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ELF8第二日特邀专题研讨1——ELF and 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 Recent findings
2015/08/28
第八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第二日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举行了第三场特邀专题研讨,主题为ELF and 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 Recent Findings。
专题研讨会的主持人是格里菲斯大学的Andy Kirkpatrick教授,其他先后参与发言的还有同样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的Ian Walkinshaw、Sophiaan Subhan和Ji Ke。
Andy Kirkpatrick教授
Andy Kirkpatrick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英语作为通用语(ELF)语料库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目前该项目主要由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VOICE(The Vienna 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团队及亚洲英语语料库ACE(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团队共同负责,这两个团队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09年至2015年间,该项目由Andy Kirkpatrick教授领导,香港教育学院Wang Lixun博士协助调研,John Patkin主要做转录工作。
Ian Walkinshaw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Ian Walkinshaw 率先做了主题为 Rapport management, teasing and impoliteness: New findings from 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的专题展示。他的展示以ELF pragmatics为话题,在Seidlhofer (2004) 教授论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ELF谈话的三个方面: 1)支持性与合作性(supportive and cooperative); 2)戏弄/嘲笑的非普遍性 (teasing/mock impoliteness uncommon); 3)鉴别对方话语冒犯与否的滞后性(suspension)。Walkinshaw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和亚洲英语语料库,研究结果证实并发展了以上论点,同时也有新的发现。他通过不同的语料片段展示了ELF谈话中合作与非合作(supportive and cooperative)、缔结取笑(bonding teasing)与辛辣嘲弄(biting teasing)的实例,得出如下结论:1)谈话中是否遵循预设的惯例与语境密切相关;2)非正式语境下更可能出现支持与合作和缔结取笑(bonding teasing);ELF 使用者对于话语是否构成冒犯不急于下判断(suspension);3)正式语境下支持与合作较少,辛辣嘲弄(biting teasing)更多,人们急于对话题的冒犯与否下定论(immediate judgment)。
Sophiaan Subhan
其次发言的是Sophiaan Subhan。他以越南语料子库中的一个有趣表达the belly button of the whole galaxy为引子,开启了主题为Negotiating intercultural meanings in 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的专题展示。通过对来自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中国等亚洲国家ELF使用者对话的分析,Subhan阐释了文化自觉(cultural cognition and language)与文化模式(cultural schema)两个议题。通过案例分析,他指出:集体自觉意识(collective cognition)塑造了ELF使用的特定群体,这种自觉来自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跨越时空的知识;英语不再被视作是与传统主导国家(如英国)文化相联系的语言。而文化模式(cultural schema)作为一种次级模式(sub-class schema)可以促进群体中的个体进行文化意义的沟通。文化模式包含了话语行为背后共享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相互问候致意的方式彼此不同,前者倾向于问“您吃了吗?”,后者则以与宗教意义紧密联系的Assalamualikum(意为愿你“心地平和”)来相互致意。Subhan 探究了ACE 语料库中来自不同一语背景的亚洲ELF使用者如何突破语言和文化障碍,从而进行文化概念磋商(negotiation of cultural conceptualisation)的问题。
Ji Ke
随后,Ji Ke做了主题为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ELF by Chinese users in ASEAN-China communication contexts的专题展示,讨论了中日韩语境下(China-ASEAN+3)中国人对于ELF的使用情况。Ji Ke的数据来自于ACE的一个子数据库,该子数据库主要收录中国的一些电视台和网站播出的英语谈话节目,节目主持和嘉宾都是来自China-ASEAN+3国家的中国人。Ji Ke主要探讨了如下两个问题:
1)在ASEAN-China contexts 语境下,中国ELF使用者展示出的“非语言学特征”(non-standard (NS) linguistic features)是什么?
2)在此特殊语境下,说话者为实现交流成功而采取的语用学策略(pragmatic strategies)有哪些?
通过分析14场访谈节目长达6小时20分的数据,Ji Ke 发现,这些非语言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词汇创新(lexical innovation)、介词滥用/误用/省略(extra use/ different use/ omission of prepositions)、单复/主谓不一致(singular-plural/ subject-verb disagreement)、主语/宾语/助动词省略(the omission of Subject/ Object/ Auxiliary)、鲜见反意疑问句 (few tag questions)、重复 (repetition) 等方面。中国ELF使用者倾向于采取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模仿(echo)和引用(referring)等策略。但是Ji Ke同时指出,这些非标准语言形式在ELF交流中几乎不会引起误解或造成交流障碍。
Andy Kirkpatrick教授
最后,Andy Kirkpatrick教授做了题为The Asian Corpus of English (ACE): Suggestions for ELT Policy and Pedagogy的发言。他的专题展示详细分析了基于ACE语料库的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提出的假设是:母语为马来语/印尼语的说话者不会在英语口语中标记时态,因为其母语没有时态标记。这种不标记的特点被认为是马来英语的特点之一。然而对总时长为16小时的语料进行分析之后,Kirkpatrick和他的团队发现,应该含有语法标记的413处语法现象里有306处被进行了标记;如果将话题细分,“非正式(informal)”语境下被标记和未被标记的数量分别为153和100;在“正式(formal)”交流(如辩论动议)中,被标记和未被标记的数量则为152和7。因此,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否认了研究假设。总体而言,即使马来语是一门没有时态标记的语言,ACE的子数据库也表明,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s标记有多于无。第二个案例以几个多语背景下ELF使用话题为例,说明ELF在亚洲多语种背景下起着沟通文化价值观的“导管(conduit)”作用;英语正受到这些亚洲多语使用者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英语正在成为一种亚洲语言(an Asian language)。
鉴于此,Kirkpatrick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1)亚洲的多语使用者可以成为EL教师(而非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2)ELT教材应该以亚洲文化为基础;3)多语使用者 (multilinguals) 应当成为学习者的目标/模范 (as learner targets/models)。
最后,Kirkpatrick教授得出两点结论:1)ACE项目有助于探究ELF和多语模式以及ASEAN/Asian 语境下ELF的文化导管作用;2)ACE语料库将成为这一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源。
Barbara Seidlhofer教授提问
发言结束后,Barbara Seidlhofer教授、Jennifer Jenkins教授、高一虹教授等人对特邀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提问。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学者就新加坡本土语言(马来语、汉语等)逐渐衰颓的情况进行提问,请教如何在语言政策方面保护本土语言。Kirkpatrick教授指出,中国等国家的情况与新加坡类似,英语被引进正式教育体系的时间正在逐步提前。然而对ASEAN国家而言,为了达到培养多语使用者(multilinguals)和保护本土语言的目标,推迟英语教学的起始时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小学课堂应重视母语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可以侧重培养英语技能。
本次专题研讨会围绕ACE语料库的数据分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对于亚洲国家英语语料库研究、语言与文化身份多样性、语言政策、多语能力培养等领域的研究均富有启发意义。
(撰稿人:樊怡晨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摄影:何研 外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