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以《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符合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全面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着重训练及培养学生的跨语言交流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国际型、通识型、创新型高级外语人才。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共四册,可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使用。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秉承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写促思考,在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
2.遵循写作学习的认知规律。用常见话题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提供写作技巧的介绍和范例评析。不仅利于学习者学习,让学习者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加深对某个写作技巧的理解。
3.关注写作过程。从写作构思、初稿、修稿、二稿,完稿。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带领学习者掌握写作技能。
4.鼓励学习者开放思路,合作学习。教材活动设计多样,鼓励学习者在活动中自我提升,并进行同伴合作、进行同伴习作互评,在合作中不断进步。
孙有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专家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基地专家组成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会长,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AILA)国际委员,亚洲英语教师协会(AsiaTEFL)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际论坛》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语教育、外语教材、跨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美国研究。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语教材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目前担任《英语学习》期刊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编委、Assessing Writing、Language Awareness、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System、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等知名国际SSCI来源期刊审稿专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王素娥
王素娥,博士,副教授。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育学院Literacy/TESL专业。现就职于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包括二语及外语环境下的语言教育、二语写作、翻译等。近几年发表论文十余篇,独立著作一部,合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