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类型学是一门专注于从句法学角度对语言进行归类、比较和解释的学科。本书采用句法类型学研究的理论“中立”视角,对不同理论范式的句法类型学研究进行梳理,力图通过句法类型学的多视角分析,展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全书共七章。第一、二章介绍句法类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理论范式和方法策略,旨在为全书内容提供理论视角。第三、四章以发展路径为线索,分别梳理国内外句法类型学的研究进展,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介。第五章评述形式生成类型学研究。第六章结合具体案例,展示现代实验技术在句法类型学研究中的运用。第七章概括当代句法类型学研究的趋势,并思考该领域研究未来可能的走向。
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析视角多元,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和引领性,可供生成语法、语言类型学及句法学研究领域的教师、硕博研究生及研究者参考。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牛津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2篇。出版学术专著《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等11部、学术译著5部。
司富珍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与人脑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乔姆斯基研究所所长,生物语言学及脑科学实验室主任。曾主导申报并获批全国首批语言学本科专业,是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首任系主任。句法制图国际研究协会创会会长,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客座教授。曾赴伊犁师范学院(现伊犁师范大学)工作,是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理论语言学、语言与人脑科学、乔姆斯基学术思想研究、科学哲学等。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9部。
李富强
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讲师,句法制图国际研究协会理事会成员。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研究》《语言战略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在日内瓦大学访学。研究兴趣包括句法制图、生成类型学和英汉语比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