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管高校书记校长暑期专题研讨班综述
2013/07/24
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综述
7月18日,随着学员代表接过结业证书,由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专题研讨班圆满结束。
从上海浦东,到井冈山、延安,再到北京,中管高校主要负责人暑期专题研讨第四次举行。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内涵式发展、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31所中管高校至关重要。
中央领导同志对举办这次研讨班高度重视,中组部、教育部、国家行政学院精心组织安排。在为期一周的研讨中,各校书记、校长虚心做起了“学生”。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题,聆听报告、专题研讨、现场教学、举办论坛。丰富的研讨形式,被他们形象地比喻成“领唱”和“合唱”,而小组竞赛更凸显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
刚刚上任不久的兰州大学校长王乘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班,印象非常深刻。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达到了高举旗帜、凝聚共识、改进作风、增强能力的目的。
一流大学建设要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还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这次研讨班上,书记、校长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一流大学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毫无疑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一流大学建设分三个阶段,先是点的突破,然后在一些领域有面上的发展,最后形成学科群优势。”在他看来,“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用排名做导向,过多的项目、排名只能将大学导向浮躁和功利。大学发展的核心就是国家目标,把大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需求结合起来,这才是内涵发展。这种结合不是短期的结合,而是瞄准国家未来10年、20年要做的事情”。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突破口应选在人才培养上。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如果我们不教给他们最新鲜的知识,将来怎么具备和世界同行竞争的能力?”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的发言引起共鸣。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说:“国家和社会最需要大学做什么?我认为就是培养人才。这是其他机构不可取代的功能,这些人才未来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相当于成倍地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从保存、传播知识发展到创造知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说。近10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显示,“985工程”高校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结合北航研制航空发动机、民航空管监控平台等事例,怀进鹏认为:“一流大学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把握科技创新源头,做企业不能干、不敢干、不想干的事,实现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双轮驱动。”
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看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相辅相成。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大学对社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不仅服务经济,还有五位一体的目标和人文环境的提升。
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2年,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先后展开,既包括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日韩等周边国家。这充分说明了一流大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民族振兴提供高层人才和高水平的科技支撑是一流大学建设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
一流大学建设要通过改革释放活力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通过改革来释放活力。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持续支持,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自信。
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看来,“就像沿海开放带动全国的发展一样,‘985’高校的长足发展带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形成了中国高教强劲上升的势头和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使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旗帜举得更高、做得更好、步伐更快?书记校长们一致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坚持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拿起一个茶杯盖,用杯盖和小球的运动来比喻改革的动力问题。他认为,过去30年来,中国一流大学建设更多是靠外力推动,但要想达到稳定的渐进状态,还需要内力作用。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在发言中说:“一定要改革,只有更深层次的改革才有更加稳定的环境。不改革,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老师和学生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就不稳定。当前,学校最重要的改革是围绕着提高教育质量进行创新。”
当前,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这是一流大学建设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舞台,挑战和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改革创新迎接挑战,才能抓住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大学的领导者深刻体会到,坐等观望、犹豫徘徊必将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落伍者、失意者。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他认为,这三者对于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发展道路探索中的一个创新,应该坚持。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认为,“改革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专指内涵的提升和特色的突显。高校的改革和地方改革最大的不同,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很强,不可能立竿见影。高校谈稳定,要保护师生,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方法不能简单”。
一流大学建设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开始,大家都说投入是最根本的,没有钱就一定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但后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还有比钱更重要的,那就是办学体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总结发言中代表小组汇报了此次研讨班的心路历程。
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书记、校长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当前要从一般性改革转向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突破性改革,健全改革的长效机制”,认识到“一流的大学必须是有着完善制度基础的现代大学,大学制度建设对迈向一流大学具有关键性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根据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理顺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加强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通过建立政府与大学的政策协议、绩效协议和质量保证体系健全问责机制,使大学真正成为责权利协调统一的实体。展望未来,随着大学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政府必须健全问责机制,保证大学既能为国家战略要求做出关键的贡献,同时又具有灵活性,在学术上追求卓越”。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结合工作体会,指出阻碍中国高校发展的短板——“没有建立制度文化”,“定了新制度,学校的教职员工不去执行。一旦下放权力,首先想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怎么样建立好的制度文化,是一个大问题”。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应该用大学章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章程就是一种约定,在内部要以权利为核心来确立,在外部就是要处理好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用章程来规范大学和社会、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热烈的讨论中,时间飞逝而过,但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课题却远未结束。课间、午休、晚饭时,书记校长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将会上的讨论延伸至会外,成了研讨班的一景。七天内容丰富、安排紧凑的学习,转化成沉甸甸的收获。三个晚上的座谈,进一步形成共识。
此次研讨班恰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与会的书记、校长表示,要将研讨班的良好学风、作风带回学校,将教育实践活动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真正凝聚起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