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与传播(直播课程)

2021.04.17 - 2021.05.10 线上

主讲专家: 王文斌唐明燕谢定源廖华英冷璐万玮敏

价格:¥980.0

 

我要报名1620662399000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推进外语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外语教育的立身之本。高校外语教师作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应着重提升文化修养,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外语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外语教育育人功能,开拓外语教育崭新境界。

  为提升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师培训基地所在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于4月17—18日举办“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与传播”线上研修班,邀请中华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专家通过深挖中华优秀文化内涵、探讨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帮助外语教师提升文化底蕴,提高外语教学能力,切实发挥外语教育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国家意识的时代新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研修特色】

素养提升:邀请中华文化与外语教育专家,精选中国哲学思想、饮食文化等外语教学常见话题,帮助外语教师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素养。

理念探讨:探讨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的理念、方法与途径。

实践展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通用英语课程、文化类课程的优秀教学实践。

助力发展:研修群长期有效,用于分享中华文化相关教学资源与案例。

 

 

【研修日程】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1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译著5部。 U讲堂专家简介——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擅长对比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句法学。原宁波大学副校长,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H22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剑桥大学英国政府“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400万英镑重大科研项目“Multilingualism: Empowering Individuals, Transforming Societies”顾问(advisor),《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外语界》杂志编委,《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编委,《中国外语》杂志编委,《外语学刊》杂志编委。在《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27篇(包括合作),已出版学术专著《英语词汇语义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英语词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什么是形态学》(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14年)和《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合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五部,主编《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和《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两部,出版学术译著《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论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话语与译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权力语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五部,主持并完成国家、部、省级课题8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

唐明燕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学能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先秦儒家哲学六讲”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研究方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该方向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1项,辽宁省社科基金2项。发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长期为复旦大学中组部干部培训基地、复旦大学EMBA研究生课程班、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谢定源

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狮山硕彦计划特岗教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食文化突出贡献专家,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兼任多所大学客座、特聘教授或研究员。湖北省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烹饪酒店行业协会特邀副会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饮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亚洲食学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烹饪协会饮食文化研究会委员。主持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中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等著作、教材20多部。主持的《中国饮食文化》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曾荣获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优秀食学著作“随园奖”。

廖华英

东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江西省首届金牌教授,江西省外语学会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会会长。主持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编国家级及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0余部。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程一等奖等;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正高组)江西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指导学生中国文化实践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一、二等奖。

冷璐

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暨南大学“双百英才”,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一等奖,暨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研究方向为思辨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教师共同体发展。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敦煌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哲学探究理念下国际科研共同体的发展”,广东省青年人才创新类项目“P4C英语哲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广东省教改项目“教师教学共同体发展”。发表SSCI、AHCI、CSSCI等论文近20篇。出版译著《教儿童学会思考》《20个思考工具》。

万玮敏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外部副教授,2017—2018年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2019年获得“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山东赛区(视听说课组)一等奖,2020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参加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荣获复赛特等奖和半决赛二等奖。中国大学慕课《英语话中华》的主要筹备者和核心成员。主讲的《英语话中华》课程荣获山东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其他教学获奖还包括山东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山东大学教学能手、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等。

精准把握文化内涵,有效融入外语教学

——记“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与传播”研修班

 
 

  4月17—18日,外研社“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与传播” 线上研修班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复旦大学唐明燕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谢定源副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山东大学万玮敏副教授、暨南大学冷璐老师与近300名参班教师共同探讨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及其融入大学外语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帮助参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本次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冯涛主持。冯涛副社长讲道,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应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因此,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任重道远,而在这一过程中,外研社通过教材资源、学术图书、慕课平台、教师培训等资源与服务,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

 

体悟中国智慧,提高汉语修养

 

  王文斌教授以“文化自信与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为题,从中西对比的角度,与参班教师分享了汉语言的丰富文化内涵及提高汉语修养对外语学习的重要价值,为外语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启发。王教授指出,目前外语学习者主要瓶颈之一是中外文化不同导致的母语与外语的表达方式差异。王教授从汉语和英语时间空间概念差异入手,结合丰富的实例,详细讲解了英、汉语表达习惯的差异性及背后隐含的不同文化思维习惯,并重点介绍了汉语中蕴含的文化智慧。最后,王教授强调,汉语修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外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注重中英语言表达习惯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图片

 

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

 

  外语教师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成效。要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外语教师首先应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研修班第一部分以“中华优秀文化通览”为主要内容,精选传统思想、饮食文化等外语教学中常见话题,邀请中华文化权威专家与参班教师共同学习文化精神,完善文化知识体系。

 

  复旦大学唐明燕副教授从“以儒学为主干,儒释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格局出发,梳理了儒释道墨法等不同思想精髓、发展脉络及核心要义,从专业视角透视文化内涵,帮助参班教师厘清文化误区,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思想。具体到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方法,唐副教授建议教师应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选择切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角度,注意澄清学生的误解,并注重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最后,唐副教授针对外语教师教学需求,推荐了阅读书目,为参班教师后续自主学习提供助力。

 

图片
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谢定源副教授与参班教师分享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特征,并结合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融入建议。谢副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饮食核心理念“以养为目的,以味为核心”及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贵族、平民、文人、美食家、医学家等不同人群的饮食文化思想。最后,谢副教授结合多年教学成果,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提出有效建议:教学应具有明确目的与目标、整体设计、精选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形式与方法。

 

图片

 

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成效

 

  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整体规划、科学设计。研修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帮助外语教师提升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能力。

