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对比研究

主审:

总主编:王文斌

主编:王文斌

副主编:

编者:

作者:杨延宁

译者:

书号:978-7-5213-5826-1

出版日期:2024/10/31

定价:63.9

图书信息配套资源

语篇承载文化和社会信息,既受到语境的影响,也不断以语篇类型化的方式重塑语境。本书以英汉语篇对比这一语言学研究中较少论及的领域为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英汉语篇对比的全要素语篇研究模式,为语篇研究探索新的方向。全书共七章。前三章明确语篇研究的整体思路并建构全要素语篇研究模式。第四至六章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呈现各类要素在英汉语篇中的不同表现,对科技博客语篇、高校官网语篇和理科教材语篇开展多角度分析,展示了全要素语篇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七章对此类研究的未来方向和路径进行展望。本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英汉语篇的差异及其原因,适合外语与汉语语言学领域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阅读和参考,也可供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学者浏览和借鉴。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1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译著5部。 U讲堂专家简介——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擅长对比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句法学。原宁波大学副校长,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H22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剑桥大学英国政府“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400万英镑重大科研项目“Multilingualism: Empowering Individuals, Transforming Societies”顾问(advisor),《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外语界》杂志编委,《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编委,《中国外语》杂志编委,《外语学刊》杂志编委。在《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27篇(包括合作),已出版学术专著《英语词汇语义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英语词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什么是形态学》(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14年)和《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合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五部,主编《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和《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两部,出版学术译著《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论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话语与译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权力语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五部,主持并完成国家、部、省级课题8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
杨延宁
语言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21年起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2部,中文著作3部。
×
×
此资源仅向教师用户开放

完成教师认证,即刻下载资源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400 898 7008(电话、QQ同号)
或扫码关注“外研社官方服务号”进行咨询

教师认证 关闭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