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充分细致的筹划、安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于8月1日-2日在杭州之江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英语专业教师参加了研修班,围绕“提升思辨能力,培养专业人才”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和交流。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及专业知识提出要求的同时,明确提出,“要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特别强调了在国家人才战略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国家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这些新的需求的同时,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自身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使英语专业摆脱以认知、理解、应用为主的语言技能学习层面,更加注重分析、评价、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英语专业面临的共同任务。在这个背景下,本次研修班提出了“提升思辨能力,培养专业人才”的主题,邀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刚教授作主旨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利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在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李朝晖老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终身职教授刘军博士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詹成副教授分别就英语专业各类课程的思辨能力培养作了专题报告,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
研修班在外研社总编辑徐建中的主持下掀开帷幕。徐总编首先代表外研社对暑假期间不辞劳苦前来杭州参会的专家和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外研社暑期教学研修班一年一度,每年都有不同的安排,但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促进专家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促进各高校间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作为教材开发者的外研社与作为教材使用者的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徐总编对高英分社今年主办的研修班作了简要介绍,希望与会教师在两天的研修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有所收获。最后,徐总编表示,外研社将始终坚持专业、学术的出版路线,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与学习资源,推动外语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朱刚教授在题为“英语专业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主旨报告中,首先对思辨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了概括。朱教授在对英语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分析之后,强调了英语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英语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整个英语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朱教授的报告有理有据,对英语专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了阐释,让与会教师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有了宏观的理解和把握。
金利民教授通过题为“口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报告,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与参会教师分享了北外口语教学改革的经验。金教授首先介绍了北外口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她说,目前,随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普遍提高,英语专业的定位出现模糊,教师、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产生了困惑和质疑,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辨缺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新型人才得到更多重视,这些都要求英语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金教授还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高级思辨能力,即分析、评价、综合、创新的能力,英语专业亦不例外。在此基础上,金教授对北外口语改革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她说,改革的总的目标是让学生learn English, learn to communicate,learn to think through speaking。她详细介绍了北外口语课程改革后“交际口语、公共演讲、课堂辩论、议会制辩论”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程设置,分享了口语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并通过研究报告对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说明。最后,她总结道:对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尽快确定学科定位,使外语技能教育与学科教育和思辨能力发展并行。只有这样,英语专业才能得以发展提高。金教授的报告令与会教师耳目一新。同时,她独到的见解、科学翔实的认证、深入浅出的分析也博得了在座教师的热烈掌声。
张在新教授在其报告“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中,结合其主编的教材《英语写作教程——从创新思维到批判思维》,对思辨能力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融合作了精彩的讲解与分析。张教授通过丰富的实例对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训练进行了详细阐释,他鲜明的观点和丰富的实例活跃了会议气氛,令与会教师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领略了大家风范,受益匪浅。
李朝晖老师就思辨能力和精读课程的结合作了题为“精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报告。首先,李老师从精读课程的教学目标、阅读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阐释了思辨能力在精读课堂上的重要性。随后,李老师围绕课前、课堂、课后各环节的安排、设计,对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作了具体细致的介绍,并以《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中的一篇课文为例进行了教学示范。李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生动切题的示范,令与会教师对精读课的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刘军教授在其名为“文学和思辨”的报告中,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语教学的历史,并分析了不同模式的学校的不同课程设置,刘教授指出:英语教育应以英语基本技能为基础,但绝不能离开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说,文学文本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语言技能,也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因为文学文本表面上是故事,实际上在提出历史问题、哲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对如何提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思考便是提升思辨能力的过程。刘教授以两篇文学作品为例,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在文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刘教授风趣的谈吐、生动的举例和细致的讲解深深地感染了在座老师,令他们对文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詹成老师通过报告“翻译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介绍了翻译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传统翻译强调译者的工具性和机器性进行批评的同时,詹成老师提出,翻译与思辨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他通过多个案例,表明译者在进行翻译时绝不是进行机械的转化,而应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辨析,理解源语的内涵意义。最后,詹成老师利用口译听辨、信息加工、逻辑重组等部分的教学环节示范,演示和讲解了思辨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宝贵实用的教学建议。他细致投入的讲解、妙趣横生的案例、精彩深入的示范赢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加强交流,互通有无,研修班在每场报告的提问环节之外,还设置了专家与教师的交流活动。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就自己感兴趣的、有疑问的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期间气氛活跃,教师的提问铿锵有力,专家的回答妙语连珠,在座教师汲取精华、深受启发,与会专家也对提问教师的思考和见解表示了赞许。此外,课间、课后,教师们也热情地与专家作了更深入的交流,专家的耐心和配合令他们深受感动。
本次研修班从主旨发言到专题报告,再到交流讨论,都精彩纷呈、掌声不断,专家耐心细致、深入浅出,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使本次研修班圆满取得了预期效果。与会专家和教师纷纷感谢外研社提供了这样一个探讨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在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教学方面受到了感染和启发。
此外,8月1日晚上,外研社编辑与参会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就英语专业改革和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教师代表积极参加,畅所欲言,对外研社英语专业教材的专业、质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也为将来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整场座谈长达三个小时,气氛活跃。结束时教师代表仍觉得意犹未尽,希望今后能与外研社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合作。
研修班期间,外研社英语专业书展也得到了参会教师的广泛关注。每到休息时间,展台前便被围得水泄不通。参会教师对所展图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参会教师表示,虽然连续参加了几届研修班,但每次来都能发现心仪的新书。他们对外研社的出版速度和质量都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加强沟通,为中国英语教学添砖加瓦;也希望外研社不断努力,为英语专业打造更多精品教材,推动英语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