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促多元能力 新思路助立德树人——记“跨文化思辨育人教学理念与实践:以《新未来大学英语》为例研修班”
2021/07/28
7月22—23日,外研社2021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第三期——跨文化思辨育人教学理念与实践:以《新未来大学英语》为例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高秀平老师、青岛科技大学孟婧副教授、文华学院李玲副教授、湖北理工学院袁媛老师、内蒙古民族大学张苏扬老师主讲,以《新未来大学英语》为例,深入剖析全新提出的“跨文化思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落实路径,分享教学实践与授课经验,同时探讨在通用英语中培养职场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念与策略,以期为近200名参班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理论视角与设计思路,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本期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大学英语部主任高阿敏主持。面对新环境、新理念、新格局,高校外语教师需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定“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的信念。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师需要新理念、新思路,希望本期研修班能够帮助参班教师深入理解跨文化思辨育人理念,从而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与育人三位一体融入语言教学之中,有效拓展外语教学的维度与效度。
外研社高阿敏
理念阐释 教材剖析
孙有中教授作了题为“跨文化思辨育人”的专题讲座,对该教学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他首先解析了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新形势——一流课程的建设、课程思政的开展、教学方法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趋势等,无一不在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未来大学英语》以全新的跨文化思辨育人理念为指导,通过体验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借助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思辨语言交际活动、以及跨文化与思辨融合的语言交际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融合培养以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能力,促进立德树人。孙教授最后以六个单词精准概括了《新未来大学英语》的特色:fascinating, up-to-date, transferable, uplifting, rewarding, easy(“future”),期盼大学英语教师能借助这一新理念与新教材,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崭新未来。
北京外国语学孙有中教授
随后,高秀平老师以“跨文化思辨育人理念落实与活动设计”为主题,阐述了该理念如何体现在《新未来大学英语》的宏观和微观设计之中。高老师首先从难度、级别、分册语域、单元结构四个维度梳理了教材整体概况,并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 4为例,从单元主题、主角与剧情设定、输入素材与产出任务的关联、能力培养在活动设计中的具体落实等层面,详细分析了跨文化思辨育人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为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北京语言大学高秀平老师
实践分享 教学示范
教学实践分享板块中,孟婧副教授、李玲副教授和袁媛老师分别结合各自院校不同的校情与学情,从教学设计、教学建议、应用成效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新未来大学英语》的试用经验与感悟。孟婧副教授以每单元6课时的教学安排进行授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增加高阶能力考核点,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多元能力,该课程已被评为2021年第二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李玲副教授的教学安排为每单元8课时,以“三线索”——主题内容线+能力线+思政育人线——设计单元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学用一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各环节采取“本校化”等创新设计,教学成效显著。袁媛老师的教学安排为每单元10课时,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享,展示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备考需求深挖教材内容,依托项目驱动和小组互动实现学以致能、学以促考,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能力提升明显。
青岛科技大学孟婧副教授
文华学院李玲副教授
湖北理工学院袁媛老师
在三位老师的分享之后,内蒙古民族大学张苏扬老师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 3的完整单元内容为例进行了教学示范。张老师结合本校情况,从学情分析、课时分配、教材内容选取与处理等方面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梳理了各教学环节目标落实与活动实施步骤,向参班教师具体展示如何使用《新未来大学英语》开展实际教学。张老师最后提到,过去一年使用教材从刚开始的困惑到后期的享受,打造了师生学习共同体,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多元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内蒙古民族大学张苏扬老师
为加深参班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研修班特别设置教学设计实践环节。全体参班教师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 6和《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Unit 1为例,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案。北京工商大学唐亦庄老师、青岛科技大学陈超老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宋博老师、华中农业大学艾蓉老师、湘潭理工学院孙远老师和燕山大学高灵新老师代表各自小组进行了精彩的教学设计分享,几位主讲专家给予了个性化点评与针对性建议。这一环节极大促进了教学的交流分享,有效提升了研修效果。
小组活动成果展示
职场学术 拓展外延
为进一步赋能大学英语教学,兼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通用英语能力的基础上,也应同步注重职场能力和学术能力培养。杨莉芳副教授作了题为“通用英语中职场能力培养理念与策略”的发言。她指出,职场能力既是人才发展的必备素养,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明确要求。随后,她以《新未来大学英语3A》(职场篇)为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材设计与教学环节中,如何实现语言能力、职场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如何利用产出导向和体验式学习,设计层层递进的职场任务与活动,并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
潘海英教授则阐述了如何在通用英语中进行学术能力培养。她点明了培养学术能力是学生个人发展和专业学习的必然要求,并对学术能力的基本培养原则和能力框架进行了界定,随后基于《新未来大学英语3B》(学术篇)阐释了有效培养学术能力的手段,即培养多种语言技能、设计多种任务类型、搭建产出导向的脚手架以及设定真实多样的学术场景。最后,潘教授对于如何使用教材提出了建议,她指出广大教师应从角色和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变,在使用教材时应动态调整、灵活运用、持续反思,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体验。
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
在为期两日的研修班中,参班教师专注聆听专家讲座,热情交流互动,认真撰写反思日志,积极参与小组探讨,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索了跨文化思辨育人教学理念与《新未来大学英语》这套教材。期待各位老师带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考和新收获,打造更有温度、有情怀、有跨文化思辨育人内涵的课堂,开启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篇章!
反思日志摘录
● 经过一天的培训、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详细了解了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思辨、育人三位一体的理念,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去贯穿使用这一理念。
—— 邹老师 石河子大学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新未来大学英语》通过设定任务、项目,以任务推动学生完成学习过程,通过做而学(learn by doing),通过反思而学习(learn by thinking)。“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习得了语言知识,并把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技能,同时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 李老师 苏州科技大学
● 《新未来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理念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其中材料选择有很强的育人功能。通过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状态,勤加思考,培养创造性和创新型人才。
—— 牛老师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 今天听了孙教授和高老师对《新未来大学英语》的介绍,感到非常振奋:外研社为大学英语教学贡献了这么有前沿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教材,紧跟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关切。这一定是一本师生都很喜爱的教材。
—— 苏老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FLTRP
研修资源推荐
研修通知 | 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研究(8月19—20日,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