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齐全”的口语课堂,如何“有效”教学?
2017/04/28
“花样齐全”的口语课总是不乏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对话模仿、情景模拟、故事复述、话剧排练,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生动活泼的课堂背后,一定也有个绞尽脑汁的你。
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技能,而不仅是在课上“凑个热闹”?
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让学生想说并能高质量地说?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开展课堂?
如何对口语课堂进行有效评价?
更重要的,新时期国家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通过口语课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
一起来看你的同仁们怎么说,业内专家又怎么评。
北京外国语大学 陈辉老师
1.提前预习:学生课前完成听力和阅读任务,同时记录地道的英语表达,建立自己的vocabulary list,为课堂口语活动的开展做准备,以此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课文词汇:教师安排学生为vocabulary list中的词汇/词组提供英文解释及例句,用这些词汇/词组编写一个故事或一篇短文,以此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写作能力。
3.单元练习:教师提前发放活动清单,组织学生认领任务,并在课前查阅话题相关资料,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根据练习难度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课上实现有效交流和深度讨论,使学生处于时刻思考及被要求发言的状态。
鲁东大学 邓军莉老师
1.教师任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评价、反馈,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特色活动:
Dialogue 对话录播:上课前小组成员分角色模仿课本录音,在虚拟仿真录播室中完成对话录制,并将视频在课堂上呈现;
每单元最后一次课安排10-15分钟的课堂展示(Presentation),全班同学进行点评。
3.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估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活动进行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
对于两位老师的口语课堂教学设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听说教研室主任林岩老师做出了如下点评。
其实,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限于口语课程,也应渗透到精读、写作、演讲等课程的方方面面。对于教学经验的交流,交流对象也不仅限于校内同仁,新时代的教师应走出校门,与不同院校类型、教授不同课程的老师进行经验分享。2017年5月10日-12日, 第三届北京外国语大学写作开放课堂暨教学研讨会(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将如期举行,不妨参与其中,聆听专家指导,观摩优秀教师授课,与来自各高校的同仁交流教学经验。
本次开放课堂将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专家团队优质师资,探讨新时期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同时邀请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Icy Lee教授出席。研讨活动包括开放课堂、说课评课和教学研讨会等环节,详细日程请见下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现在报名参加
“第三届北京外国语大学写作开放课堂暨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