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2017.11.11 - 2017.11.12 北京

主讲专家: 张勇先胡壮麟程慕胜王继辉张尚莲江晓丽

价格:¥1500.0

 

我要报名1510502399000

主要内容包括:

1. 英语史课程的开设意义与教学原则

2. 英语史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

3.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4. 英语史示范课及点评

张勇先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荣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八十年代初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毕业后,留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工作。1994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历任英语教研室主任、外语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等职。讲授本科课程:口译、英语文化与英语成语;研究生课程:英语发展史、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等。主要研究领域:英语发展史、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科研成果包括教材《英语成语与英语文化:英语成语1000条》、《简明英语经济学教程》、译著《澳大利亚与亚洲》、专著《英语发展史》、《英语语言文化概览》。2014年开始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英语发展史;2018年开始在喜马拉雅FM推送音频节目“英语成语600条”。

胡壮麟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双聘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文体学、语言学理论、功能语言学、英语语义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言测试以及英语语体等。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原系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学术专著包括《语言学教程》等,译著包括《懂英语》(与黄倩合译,UnderstandingEnglish,原著EugeneNida)等,发表有关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语篇分析以及英语教学法等方面的论文200余篇。

程慕胜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原外语系系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祖籍广东,生于美国纽约,1950年归国华侨,母语为英语,为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已工作了50多年。原北京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长、顾问。2002年起,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民讲外语组委会顾问团成员。相关论文包括“英语单词读音的规律性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学英语,不用国际音标行不行?”等。多年在清华大学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英语史”等课程。组织出版《英汉科学技术词典》(总审校),该词典以收录理工科技术方面的词汇为主,兼收相当数量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词汇以及当代新技术方面的词语。

王继辉

美国普渡大学英语系博士,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埃克斯特大学荣誉教授,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理事会主席,《译界》主编。学术兴趣为中世纪英国文学、版本目录学、历史语言学。

张尚莲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英语教学部主任、翻译硕士导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英语翻译教学和英语语言史的研究,近年来文章见于《山东外语教学》、《上海翻译》、《中国大学教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3部,主编教材4部,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8项。 张尚莲,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翻译硕士导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高校教学基本功大赛评委、河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英语翻译教学和英语语言史的研究,近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综合阅读与写作、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英国历史文化、西方翻译史、文学翻译批评、文学翻译与欣赏等。获河北省、天津市相关教学成果奖(2013年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16年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等);2017年河北省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学术英语综合教程》在线课程负责人(自2017年11月起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运行)。曾担任“全国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主讲教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11月)、第四届中国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暨第三届学术英语亚洲国际研讨会会议主持人(2018年5月)、2018年京津冀地区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研讨会主旨发言人(2018年7月)等。文章见于《世界历史》(英文版)、《经济社会史评论》、《山东外语教学》、《上海翻译》、《中国大学教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出版《英格兰民族语言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等学术专著2部,译著5部,主编研究生英语教材6部。主持并完成河北省社科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各1项。

江晓丽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MTI教育中心副主任、英语系副教授。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ofWarwick)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的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国际学生和教师的英国学术文化适应》课题(EnteringaCommunityofPractice:TheAcademicAcculturationofInternationalStudentsandAcademicStaff)研究员。国际知名期刊(Innovation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评审。2011年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演示奖;2013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2015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2012年获得美国政府奖学金(FulbrightVisitingScholar)访问美国一年,并获邀于MinnesotaUniversity,BrandeisUniversity发表学术演讲。多次承担人民大学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的口译任务。

以史为鉴品文化,博古通今建课程——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成功举办

英语在历经了长达1500多年的漫长发展后,不论是在语音和词形,还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着颠覆性的发展,从English演变为Globlish。对于从事英语教学、文学或语言研究的人来说,都需要全面了解英语发展史,了解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来龙去脉。基于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7年11月11-1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清华大学程慕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勇先教授、北京大学王继辉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尚莲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江晓丽副教授主讲。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院校的外语教师和研究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期研修班。

研修现场 

 

