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二)
2018/04/20
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一)中重点介绍了其学科属性、语言观、学习观和研究对象,不知大家还记得吗?在(二)中,将重点介绍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重要文献,有兴趣于此的教师和研究者不要错过!
回顾(一)请点击: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一)
若要更系统、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理论,请关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8年5月5-6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的“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理论研修班”,研修班特邀社会文化理论权威专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James Lantolf教授主讲,带你由浅入深了解和探索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和发展,更好地解决在教学与研究中应用该理论时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更有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探讨外语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感受研修的快乐,享受知识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详情请戳以下链接:
扫描以下二维码,立刻报名吧!
一、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文秋芳
1. 中介论 (mediation)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且突出的概念是: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来中介个体和社会物质世界的关系。他认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必须区分两种心理功能——低级生物性功能和高级认知功能。前者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正如人不是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而是通过物质工具这样的辅助手段进行生产劳作一样,人也是运用符号(心理)工具(symbolic/psychological tools)作为辅助手段来控制和重组低级生物心理过程,这种控制使人有别于其他物种,是自觉而有意的,以间接地调节与他人、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Lantolf,1994:1)。物质工具指对自然的控制过程,而心理工具负责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认知功能,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掌控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过程。物质工具和符号(心理)工具是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的人类文化的产物,符号工具包括数字、计算系统、音乐、艺术成果、文学作品,尤其是语言(Lantolf,2000a:80)。通过社会互动,语言符号才开始在行为中由外到内发挥心理工具的作用。因此,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构成人类思维基础的生物机能不足以解释我们自觉并有意调节心理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特别是语言内化的结果。
2. 内化论 (internalization)
社会文化理论另一个核心的概念是内化过程。内化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因此,语言符号具有双重性功能:既是对外的社会交际单位,又逐渐转化为对内的思维单位,即人的社会交际和思维通过语言符号得到了统一。Kozulin(1990,转引自Lantolf,2006:90)认为:“高级认知功能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内化的过程。”低级生物性功能通过心理工具过渡到高级认知功能,高级认知功能最初都是社会的、外部的,曾是两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内化概念是指从社会系或更具体说是社会相互作用逐渐向个人内心品质转化的过程,并使个人掌控自己的思维生物器官——大脑。社会相互作用的影响在高级认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维果茨基指出,内化过程便是从人际活动的心理间平台(interpsychological plane)转化成个体的心理内平台(intrapsychological plane)的过程(Vygotsky,1987, 转引自Lantolf & Thorne,2007:207)。维果茨基认为内化是通过模仿机制形成的。维果茨基指出内化的关键在于人具备模仿他人有意活动的能力(1987,转引自Lantolf,2006:91)。在Tomasello(2003)提出的语言习得模式中,模仿起主要作用。但是,这里的模仿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法中听说法的概念,它不是简单地以不变的形式转变为心理内经验,儿童不是被动地对环境进行复制,而是强调在从心理间平台向心理内平台的转化中,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转化的推理过程。
来源:
文秋芳,2010,《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第八章“社会文化理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中国外语教育》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包括二语习得、教师教育、语言政策等。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
文秋芳
维果茨基不仅是理论心理学家,而且在心理学方法论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承认内省法、反应时试验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但认为只可用于研究低级的生物性功能;他认为不适于研究高级的、文化构建的思维形式(1978:60,转引自Lantolf & Thorne,2006:26)。维果茨基和他的追随者们发展了四类不同层次的历史的研究方法(genetic method),在二语学习领域主要提及的是他的微变化法或微观发生方法。他关注儿童个体的发生与发展,从探讨种族发生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入手,通过运用发生学分析方法考察人的发展起源和历史。第一种分析层面是物种变化分析(phylogenesis),指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其标志是工具的使用,尤其是符号形式的心理工具使人具有组织和控制心理机能的能力(Vygotsky,1978:109,转引自Lantolf & Thorne,2006:30)。第二种分析层面是文化历史分析(sociocultural history),关注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类文化发展的各种符号工具如何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第三种分析层面是个体变化或个体发生分析(ontogenesis),主要关注儿童在成熟过程中如何把中介方式,尤其是语言,融入自己的思维活动中。第四种分析层面是微变化或微观发生研究(microgenesis/microgenetic method),关注个体在与其环境之间真实互动过程的发展,同时考虑个体、群体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微变化法是通过专家和新手之间协作式交谈以获得新概念的局部的、情景化的学习过程。这四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重叠。例如,在二语学习研究中,既要研究特殊语言过程发展中的微变化,又要关注延续的个体变化发展,反之亦然。微变化研究法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恰当的观察周期、较高的观察频度、精细的数据分析(文秋芳,2007:138)。
来源:
文秋芳,2010,《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第八章“社会文化理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James Lantolf,秦丽莉
SCT的研究方法基本都具有追溯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辩证性。常用的实证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民族志
SCT框架下对L2学习者的观察,不仅仅着眼于心理测量方法的标准语言水平测试,而是根据被试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设计一些任务让学习者们参与其中,进而观测他们的学习情况,或是在被试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语言学习情况。
2)叙事法
