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常态 笃行新实践 建立新范式 ——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学发展探索
2020/06/08
6月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学发展”智慧讲坛数字专场活动顺利举行,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多位领导专家通过在线会议方式,与全国超千所高校的近2000名同仁共商高等外语教育新命题,共议未来育人新格局,共建智慧教学新范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先生首先致开幕辞,欢迎各位嘉宾及参会人员。他指出特殊时期国家赋予教育领域育才新使命,同时技术与教育的加速融合也使教育迈向“互联网+”“智能+”新常态,院校及师生抓住机遇、主动求变,推动“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转变。外研社和外研在线在新形势下,将秉持“怀抱理想、勇于作为、敢于担当”信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高校需求,始终与高校携手战斗在外语教学改革第一线,共同推进新实践发生,助力新范式建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先生
主旨报告:高屋建瓴,明确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徐晓飞教授以“从应对疫情走向智能时代新常态的在线教育”为题做主旨报告,深度解读我国在线教育的经验与研究成果,系统总结疫情期间高等教育的典型教学模式及其变化、效果,并就在线教育及慕课在此过程中的“建学用管”进行了总结。徐教授剖析了高等教育新常态发展新思路,指出“智能+在线+教育”是智能时代的在线教育新内涵,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相融合将成为在线教育未来发展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高校应“以高质量慕课促进高校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助推高等教育变革、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他号召全国高校合力共建精品外语慕课资源,形成中国特色智能化外语教育模式与生态,希望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能够为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发挥桥梁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教授
专题报告:举措与实践
快速响应政策,合理拟定方案,保障教学进度不落后、教学质量不下降,是疫情期间院校行动的首要原则。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莉文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曲鑫教授站在管理者视角,基于院校实践与大家分享了新时期育人新风向。
李莉文教授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疫情期间高教领域的工作发展走势和技术应用成效,详细阐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并从自身教务管理和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大学外语教学后续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北外智慧环境建设与探索全面围绕 “教、学、评、研、管”工作展开,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发展智能平台、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iTEST、iWrite和Utalk等产品和服务的支持下,打造了完整的在线教学新范式,并为在线教务管理、教学实践经验累积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和案例支持,也极大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疫情后,随着外研在线智慧云盒对线下教学场景的升级和迭代,为混合式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李教授在分享最后指出,院校要加强鼓励性政策机制建设,院系要加强校企合作,教师要不断应变求变,才能落实课程革命和技术革命改革,推动教育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而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莉文教授
曲鑫教授从历史传承、政策背景、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五个维度解析了北二外基于慕课的“建用学管”新模式。她表示,在线教学工作不仅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更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而在线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北二外的特色体现在内嵌式的复合式的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自建和引进两种渠道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围绕一流专业建设,自建系统化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作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积极将课程上线联盟平台;同时引入联盟平台6个语种18门课程,作为辅双跨专业复合学习资源,解决师资和场地局限,线上线下总体学分达到要求,满足相应辅双专业申请资格,可获得相应辅双证书,为人才培养提供夯实支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曲鑫教授
专题报告:教学与测评
“互联网+”场景下如何有效利用智慧测评检验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是不少院校关注的焦点。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彦灵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韩淑芹副教授、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少忠副研究员从测评和教学视角出发,阐释了院校通过智能评价方式实现“以练促学,以测促教”的经验心得。
师彦灵教授首先对院校大学英语评价体系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兰大自2019年改革后便建成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动态、全过程评价体系,涵盖水平考试、学业诊断考试、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四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依托外研在线iTEST智能评价系统,完成新生分级考试、阶段性水平考试、随堂测验、期中考试及英语竞赛类测试等;第三阶段依托U校园平台,监测不同水平学生学习时长与成绩的关系;第四阶段则以线下方式完成,最终通过完整评价体系检测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和反思能力,保障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院校还基于智能测评开展相关研究,以期反哺院校测评设计,并最终支持教学升级。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彦灵教授
韩淑芹副教授带来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英语过程写作模式探索——基于iWrite在线智能写作平台的实践与反思》的分享。她以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构为切入点,紧密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开展系列工作。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能力测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四个方面,对课程模块、实践模块和在线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形成了“三型、三类、三级”课程体系。谈及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写作教学,韩老师从实践中提炼问题,从探索中总结经验,结合外研在线的iWrite在线智能写作平台,生动描述了大学英语过程写作的各个环节,展现了iWrite从写作策略讲解、到多维评阅、再到数据分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目前教育信息化2.0的新背景下,韩淑芹副教授也强调了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韩淑芹副教授
李少忠副研究员从视听说教学模式探索背景、视听说移动微学习模式构建、学校实践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详述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他表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转变。对于视听说移动微学习模式构建,他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交流平台上融合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如U校园、Utalk等。该模式的特点是教学并重,充分发挥移动微平台随时化碎片化的教学优势,保障听说训练的任务课上课下不间断。最后,李少忠老师也谈及Utalk平台优秀的技术服务支持以及系统优良的稳定性,并表示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生命线。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少忠副研究员
专题报告:研究与发展
由外研在线联合六所院校组成的“跨校混合式教学研究共同体”自2019年成立以来,取得显著成效。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杰辉教授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就该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初步成效及建设反思进行了详细介绍。胡教授认为,实现混合式教学效果提升,最终要落实到外语教师课程变革,教师是关键中介。PLC(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的搭建旨在通过基于真实校本问题驱动的特色混合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实践效果。他以共同体中的代表性院校实践为例,指出混合式教学研究的本质目标是新知识构建,PLC建设则是成员共建知识的过程。他鼓励全国外语老师积极学习、共同进步,引领混合教学实践和理论反思改革,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杰辉教授
特别活动:外研社U讲堂社区正式发布
智慧讲坛数字专场特别活动聚焦“教师发展”关键词,举行了“外研社·U讲堂社区”发布仪式。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教师发展中心总监陈静女士对项目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外研社和外研在线希望能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开放、互动、发展的教师在线社区,帮助教师提升理念、掌握方法、强化实操,并最终“构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共同体成员的跨区域互助协同及整体发展。”社区以钉钉平台为载体,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搭建完善顺畅的发展路径,并建立理念提升、教学示范、虚拟教研和交流共享四大核心板块,为教师营造更平等的对话学习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扫码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
活动最后,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先生发表闭幕致辞,他首先对所有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新形势下教育要顺在线大“势”、行改革之“是”、成千秋大“事”,在此过程中外研社和外研在线将以更加完整的教育生态与院校展开深入合作,从业务构念、产品设计和服务品质方面全方位赋能外语教育,推动实现外语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时代所需新人才。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