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哈尔滨)

2023.07.28 - 2023.07.29 哈尔滨

主讲专家: 彭青龙郭英剑任文王卓李雪

价格:¥1880.0

 

我要报名1690646399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为我们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各高校应积极发力新文科建设,重新审视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新要求,并积极开展新文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提升外语学科建设水平,为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为助力高校进一步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于2023年7月2829哈尔滨举办“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研修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雪教授主讲,与全国高校专家学者、教学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与改革路径,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师发展策略,并分享各高校新文科建设创新实践,以提升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研修主要议题】

  • 新文科建设与外语学科发展
  • 新文科专业建设与融合发展
  • 新文科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 新文科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 院校特色建设成果交流互鉴
 
 
【研修日程】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英文期刊New Techno-Humanities主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澳大利亚文学、比较文学和教育教学。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理工院校组组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余项。

郭英剑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包括《美国亚裔文学作品选》《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大学与社会——郭英剑高等教育文集》《赛珍珠评论集》等,文学译著《大瀑布》《杜立德医生航海奇遇记》《神秘的河流》《创造灵魂的人》《此时此地——保罗·奥斯特与J.M.库切书信集》等,学术译著《重申解构主义》《全球化与文化》等。

任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文学博士、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北外翻译专业学位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 #40;CIUTI& #41;副主席;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译协口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译协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重大翻译工作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英文国际期刊Interpreting and Societ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联合主编;SSCI 期刊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编委,《中国翻译》《上海翻译》期刊编委。主持国家教材委重大委托专项项目、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翻译研究院重大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近2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口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外语教育等。

王卓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外语教学》主编、《基础外语教育》联合主编。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与外语教育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与东非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英语族裔文学、英语诗歌诗学、中外文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80余篇,A&HCI1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0余部,编著教材7部。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改项目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

李雪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兼外国语学院院长,长聘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区域科学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近20项。出版译著和学术专著4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记“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修班”

 

  7月28—29日,外研社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在哈尔滨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雪教授主讲,浙江财经大学黎昌抱教授、华北电力大学高霄教授与贵州大学沈麟教授作专题分享。来自全国一百余所高校的120位教学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共同学习探讨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与改革的路径,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师发展策略,交流不同类别高校新文科建设创新实践。

研修会场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严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严教授表示,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对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是一次回应强国建设时代号角的落地之举,希望能助力各高校进一步开展新文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提升外语学科建设水平,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严明教授

 

  课程伊始,彭青龙教授介绍了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分析了外语学科属性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从单一到复合再到融合的新多元化人才观。彭教授详细阐释了外语学科内涵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新领域,指出外语学科应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和国际传播等方面做出新贡献。接下来,彭教授深入探讨了外语学科两个新专业——国别与区域研究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指出数字人文时代科学技术为相关专业带来了新疆界、新方法和新内容,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与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彭教授鼓励外语教师主动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在外语学科建设新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彭青龙教授

 

  郭英剑教授回顾了近十年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解读了新文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的内涵,剖析了外语教育面临的困境,从跨学科人才培养角度深入探讨了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郭教授将外语专业核心素养概括为用外语言说、写作、论辩和跨文化能力,并指出新技术时代更需要通过强化写作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阐释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外语人才既能够向中国讲好世界故事,又能够用外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郭英剑教授

 

  任文教授的讲座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专业建设展开。她指出新文科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需求,依靠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应用,实现创新发展。任教授阐释了国家翻译能力和新时代译者能力的特点,随后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招考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估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介绍,为院校进行顶层设计、促进学科与专业协同发展提供启示。

任文教授

 

  王卓教授聚焦“大外语”专业建设,详析了新时代外语学科、专业及外语人才培养转型的必要性,并从外语教育的内在跨学科性和外在跨学科性出发,阐释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实施跨学科建设。随后,王教授结合山东师范大学“大外语”教育的跨学科改革实践,介绍本校双语双科卓越师范生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分享“跨学科、融学术”理念下的“大外语”课程体系设置,为助推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思路与方法。

  为助力外语院系新文科建设中的师资建设,王教授分享了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团队如何通过自我赋能及专业研究与职业研究“两条腿走路”拓展跨学科研究方向和领域。王教授强调,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术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势。高校外语教师应树立职业理想、建设教研共同体、享受科研之趣、品尝教学之乐,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王卓教授

 

  李雪教授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办学定位与学科特色,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外语+”文工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大学外语和外语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测评体系、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等的具体实践,形成优势特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李教授指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文工融合,推进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等,形成了“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理工类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供了借鉴。

李雪教授

 

  为促进更多不同类别院校外语学科建设成果交流互鉴,研修班特设圆桌论坛环节,浙江财经大学黎昌抱教授、华北电力大学高霄教授和贵州大学沈麟教授分别以“新文科建设实践:语言数据创新班”“能源国际语言服务专业学科建设实践探究”和“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课程智慧四维沉浸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主题,分享本校外语学科建设实践与成果。彭青龙教授、任文教授、王卓教授和李雪教授就“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规划与实践”话题与分享嘉宾和参班教师展开对话,为外语学科在交叉融合中实现守正创新提供指导性建议,助力院校外语学科改革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本期研修班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顾世民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马艳辉教授和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段长城副社长主持。

 

  两天的时间里,参班的教学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反思,与主讲专家面对面就外语学科建设作深入交流,纷纷表示拓宽了视野,获益匪浅。期待各位老师积极开展新文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外研社将一如既往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全方位支持,与教师一道汲取学科育人新理念,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构建外语教育新生态,落实“强师”基础要求,投身“强教”战略实践,共赴“强国”伟大征程!

研修合影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我第一次清楚地了解了“新文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明白了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彭青龙教授介绍的上海交大英语比较文学和跨文化方向人才培养的经验、任文教授所讲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的建设和改革经验以及郭英剑教授对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时期外语人才培养的新特征和外语学科建设的方向等内容,使我对外语教育跨学科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思路。李雪院长介绍了哈工大文工交叉融合的经验,强调了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并重的重要性。王卓教授提出的外语教师的专业研究和教学研究要并重,对于新时代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指导性。

——陈老师 河南大学

 

  在彭教授和几位专家的带领下,我了解到目前世界处于变局之中,外语学科如何在变局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我们每一位外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虽然我们身处三尺讲台,也应该心系中国与世界,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客观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作为一线外语老师,不能怕变化,要积极面对变化,对变化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从被动转变转为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应变,在变化时保持守正创新,为外语学科的发展提供能量。

——于老师 西安翻译学院

 

  通过专题分享会,我深刻认识到外语学科的发展已经步入全新的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外语教师,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创新,以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接下来,我将与学院领导和同事们一起,深入研究专家们分享的内容,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外语学科的发展。同时,我还将努力推动“大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外语学科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贾老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

 

  本次研修班高屋建瓴,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为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的收获有以下三点:1)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转型一定要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这是顶层设计,要守正创新,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科融合。2)外语学科的转型一定要体现鲜明的校本特色,形成和学校的共生体。3)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要“两条腿走路”。科研和教研在研究方法、问题意识、思维逻辑、规范体例、语言风格上是相通的。长期培养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也是高层次教研论文的基础。

——张老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