开幕式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孔乃卓主持,孔老师希望本次研修活动能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个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共同探讨英语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张勇先教授在开幕辞中,对国内高校英语史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扼要说明了英语的起源、分类、发展等,指出此次研修班对推进英语史课程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很有意义。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孔乃卓副社长

 

梳理脉络,阐述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张勇先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英语简史: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的报告,系统阐述了英语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张教授指出,英语史的分期断代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盎格鲁-撒克逊入侵、圣奥古斯丁抵达不列颠进行传教、北欧海盗入侵以及诺曼征服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张教授也对古英语的字母、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进行了细致讲解,展示了古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异同,其丰富的课堂内容、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给现场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教学启发和思考。

张勇先教授

 

英语史课程的开设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程慕胜教授作为英语史课程开设的见证人之一,对英语发展史这门课程具有深厚感情。程教授以亲身经历向参班教师讲授了英语史课程开设的理念与意义。她结合丰富的一手资料,回溯了英语史课程的开课渊源以及自己的授课经历,并指出,学习英语语言的历史是不同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责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同时,各个方向的英语学习者也应该了解、掌握英语史。此外,程教授还以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教学讲义为基础,讲解了英语史的发展路径。程教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治学态度严谨,令人起敬。

程慕胜教授

 

聚焦专题,深入研讨

语言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在英语发展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针对这三个方面,外语界的两位泰斗级大师胡壮麟教授和程慕胜教授为各位参班教师带来了一场饕餮大餐。

 

胡壮麟教授以“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为主题,和大家探讨了语法(史)和语言(史)的同步性、现代英语语法研究的分期、英语语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关系这三个议题。具体来说,胡教授指出,语法(史)和语言(史)的同步性这一议题具有复杂性,不能一概而论;在英语语法的研究上,古英语时期无人研究古英语语法,中世纪后,人们开始以拉丁语语法为范本处理涉及英语语法的问题,之后英语语法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英语语法与逻辑、修辞和哲学等学科的关系紧密。此外,胡教授提出语法教学的三个原则:(i)英语语法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法和逻辑相互制约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切忌选边站。(ii)作为英语为非母语学生的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语法时多强调语法规则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英语。(iii)遇到不合传统语法的语言现象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向学生说明其使用的语境和语用效果。

 

最后,胡壮麟教授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多了解、多研究。胡教授谦虚的治学态度深深感动并鼓舞了各位参班教师。

 

 

胡壮麟教授

 

程慕胜教授则对“英语词汇及语音流变”进行了细致讲解。在英语词汇方面,程教授认为,因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飞跃,词汇是任何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新词不断涌现。英语词汇主要来源于古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英语词汇的构成主要包括老词和新词,老词主要涉及古英语词汇及其他长久以来存在于英语中的词汇;新词的构成方式则包括转换法、派生词、合成法以及其他方式等。在英语语音方面,程教授详细介绍了英语语音的流变,并结合自己所发表的《英语单词读音的规律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英语,不用国际音标行不行?》两篇文献,对英语语音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发人深省。

 

在长达1500多年的漫长发展历史中,英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既牵涉到无数影响英语发展史的重要人物,也衍生出了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异变情况,即各种英语变体。张勇先教授由此从“英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英语变体:澳大利亚英语特点”两个专题进行了精彩讲解。纵观英语发展的历史,从古至今,有很多重要人物影响并记录了英语的发展和变迁,其中有传道士、诗人、作家、翻译家,当然还有国王、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等。张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圣奥古斯丁、乔叟、莎士比亚等八位记录英语发展脉络的重要人物,并以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和信手拈来的俚语轶事讲授了澳大利亚英语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之处和发展渊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现象分析,聚焦于点

 

英语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如“三语到一语”以及“元音巨变”等演变现象,若能采撷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必能以小见大,对于英语史的教学和研究都意义重大。

 

河北工业大学张尚莲教授从“从三语到一语:中世纪英格兰官方语言使用的历史变迁”话题出发,以三语(拉丁语、法语和英语)至一语(英语)为主线,结合罗马入侵、诺曼征服等历史事件,讲解了英语在中世纪的逐步振兴。张尚莲教授在讲解过程中所提到的个人学术经历、所引用的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无不体现出一名英语教师对学术的热爱之情。

