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5年第1期包含两个栏目。“外语教育学专栏”包含10篇文章,均紧扣外语教育学这一主旨,涵盖以下重要议题:以外语教育的第一性原理为出发点,讨论外语教育的活水源流在于外语师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力;以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为视点,探究外语课程论与外语教学论的概念术语、认识差异及理论发展;以外语教育学的哲学基础为发力点,考察该学科内涵中的母语素养和母语文学涵养;以外语教育学为视野,探究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南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以师范类高校的属性为锚点,探寻外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要素与原则;以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要旨为靶点,调研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外语教育学为透镜,探视外语教师文学素养提升的多维途径;以语言的基本功能和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要旨,探索非通用语种与通用语种教育的共性与个性;以文献计量学为视角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手段,探问“外语教育学究竟已何为”;以初中学段为焦点,探析基础学段外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书评”栏目对《教授型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一书进行了评介。
贾文键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德国语言文化、中德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
常小玲
博士,副编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有多年出版经验,主持或参与多部高校英语教材的组织与出版、学术类图书及网站的策划与研发,以及高校英语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兴趣包括二语写作、教材编写、教师发展等。曾主编《高校英语教师跨校互动发展团队的行动研究》一书,发表“‘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研究 : 概念、理论与方法”等论文。
徐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System、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Teacher Development、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教育》、《基础英语教育》审稿人,Springer 学术出版评审人,《英语学习(教师版)》主编。近三年发表论文17 篇,其中SSCI 论文3 篇、CSSCI 论文7 篇。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