 

  东华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介绍了中华文化英语课程建设、教学与资源建设方法。廖老师结合“中国文化概况”英文课程建设历程,从教材、在线课程、实践平台三大教学资源出发,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华文化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廖教授重点讲解了慕课的设计目标、理念、团队组建、平台选择及课程优化等,并针对材料选择、脚本设计、PPT制作、拍摄方式等慕课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提供了详细建议。目前,“中国文化概况”英文课程已实现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参与赛事和社会实践全方面立体化发展。同时,廖教授认为,应通过以点带面、翻转课堂、延伸实践活动及教学科研结合,实现课程的多功能化。

 

图片

 

  山东大学万玮敏副教授详细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设计。万副教授基于《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视听说教程4》Unit3 Fashion statements教材内容,讲解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详细单元设计方案,说明语言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方法。另外,万副教授结合更多单元内容,分享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课堂的具体路径,包括挖掘与单元主题、教材相关的文化内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和资源,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建构作用,把握时事新闻中的文化因素。最后,万副教授从学校与教师个人两方面,提出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思考。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并可尝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工作坊、研修及比赛,不断学习,主动提升,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图片

 

  暨南大学冷璐老师与参班教师共同探讨了跨文化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策略。冷老师首先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分析,及对各外语教育专家的不同观点的梳理,说明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进行中华文化融入的合理性,并认为在选择教学主题时,可重点考虑主题的相关性、真实性、思辨性和双向性。针对具体教学设计,冷老师基于《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2》Unit1 Campus culture内容展开分享,并推荐给参班教师外研社关于《新一代大学英语》的丰富教学资源。另外,冷老师结合《新一代大学英语 综合教程》及《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第三版)部分单元内容,深入讲解了中华文化融入课的六大教学方法,即比较法,角色扮演法,影视材料分析法,文学作品选读法,小组作业法,文化词汇及话语讲解法。

 

图片

 

  本期研修班关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及教学实际需求,通过专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细致讲解和对其融入外语教学的实践指导,希望有助于参班教师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内涵,更新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践行理念,提升育人成效,切实发挥外语教育在培养优秀国际化人才、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两天的研修,参研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与方法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并对本次研修表示了高度认可与肯定。

  这次的研修我收获颇丰,几位专家从不同的维度带领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第一天的讲座中,唐明燕,谢定源和廖华英三位老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层层剖析,娓娓道来。唐明燕老师从中国文化的本源入手,通过对墨家,法家,道家与儒家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以儒学为主干,儒释道互补。唐老师娓娓道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带领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各流派的特点,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儒学的核心要义:以德修身,治国理政和中庸之道。同时我们发现,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日常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因此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先学习好中国文化,才能引导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谢定源老师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性的,饮食文明是褒性的”这些和文化相关的点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进行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从一个更具体的角度带领学生用英文说好中国文化。廖华英老师的“中华文化英语课程建设、教学与资源建设”讲座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廖老师二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中国文化导入英语课堂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是为了在语言输入的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廖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年来在建设中国文化课程中的经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第二天的讲座里,王文斌,万玮敏和冷璐三位专家通过自己丰富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为我们展现如何具体将中国文化和外语教学相结合。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获得既具民族性又具世界性的思想和知识新成果,为世界语言学和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贡献出中国智慧。这是我在这次研修中获得的体会,非常感谢外研社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

——华侨大学陈嘉静老师

 

  第一天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受益良多。早上唐明燕老师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能够明显感觉到唐老师对所讲授的内容是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她系统地讲授了中华传统文化大格局,墨法儒释道的关系,通过对比先秦各家提出的不同观点,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理解问题的方法,对已有的旧知识有了新的进一步的了解。她的授课基于传统知识进行思辨和梳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许多问题都能有理有据地解释,令人信服,受益匪浅。同时,这堂课让我们找到了未来教学设计的审辨式思维教学的思路,以及课文话题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点。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唐老师所讲的思想关系进行结合,对照实践和学生们开展互动。谢老师的课体系完整,思路清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教学当中非常好的案例,即饮食文化作为知识体系。他在最后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法,也对我们未来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位专家廖教授的讲解,是现身说法,二十年磨一剑的故事感动人心,她把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案例有趣,讲解详细,系统而全面,理论结合实践,干货满满,非常精彩。她的中国文化课程不仅与英语(多语种)教学相结合,也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与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这是以点带面,拓展维度的成功案例。一天紧张的课程很受用,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经验分享!期待明天!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鲲老师

 

  今天的课程也是干货满满,受益匪浅。王文斌教授的报告梳理了汉英对比中最显著的内容,让人记忆深刻,不仅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思想的伟大,更是让我深刻意识到“汉语水平是英语学习的天花板”,从而知道自己要加强英汉语双修,努力提高自己双语的文化素养。万玮敏教授展示了山东大学如何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印象最深刻的是万老师及其团队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构建作用,把时事新闻中的文化因素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真正体现了她所说的“育人先育己”,不断在学习新知识,了解各领域新发展,从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更好地育人。冷璐老师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大的理论框架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她和她的团队从另外一个层面给我们展示了融入的更多的角度。最打动我的是她提到对每一届学生在最初就开始建立一个“learning community”,师生共学,共同进步,并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另外,今天的另一大收获是了解到了外研社出版的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材,以及新推出的更多精彩的课程。学习之路何其漫漫,有诸多同仁相伴,幸甚幸甚!

——西安理工大学王春霞老师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