,彰显接话者的智慧,主要含“善意调侃、讽刺幽默;怀疑否定、不屑一顾、蔑视戏谑、嘲笑反讽”等语用含义,为范畴化研究提供了鲜活和可靠的语料。本文也丰富了新认知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关键词:(去/再)范畴化+ ;隐转喻;“A,还B呢”语对构式;新认知语用学
翻译研究
后严复话语时代: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拓新
刘军平
摘要:本文探讨了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继承和拓新,考察了叶君健对严复的“信达雅”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独特阐释观。叶君健对严复的“雅”的内涵的拓展在于,“雅”不只是一种修辞或风格上的文雅和典雅,更是译者的一种文学情怀和个性表现。叶君健翻译中的创造性阐释观与严复的按语阐释的理念异曲同工。不仅如此,叶君健的“翻译报国”与严复的“救亡图存”的翻译动机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叶君健在诸多方面极大地拓展了严复翻译思想的阐释空间,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叶君健;雅;个性;再阐释;翻译报国
《论语》及其英译本中投射语言结构的功能语篇对等研究
曾蕾胡、红辉
摘要:《论语》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古代记言语篇体裁,全书约百分之七十的篇幅由投射语言建构,但目前探讨《论语》译文中投射语言的对等性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功能语篇翻译分析为理论依据,通过探讨《论语》与其英译文中投射语言结构的功能对等,指出了译文中投射语言结构基本实现了相对对等。同时,本研究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方法对翻译研究中“相对对等观”的解释力与适用性。
关键词:《论语》;投射语言结构;功能语篇对等
达文波特英译《萨迦格言》特色研究
李正栓、赵春龙
摘要:《萨迦格言》是藏族格言诗代表作之一。迄今五名译者将其译成了英文,而达文波特英译本是第一个全译本。对其研究后发现,该译本从形式上来说是以诗译诗,保留了文本的诗歌文学性;从内容上来讲保留了格言诗的道德寓意和价值观;从注释而言强化了说教性。达文波特译本有几个特征:体例完备,附有评论;注释详尽,不厌其烦;自由体建构;宗教寓意明显;词汇丰富,祈使句多。达文波特对传播中国文化有一定贡献。
关键字:达文波特;《萨迦格言》;文本特征/译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