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紧随新趋势,探索新方法 ——“第五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12/15
12月12日-13日,来自全国各地15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外语演讲与写作教学专家、高校外语教师及外语演讲与写作研究爱好者齐聚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外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围绕“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的新趋势与新方法”这一主题,邀请国内外演讲与写作教学领域专家做主旨报告与专题发言,并设置不同主题的分会场,为专家和教师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12月12日上午,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平教授及中国外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文教授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向所有与会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热烈欢迎。徐建中总编辑特别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并对会议的圆满举办充满信心。王建平教授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的实际,指出当今社会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演讲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领导力的提升。中国外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任文教授回顾了历届研讨会的情况,指出新时代对演讲和写作教学提出了新需求,并肯定了外研社在演讲与写作教学方面的工作,指出“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事对于演讲与写作教学的推动作用。
徐建中总编辑 | 王建平教授 | 任文教授 |
研讨会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分组发言、教育论坛、示范课展示与交流等环节,紧凑的安排、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将会议推向一轮又一轮高潮。
主旨报告
本次研讨会邀请国际演讲教学与研究权威专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Stephen Lucas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贾国栋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做了主旨报告。
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的新趋势与新方法”,而Stephen Lucas教授则在古罗马教育学家昆体良的著作中挖掘现代教育的启示。Lucas教授认为,昆体良的很多教育理论——诸如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使教学的过程充满乐趣等——即使是在今天仍然适用。说到昆体良教育思想和演讲与写作的关系,Lucas教授特别强调摹仿(imitation)的作用,他指出,摹仿在古希腊就被广泛运用于绘画、诗学、演讲等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摹仿优秀作品获取技能,从而创造出超越被摹仿物的更优秀的作品。说到写作,Lucas教授特别指出写作必须发自内心,演讲与写作的训练必须同时进行,相互促进。最后,Lucas教授认为,在昆体良所有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一个好的演说家,崇高的道德品质是第一位的,而完美的演讲技巧是第二位的。Lucas教授谈吐幽默,不断与现场听众交流,他的报告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演讲范例。
Stephen Lucas教授 |
孙有中教授的报告围绕演讲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展开。孙教授将演讲与写作教学中三个重要的元素(内容、形式和听众/受众)比喻成三个齿轮,而思辨能力则是内在驱动力与内容的核心。孙教授结合思辨能力的各个方面,阐释了思辨能力的概念与定义,孙教授结合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思辨阅读、头脑风暴、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针对演讲及口语教学,孙教授认为口语课程设计应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对话、讨论、演讲、辩论技能。
孙有中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有着开设演讲课程的优秀传统。人大外国语学院贾国栋教授以本校开设的英语演讲课程为例,探讨了在大学阶段设置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贾教授认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全新时代,国家亟需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的高端人才,而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贾教授从教材选择标准、师资力量、教师培训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演讲课程建设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资源等解决方案。最后,贾教授总结道,将演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意义重大,并鼓励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
贾国栋教授 |
何莲珍教授的报告关注提示(prompt)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对写作者的影响。她的研究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中选手的作文为样本,对写作赛题对选手作文以及评分结果产生的影响做了科学严谨的分析。何教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如话题熟悉程度、任务难度、任务类型、每一位参赛选手对话题提示认知的主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实际写作表现等。分析结果显示,选手对话题的熟悉程度会对他们的写作表现产生相当大的积极影响,而选手对话题难度的认知则会对他们的写作表现产生消极影响,但影响不大。何教授的报告给予与会者很大启发。
何莲珍教授 |
专题发言
12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宿玉荣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分别针对演讲与写作教学与研究进行了专题发言。
宿玉荣老师作了题为A Survey of Research Advances on Public Speaking Course in English in China and Abroad from 2004 to 2014的报告,回顾了过去10年里中外关于英语演讲课程的研究各80篇,包括研究领域的分布、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化、研究方法的类型、研究的主题等等。她提出,在中国,英语演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和研究相对独立,缺乏比较好的连接。且因为中国的英语演讲属于二语演讲范畴,它需要经历一个本地化过程,这个过程也将给英语演讲教学者和研究者带来不少挑战。
宿玉荣老师 |
杨鲁新教授的报告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从二语写作教师的实践经验出发,给英语写作老师提出了很多帮助学生掌握二语写作技能的方法,比如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故事进行改写。同时,杨老师还强调写作教师反馈的重要性,她认为教师应当给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来鼓励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针对哪些错误类型需要反馈,杨老师也给出了具体的甄别方式。
杨鲁新教授 |
数字教育与教师发展论坛
为了积极响应数字化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演讲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12日晚,主办方特别举办了数字教育与教师发展论坛,邀请四川大学任文教授和殷明月博士以及金陵女子学院杨玲老师分别做了相关报告。
任文教授和殷明月博士的报告Bring the Lectures Home—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APS将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引入演讲教学,为演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她们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媒介和传统面对面的讲授结合进行。接着,两位老师以四川大学《演讲的艺术》课程设计为例,从课前、课中、评估阶段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详细展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演讲课程的操作过程,并对比分析了接受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和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之间的表现区别。
任文教授 | 殷明月博士 |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讲授演讲课程的杨玲老师,则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带领听众走近演讲教学。与多数报告人的经历不同,杨老师的授课对象是美国学生,她的题为Teacher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Teacher’s Beliefs on Teaching Innovation的报告,更关注的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杨老师对比了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以及自己通过5年来的教学,有了哪些自我成长,从而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
杨玲老师 |
论坛最后的问答环节,宿玉荣、万江波、顾秋蓓、任文、殷明月、田朝霞、杨玲、董海滨、刘宏涛等具有丰富演讲教学及研究经验的专家、老师同台,解答现场老师的提问,台上台下一起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商讨教学问题,每一个人都收获良多。
分组发言及示范课
为了让与会教师有更深入的交流,研讨会设置了五个主题鲜明的分会场,参会老师根据不同研究和教学领域,分别围绕演讲教学新趋势及新方法、演讲教学课程、演讲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思辨与写作教学、写作评分及理论支持等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交流。五个平行分会场,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48名教师相互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除了以上报告与讨论,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演讲与写作课堂,主办方还邀请来自西北大学的宣菁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与写作教学团队的外教分别为与会教师展示了演讲与写作的示范课。
尾声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紧凑而充实。闭幕式上,徐建中总编辑深情致辞,他向不畏严寒、勇敢踏出舒适圈的参会教师表示感谢,徐总编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Lucas教授。自从2001年Lucas教授第一次来中国进行演讲教学的培训,到这次研讨会,已有14个年头,这期间有成百上千的中国老师以及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受惠于他的教诲。一个小小惊喜的环节将整个闭幕式推向高潮,会议期间,主办方邀请参会教师给Lucas教授书写祝词与寄语,并制作成精美卡片送给Lucas教授。 感动之余,Lucas教授回顾了自己14年来和中国演讲事业的点滴, Lucas特别强调,今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手的水平之高、赛制之科学、赛题之专业都是前所未有,大赛选手的表现与研讨会教师交流的充分,让他看到了中国演讲教学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而这,离不开不断发展壮大的演讲教学队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两年一届的全国演讲与写作教学研讨会在温馨与感动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