 

 

河北工业大学张尚莲教授

 

北京大学王继辉教授则为各位参班教师讲解了“英语发展史上的元音巨变”这一英语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在研修班上,王教授用古英语朗读了《贝奥武夫》,用中世纪英语朗读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并同大家交流了元音巨变的具体内容以及可能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令人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北京大学王继辉教授

 

 

教学示范,消除畏难

英语史的内容纷繁复杂,很多教师和学生颇觉内容枯燥无趣。所以,如何上好一门英语发展史课程,是众多任课教师内心长久以来的疑惑。中国人民大学江晓丽副教授以“英语发展史之社会语言学”为主题,向参班教师进行了教学示范。江老师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性别、社会方言—阶级为例,向听课教师展现了英语发展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活动设计等。江老师的示范教学目标明确、活动多样、逻辑清晰、充满智慧,课后,参班教师纷纷表示,对于英语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深受启发。

 

 

中国人民大学江晓丽副教授

 

为期两天的“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在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示范课程、问答交流与研修反思相结合的各个环节中落下了帷幕。在这两天里,研修教师不仅收获了英语发展史教学与研究的丰富知识,更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耄耋之年的前辈学者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坚守令我们敬仰,中青年学者对教学与研究的专注与专业也令人佩服。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研修班,老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思路的拓展、理念的更新,以及对高等教育和教师自身发展更为深入的思考。希望各位老师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将语言发展史融入文化发展史予以考察,开好英语发展史这门课,进而探索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国际视野,提升其文化修养和知识面,培养学生成为国际人才!

 

 

前辈学者的世纪握手

 

 

精彩瞬间

1.张勇先老师的授课方式风趣幽默,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英语史,这给了我很大启发,以后可以在课程设计、授课过程中加入关于词汇的有趣故事。但是此次课程时间有些短,意犹未尽,希望以后可以分享更多的线上课程。

 

2. 在近两年的备课中一直感觉文化生动地举例困难,但自从百度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觉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特别是英语国家概况的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了很多,特别感谢张老师对文化课程的贡献。

 

3. 通过一整天的学习对英语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很多收获。语言不光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想要了解与研究要了解英语发展史,这一认识的建立对于语言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老教师对于治学的严谨态度让我深受感动,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自我要求、不断完善自我。

 

4. 每位教授都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出发,由general到special娓娓道来,首先为听众构建了的整体的思路,然后又具体深入、由表及里,其中有很多闪光点,也弥补了自己很多知识的盲区,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很多语言实力都可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5. 2017年11月11日,在全国人民都在剁手淘宝“买买买”的时候,我们学校思维英语老师来到“英语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进行业务研究,充实而快乐,深刻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源于精神,而非物质。张教授为人风趣幽默,知识渊博,深明教学之道。今天的学习让我仿佛回到了80年代的大学,回到了梦中的纯真年代。

 

6. 跟随张老师乘坐英语简史列车,从古英语经过中世纪英语来到现代英语,深入了解了英语的起源和发展,进一步认识并熟悉了英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英语变体和澳大利亚英语有了新的认识,相信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会增加更多有趣的英语来源故事等血肉于枯燥乏味的内容中。

 

7. 英语史是一门很新的课程,以前接触的较少,通过本次学习认识到这是一门涉及范围广、知识容量大、充满思辨的课程,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同时这对授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授们讲授生动,专业性强,深入浅出,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8. 张老师的著作《英语发展史》条理分明,内容清晰,江老师的说课环节让我们对如何理解这本书、开展这门课程也有了更青紫的认识。建议外研社以后可以更多的开设类似本期讲座这样的课程,教师们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

 

9. 英语发展史是一门让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学会思考的好课程,学完之后也希望回去给学生开设一门选修课程,让学生扩大眼界,建议各个教授的讲义可以整理成文件供大家分享。

 

10. It has been a thrilling experience. I learned a lot. Before I came to attend the course, I expected it to be a history course which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Now I have learned that it’s a very comprehensive course. I was also impressed by Professor Cheng’s dedication and engaging teaching style, as well as Professor Jiang’s generous sharing of her experience. I wonder what are student’s response to the course. 