Brunner(1991)是将叙事法引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人物,他认为人类在社会文化中的发展需要多维的分析,而不能仅仅依赖“硬科学(hard science)”的研究方法得到唯一标准化的结果,同时需要从被试本人对自身经历的叙事,来找出他们自身对构建某种经历的解读,描述形成某些结果的过程和原因。叙事法——尤其是第一人称叙事——在社会科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因为研究者传统上都会采用实证科学的研究范式,而后者往往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客观性。然而,我们认为第一人称叙事却可以在观察人类彼此之间的互动和行为时提供丰富的数据。
3)实验法
维果斯基认为通过实验室展开的实验法也很重要,但是他坚持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最终不应脱离“现实社会”(Cole et al.,2005:53),任何理论的最终验证都是在真实社会中实现的,因为只有在真实社会中人们才真正加入到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在实验室。在实验环境中,人们通常只是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他认为人类的高级思维功能不可能脱离社会学而被完全理解,也就是说人类的高级功能并不仅仅是生理产物,也是社会行为产物(Vygotsky,1997a:18)。所以维果斯基认为实验室是检验理论开始的地方,而不是结束的地方。
诚然,在SLA领域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不胜枚举,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是建立在以上三种研究方法之上,或者是与之结合的。
来源:
James Lantolf,秦丽莉,2018,社会文化理论——哲学根源、学科属性、研究范式与方法。《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三、重要文献
1. Aljaafreh, A. & Lantolf, J. P. (1994). Negative feedback as regu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8): 465-83.
2. Centeno-Cortés, B., & Jiménez-Jiménez, A. (2004). Problem-solving tasks in a foreign languag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1 in private verbal thin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4, 7–35.
3. Coughlan, P. & Duff, P. A. (1994). Same task, different activities: Analysis of 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 from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In J. P. Lantolf &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Norwood, NJ: Ablex.
4. Dunn, W. & Lantolf, J. P. (1998). Vygotsky’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Krashen’s i+1: Incommensurable constructs; incommensurable theories. Language Learning, (48): 411-42.
5. Frawley, W., & Lantolf, J. P. (1985). 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 A Vygotskyan perspective. Applied Linguistics, 6, 19–44.
6. Haenen, J. (1996). Piotr Gal’perin: Psychologist in Vygotsky’s Footsteps.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7. Lantolf, J. P. & Thorne, S. L. (2006).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Lantolf, J. P. & Yáňez-Prieto, C. (2003). Talking yourself into Spanish: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Hispania, (86): 97-109.
9. McCafferty, S. G. (1994). The use of private speech by adult ESL learn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profi ciency. In J. P. Lantolf &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pp.117-34). Westport, CT: Ablex.
10. Nassaji, H. & Swain, M. (2000).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o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 The effect of random versus negotiated help i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articles. Language Awareness, (8): 34-51.
11. Negueruela, E., Lantolf, J. P., Jordan, S. F. & Gelabert, J. (2004). The “private function” of gesture in second language speaking activity: A study of motion verbs and gesturing in English and Spanis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4): 113-47.
12. Ohta, A. S. (200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es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Japanes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13. Özyürek, A. (2002). Speech-gesture relationship across languages and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mplications for spatial thinking and speaking.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Boston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26): 500-9.
14.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2.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5. Ushakova, T. (1994). Inner speech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pproach. In J. P. Lantolf &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pp. 135-56). Westport, CT: Ablex.
16. Vygotsky, L. S. (1978). In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Ed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 Vygotsky, L. S.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8. Wertsch, J. (1998). Mind as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黄茜(2007),第二语言习得的互动博弈假说,《西南农业大学学报》,(5):102-6。
20. 李霞、兰英(2007),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 54-61。
21. 牛瑞英(2007),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39):314-6。
22. 裘晶(2006),社会文化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及教学,Sino-US English Teaching,(35): 22-6。
23. 文秋芳(2008),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 年的论战,《中国外语》,(3):11-20。
以上文献小编整理自如下出处:
Lantolf, J. P. (2011). The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ociocultural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rtificial L2 development. In Dwight Atkinson (Ed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文秋芳,2010,《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