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文化读本

主审:

总主编:仲伟合、何刚强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作者:谢天振、杨彬

译者:

书号:9787513579124

出版日期:2016/10/01

定价:39.9

图书信息配套资源

  《中国文学文化读本》教程主要为翻译专业学习者而编写,共15章,每章一个文化专题,在专题解读之外,还编选了各类选文,并提供注释和导读。作者在编写中选择中国文化中独具特点,也最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若干文化点,以点带面,帮助学习者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中国文化,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能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同时通过文字优美的选文,让学习者受到汉语语言文字的熏陶,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

仲伟合
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主持人。已出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专业口译教材多部,其他著作、译著、辞书等多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翻译学、英语教育等领域论文70余篇。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仲伟合教授长期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由其首倡并积极推动的翻译本科专业学位(BTI)于2006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于2007 年设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长期致力于口译人才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提高我国口译教育和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刚强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创始系主任;现兼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上海翻译》主编、曾担任第一、第二届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专著五本,译作两部,教材两本;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当全国翻译专业一个系列(笔译)教材的总主编,其中含代表复旦翻译专业特色的五种教材,并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复旦大学名师;2007年被复旦大学研究生群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人之一);2009年所主持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上海高校精品课程;所主讲的“翻译研究导论”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所主持完成的《论语》海外英译全译本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在2016年结项时获优秀等级。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师德标兵。
谢天振
比较文学暨翻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家暨翻译理论家,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历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东方翻译》执行主编,以及《中国翻译》《翻译季刊》(香港)《翻译学报》(香港)《广译》(台湾)等杂志编委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受聘为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1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目前作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讲席教授在该校兼职招收指导比较文学翻译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编、译、著作有: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中西翻译简史》(合作)《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主编)《外国文学译介研究》(主编)《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五卷(“十二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文化读本》(两人合作),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超越文本超越翻译》,个人学术散文集《海上译谭》《海上杂谈》,理论译著《比较文学引论》《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主编)等。目前还在主持“十三五”国家级重点图书项目“中国文化外译:典范化传播的实践与研究”丛书。
×
×
此资源仅向教师用户开放

完成教师认证,即刻下载资源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400 898 7008(电话、QQ同号)
或扫码关注“外研社官方服务号”进行咨询

教师认证 关闭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