 

11.从我工作开始就有幸直接接触到外研社的培训,整理下个人简历,已经在外研社各类培训中不知不觉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如今我也从一个新手教师变成了不惑之年的老教师。可以说中国外语教育的开始发展、创新离不开外研社的努力和支持。在此真诚地感谢外研社,真诚感谢贵社每位服务的工作人员及副社长为老师们又带来一次精彩培训。

 

12.此次研修班最大收获是在各位专家的引导下,对英语史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为今后开设英语是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感谢各位专家无私的奉献和资源的分享,相信此次研修会为我们将来的英语教学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

希望专家能提供关于英语史研究方面的专著或论文供我们作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参考资料。

 

13.今天再一次穿越时光的隧道,追随各位老师来到中世纪的英格兰,沿着古圣贤的足迹,亲历了英语从无足轻重的地位逐渐发展成为英国官方语言的艰难经历和历史变迁。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之后,英语得以验明正身,伴随语法、词汇和语音的流变,加之“元音巨变”,这场大师级别的视听盛宴让我迫不及待地要回去把这次亲历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积淀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14.我从语法、词汇、发音及历史因素中深刻感受到了英语的奥妙,体会到了英语史的博大精深。几位教授的风采也让我深有感触:张勇先教授坦诚待人,痴爱教学科研;胡壮麟教授清晰梳理语法史,提出个人观点,在学术生涯中不断追求;程慕胜教授年事已高,但仍热心求学,不懈探索,日常教案也同正式出版物一样美观、实用、内涵丰富;张尚莲、王继辉教授从专业角度展示了细节变化,专业的融合。他们不断学习、积极探索让我深受感触。

 

15.我们有幸聆听了英语教学及研究的老前辈胡壮麟教授和程慕胜教授就“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和“英语词汇及语音流变”这两个专题为我们进行的讲座,使我们对语法、词汇、发音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再熟悉不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被老教授们严谨治学的精神深深感动,渴望在学习结束后多下功夫,无论是开设相关课程,还是在自己目前的教学上有所改进。总之感谢外研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专家分享给我们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16. 英语史的学习对英语学习很有帮助,目前本人所在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通过两天的学习,发现这门课程非常有必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英语不同的方言发音是如何形成的,英语的idioms,sayings,proverbs里包含了哪些典故,英语语法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建议外研社能够多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

 

17. 通过这次聆听和学习,见识了英语研究“泰斗级”人物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谦恭的为人,也真正理解了“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but a state of mind”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胡教授和程教授已年逾八十,但他们的依旧思维敏捷、逻辑缜密、思路清晰,为我们年轻人所深深折服。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科研方法不吝与我们在座学员分享,我真的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荣幸参加此次研修班,这次学习给我今后的授课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路。

 

18. 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胡壮麟以及程慕胜教授对学术的热爱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了在座的许多老师,大家感动于两位老教授的认真与坚持。张尚莲及王继辉教授的讲座也同样精彩,我们受益良多。在午饭时间,老师之间还互相就这两天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场面很是感人。此次研修真的做到了与专家和同行共同切磋,探求新知,让教学与科研交织相应,让思维与智慧愈广愈明。期待外研社更多更好的研修课题。

 

19. 经过了两天的学习,聆听各位教授精彩的讲座,我的收获颇多,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北京文化知识的启发和探索。希望外研社在今后的讲座中将各位教授的讲座资料提前下发到各位老师手中,以便随时翻阅,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

 

20. 两天的讲座干货慢慢,确实精神食粮更有意义。两天时间在各位老师那里收获了兴趣、方法和经验,同时感谢外研社的付出。同时我也存在疑问:英语词汇学课程是否有有更好地教材推荐?市面上的大多是一个模式,也许像张教授的《英语发展史》一书可以作为词汇学、语音学、社会语言学各个专题的引导,一书多用。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